材料 (1)仪器:电子胃镜、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氧气桶。(2)材料:利多卡因气雾剂Ⅱ(立快妥气雾剂,生产厂家: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0703001,规格:16 mg/喷)、本科室自制胃镜胶(普通胃镜胶所含成分中加入盐酸利多卡因配置成淡黄色黏稠液体)、二甲硅油祛泡剂。
1.2.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告知下自愿接受治疗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术前完善血常规、凝血常规、肝功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查及心电图检查,常规禁食水8 h,治疗前由护理人员详细了解患者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指导患者采取放松全身肌肉、保持深慢呼吸、小屏气等方法消除紧张、焦虑情绪,术前15 min服用二甲硅油祛泡剂。(1)对照组:患者术前含服10 mL本科室自制胃镜胶1 min后,咽下后常规监护下行胃镜检査。(2)观察组:患者术前10 min予以利多卡因气雾剂,分两次喷至会厌部,每次1~2喷,每喷约1 s,间隔5 min,第一次喷后,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高敏反应或气管痉挛、中枢神经兴奋、心率异常等情况,如存在不良反应应停止给药,待确定无不良反应后再进行下次气雾,每次喷药后含服后咽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血氧下行胃镜检查,操作时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血压、心率、血氧异常等情况,常规备好呼吸球囊、氧气面罩、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常规抢救用品以及时对症处理,检查后指导患者留院静躺,观察30 min,叮嘱患者检查2 h禁食水,防止误吸。对于年老体弱者给与吸氧、心电监护,确定无恙后方可离院。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由同一位胃镜操作熟练的医师行胃镜检查。(1)一般生命体征情况:两组患者于胃镜进镜前、进镜后2 min先后分别记录心电监护仪上SpO2、HR、BP各项数据,分别计算进镜前后SpO2差值、HR差值、SBP差值及DBP差值。(2)一次进镜成功率与检查时间:记录一次进镜成功率及内镜进入食管后,检查完毕至完全退出咽喉后所需时间。(3)不良反应记录:受试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均应如实记录在观察表内(恶心干呕、呛咳)及血压、血氧、呼吸等异常情况,治疗过程中患者是否出现焦虑、畏惧等心理障碍,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总例数×100%。(4)患者满意度:检查后患者采用0~4级分类法(不满意0分,不太满意1分,一般2分,满意
3分,非常满意4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查前后血压、血氧、心率差值比较 两组检查前后HR、SBP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0.03);两组检查前后SpO2、DBP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一次进镜成功率、检查时间比较 观察组一次进镜成功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两组平均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胃镜检查是一项常规侵入性操作,随着消化内镜迅速普及与发展,胃镜已成为上消化道疾病最准确最直接的诊疗工具,“早期诊断+微创治疗”理念使胃镜肩负起胃肿瘤早期发现及治疗的重任[5-6]。但由于咽喉部感觉神经丰富,胃镜检查经咽喉部入镜,对咽喉及食管直接刺激可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呛咳、咽部不适、躁动不安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依从性差,而恶心呕吐所致的胃蠕动加快,导致胃镜视野欠清晰,加大医者操作及诊治难度,从而导致延诊、误诊、漏诊[7]。故胃镜检查不适程度的轻重是镜检顺利与否的关键[8]。与此同时,胃镜检查期间的安全性也应受到广泛重视,尤其是某些具有心肺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由于检查时患者精神紧张、胃内大量注气或过快吸气等因素致迷走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肺动脉及冠状动脉痉挛[9],肺部通气-换气功能障碍致低氧、高碳酸血症,心肌缺血缺氧、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导致术中可能出现心血管意外,这对于有既往有呼吸系统疾患、隐匿型心脏病及老年患者极为不利[10-11]。近年无痛胃镜技术开始兴起,咪达唑仑联合小剂量芬太尼或丙泊酚等静脉麻醉药物已成为无痛胃镜的常规麻醉方式,但由于须采用静脉注射且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可導致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后果,且治疗费用较高,使得部分具有明显麻醉禁忌证患者无法进行无痛胃镜,一定程度限制了无痛胃镜的发展[12],具有以上情况但仍需行胃镜明确消化道情况时,仍推荐使用普通胃镜。且研究表明,无痛胃镜前予以含利多卡因胃镜胶能减少静脉麻醉药使用,减少呼吸循环抑制的发生[1,13]。
在普通电子胃镜检查中,可采用表面麻醉降低反应性,使咽喉部敏感性降低,从而能顺利完成检查。利多卡因气雾剂Ⅱ系统稳定,抛射剂二甲醚良好的醇溶性和水溶性使其能够同时具有推进剂及溶剂的功能,二甲醚有制冷作用,能对皮肤起到一定的麻醉与止痛效果,起到增强疗效的作用[14]。二甲醚毒性很小、无刺激、低腐蚀性,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减少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注射用水可使喷出后的药液充分与组织表面接触,少量的乙醇磷腐和增强稳定性作用,可快速挥发[15]。其主要成分为2.4%利多卡因碱,为局麻药,主要用于皮肤的表面麻醉及五官科经喉镜、支气管镜检查前准备,有良好的扩散性和穿透性,且麻醉效果显著[16-18];偏碱性的利多卡因使非解离状态利多卡因含量增加,而非解离状态的利多卡因的脂溶性高,与磷脂蛋白结合力强,易于通过或作用于富含类脂质和磷脂蛋白的神经细胞膜,从而使碱性利多卡因的麻醉潜伏期和作用完全缩短,延长并增强其麻醉作用[19]。本研究将利多卡因气雾麻醉应用于胃镜检查,通过与临床常用普通胃镜胶作为对比,探讨利多卡因气雾剂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疗效。观察组将利多卡因气雾剂分两次将其喷于会咽部,含于口中片刻咽下即可达到表面麻醉作用,绝大多数患者咽喉反射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减少胃镜导管对患者消化道刺激,有效稳定患者心肺功能,降低患者血压、血氧、心率波动,提高局麻效果与一次性进镜成功率。与此同时,其能保持口咽部及食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腺体分泌,一定程度上保持术中视野清晰[20]。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予以利多卡因气雾麻醉能有效的去除咽喉部刺激,提高一次性进镜成功率,并且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及呼吸影响较小,能有效地维持血气的稳定;观察组患者出现咽部反应、血压、心率、血氧异常及心理障碍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普通胃镜胶,减少插管刺激性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滿意度为70.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大部分患者表示接受检查时,稍有恶心感,但尚能耐受,无明显呕吐、呛咳、呼吸困难及心动过速,这表明利多卡因气雾剂能有效地增加患者的胃镜检查满意度。
综上所述,胃镜检查前予以患者利多卡因气雾局麻临床效果佳,可有效提高胃镜检查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与术中不良反应,有效地维持血压和心率以及呼吸的稳定,减少波动,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及舒适的胃镜术前检查用药,大大缩短了诊疗时间,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德勇,陈媛媛,王艳,等.胃镜润滑胶浆与利多卡因在胃镜检查前联合口服的麻醉及祛泡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7(3):107-108.
[2]刘盛会.探讨不同方法服用胃镜润滑胶浆在胃镜中应用的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7):21-22.
[3]甘玉芹.两种胃镜润滑胶浆服用方法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2):2704-2705.
[4]姜敏,王小琼,胡珂,等.含药胃镜胶与普通胃镜胶比较用于胃镜检查术前准备的随机、双盲、平行、两中心对照临床试验[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4):246-248.
[5]林三仁.中国消化病学科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11):827-831.
[6]陈黎,刘永爵,龚益清.西甲硅油乳剂联合利多卡因胶浆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9):147-148.
[7]李兆申.2015年我国消化内镜发展及展望[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6,33(1):1-2.
[8]滕海波,史慧敏,李颖,等.胃镜检查不适程度与咽部麻醉用药时间、方法及镜检开始时间的关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2,15(46):274-275.
[9]胡安武,田雪娇.麻醉镇痛术应用于消化内镜诊治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6):690-691.
[10]赵利芳.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病人无痛胃镜的优点[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9):118-119.
[11]姜华,郭玉娜.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在老年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28-31.
[12]王娟,郭庆,邵丽春,等.丙泊酚联合丁卡因胶浆在老年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9):1309-1310.
[13]邓才林.胃镜胶复合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医药,2013,48(9):819-820.
[14]董伟.利多卡因气雾剂在喉罩全麻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7):90-91.
[15]李雪梅,周雪,侯甲福,等.利多卡因氯己定气雾剂抛射剂替代实验[J].医药导报,2010,29(11):1477-1478.
[16]马宝义.利多卡因气雾剂经鼻吸入对支气管镜检查中麻醉效果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5):630-631.
[17]程华春,杨华,刘永飞.7%利多卡因气雾剂预防胃镜检查时的呛咳反应[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1,7(5):365-367.
[18]李淦峰,盛迎涛,李国贤.利多卡因气雾剂与丁卡因在视频电子喉镜检查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3):344-345.
[19]王劲.碱性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的比较[J].中国药业,2003,12(6):74-75.
[20]杨琰琰.达克罗宁胶浆表面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观察[J].甘肃医药,2016,35(8):606-607.
(收稿日期:2016-10-27) (本文编辑:张爽)
相关热词搜索: 利多 胃镜 麻醉 临床应用 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