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朝韩困局,一场尴尬的“华尔兹”

朝韩困局,一场尴尬的“华尔兹”

时间:2025-08-02 12:19:47 浏览次数:

8月24日晚7点,朝鲜平壤,国家电视台晚间新闻。

“韩国的战争狂人们,你们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将遭到每一个朝鲜人民军士兵的报复,他们时刻准备着行动……”突然,电视台停止了播送,开始插播歌舞节目。

12小时后,韩国首尔,青瓦台新闻发布室。

“我们很高兴地宣布,就在几个小时前,韩国已经和朝鲜达成和平协议,朝鲜就地雷挑衅事件道歉,并解除‘准战时状态’,我们韩国也从今天起,停止对朝播音。”

在这个看似皆大欢喜的镜头前,韩国与朝鲜似乎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朝韩两国关系如同一对华尔兹舞者,若即若离,却又各自保持着分寸。似乎当年两国都曾许诺的韩朝统一,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爱国主义的荒诞剧

“当经济不景气时,政客们的惯用伎俩就是爱国主义!若照这么看,朝鲜的炮弹打得还真是时候!”一位旅居在北京,不愿透露姓名的韩国商人对《财经文摘》记者评论道。

就在8月20日,朝鲜炮弹在韩国爆炸之时,韩国股市(KOSPI)已经从7月16日的2087点跌至1914点,为全年最低水平。

当首尔市民纷纷因股价的下跌而对青瓦台表示不满时,来自朝鲜的飞弹将大众的视线转移至他们北方的恐怖邻居身上。一时间,从《中央日报》到阿里郎电视台,都能看到青瓦台派驻的评论员的踪影。在20号之后的四天里,评论员们撰文、发表电视讲话,不断地强调朝韩关系的恶化对今后韩国的影响。赚足了韩国民众的注意力,殊不知,就在朝韩和平协定签署的前夜,韩国股市降到了1894点,为两年来的最低点。

这位旅居北京的韩国商人,不仅道出了韩国的苦衷,也讲出了朝鲜的困境。

自六七月份以来,朝鲜遭遇罕见旱灾。国内粮食作物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根据首尔《中央日报》英文版报道,朝鲜国内已经有三分之一的稻苗枯萎。6月30日,朝鲜驻伊朗高官姜庆浩向伊朗提交旱灾求援请求。泰国《曼谷时报》7月1日的社评说:“该救援请求反映出朝鲜国内旱灾可能引发食物供给严重匮乏的情势。”

在整个7月份,俄罗斯、古巴等国也收到了来自朝鲜高级官员的求援信,以阻止因农业歉收而导致的人道主义灾难。

然而,抗拒北京的警告,跳出六方会谈,实施第三次核试验,引起了国际社会公愤。随着秋收接近,大面积的旱灾所造成的青黄不接,很有可能使朝鲜出现如1995年旱灾一般的惨象。然而,金正恩请求的援助,并没有引来太多大国的注意。

正是在这个节点上,来自三八线的炮声让国际社会再一次将目光转移至朝鲜。紧张的是两侧的百姓,兴奋的是南北的政客。对此,BBC在8月22日晚间的国际新闻中评论道:“首尔和平壤都深知,第二次朝鲜战争不可能打起来,但为了解决各自的困境,他们引发矛盾,各取所需。”

要生存?还是要统一?

朝韩过去的交恶如此反反复复也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但究竟是何种力量纵容使这部荒诞剧上演的?曾经看似美好的朝韩统一梦,为何到今日要演变成如此尴尬的闹剧?

对朝韩的和平统一设想最早可追溯至1970年代的两国缓和时期。但无论是当时的金日成还是朴正熙,其外交理念都深受冷战思维影响,致使双方在制定和平统一政策时都不顾对方是否能接受,而只考虑“如何使自己获得统一的好处而不是同对方分享其既得利益。”

上世纪80年代,随着美苏关系的融冰,朝韩关系也有了进一步发展,统一被提上了两国议事日程。在1980年10月,金日成率先提出了“高丽联邦制方案”,其目的是要保留朝鲜金氏政权存留的前提下,接纳民主制的南韩,一国两制,成立高丽民主联邦。

然而,金日成所提出的“朝鲜半岛不得驻扎外国军队”的条款引来美国的非议。并且,对于社会主义制度深怀恐惧的韩国民众也不愿加入一个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主导的国家。

随着冷战逐步接近尾声,对和平的企盼成为了朝韩两国的共同愿望。1989年9月11日,韩国卢泰愚总统也提出了“韩民族共同体”的主张,建议采取“南北联合”的过渡体制,成立南北议会,共同起草宪法,并建立统一政府、国会,开放选举,并最终实现国家统一。

在80年代东西方和解的大背景下,朝鲜与韩国都紧随美苏,积极开启对话,因此统一在当时也有很大的可能。但到了90年代初,失去莫斯科援助的朝鲜迎来的是巨大的经济危机。民众的困境将金氏政权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此时的平壤所关心的是:怎样能生存?

开放选举?就意味着朝鲜民众有了选择领导人的权力,金家很有可能失去民众的支持,无法维持统治。所以朝鲜在进入90年代时,将独裁政权的生存利益放在了首位。金氏为了能坚持在国际舞台上存活下去,不得不选择走“先军政治”路线,并提倡“主体”思想。

梦断统一路

失去了良好统一契机的朝韩两国,在半岛的统一路上越走越远。根据韩国统一部在今年5月28日公布的数据,有超过70%的韩国人不再期待朝鲜半岛统一。每每谈到此,韩国人便会拿出当年东西德统一的教训:

“1989年,东西德统一时,西德可谓倾尽国力来支持统一。但结果呢?不仅西德的经济被拖垮,东德也成为了极端思想的泛滥地。”在文章开头提到的这位韩国商人对《财经文摘》记者埋怨道。

正在韩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命运唏嘘不已时,金氏家族统治下的朝鲜却充斥着暴力、压迫、歧视和恐怖……对那些生活在底层的民众来说,脱北是最好的出路。然而,即便是朝鲜人历经千辛万苦,冒着家人被害的危险,最终到达韩国时,也可能因其不光彩的身世而遭到当地人的嘲笑。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在朝鲜战争中被迫分离的朝韩家庭成员大多已经故去。新一代的韩国人早已对北方失去了归属感,每每提及朝鲜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已经不是“那也是我的祖国!”而是“哦,那是个恐怖的地方!”

大国博弈的屠刀

尽管韩国不再对北方的穷邻居有任何企图,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如今的朝鲜,惨无人道的虐囚事件还在每时每刻发生着,但韩国深知,以自己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承担朝鲜崩溃的代价,所以每每朝鲜策动外交危机时,识趣的韩国政府都会送出大量的金钱和物资。

另一方面,各大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均衡,也希望朝鲜维持现状。尤其是朝鲜的北方邻居——中国。倘若金氏政权突然崩塌,中朝边境将涌来300万-800万战争难民,这将给本已衰退的东北经济带来致命打击。

对于日本来说,日本有殖民朝鲜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民族仇恨一直成为韩日两国关系的巨大壁垒。毫无疑问的是,任何一届日本政府都绝不希望看到一个仇日的、统一的朝鲜半岛成为现实。为此,日本的战略是永远维持朝鲜的现状。这就说明了为何日本从不缺席对金氏家族的援助。

就美国而言,只要南北朝鲜问题存在,美国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在东亚驻军。这样做不仅能使韩国唯美国马首是瞻,震慑朝鲜,而且还能辐射到周边的中国和俄罗斯。而如今恰值俄乌战事正酣之时,美国在韩国驻军也可以震慑俄罗斯第三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

从本质上来说,各大国在朝韩问题上博弈,最大的输家莫过于两国的民众,一方面,各国对朝鲜的援助,维持着金氏政权,延长了朝鲜民众的苦难。另一方面,距离三八线最近仅70公里的首尔,直接就在朝鲜的炮火范围内,一旦双方发生战争,势必给韩国民众带来巨大威胁。

朝韩两国今日所面临的外交困境,恰如基辛格当年所说:“国际事务没有道德的空间。大国有大国的霸权之道,小国有小国的生存之路。”所以,谁也不能苛责朝韩两国面对大国的博弈所展示的尴尬“华尔兹”。即便不赞成,也应当报以理解,因为只要大国不放弃自己的私利,朝鲜半岛的分裂就还是既定事实。

(本文选自:财经文摘 2015年09期)

相关热词搜索: 华尔兹 困局 尴尬 朝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