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航空运输全行业分析,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已成为制约航空运输业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现实情况,该文对空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了我国空管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以国家“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大力推进空管体制改革和空域改革,使我国空管的发展走上一个台阶。
空中交通管理;空管体制;改革
1.我国空管所面临的挑战
1.1空管体制的制约
军航、民航的飞行管制区域划设不统一,空域结构不够合理,且多数空域由军方独享,使得我国丰富的空中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不利于航空公司营建航线网络(特别是辐射式航线网络),民航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受到影响(如民航飞机不能在最经济的高度飞行,浪费油料);不利于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飞行指挥不统一,在一个空域由多家指挥,航空器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临时改变飞行状态时,因请示层多,有时得不到及时答复,容易失时误事,酿成事故;
航空设施建设不统一,设备老化,管制手段落后,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空中交通的通畅和效率。这说明过时的空中管制体制已成为影响我国民航业发展的障碍,重新划分空中资源的军用、民用、军民合用的航空权势在必行。
1.2空域的制约
与多数人想象的不同,中国的天空并不是一个可以任意翱翔的地方,民航飞机的飞行范围是有范围限定的。按照《飞行基本规则》的规定,空域通常划分为机场飞行空域、航路、航线、空中禁区、空中限制区和空中危险区等。按空域管理和飞行任务的需要,可以划设空中走廊、空中放油区和临时飞行空域。按照飞行管制责任则可划分为飞行管制区、飞行管制分区、机场飞行管制区。航路、航线地带和民用机场区域设置高空管制区、中低空管制区、终端(进近)管制区、机场塔台管制区。在国境内、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及其毗连公海的上空还划分若干飞行情报区。
按以上标准,目前中国大陆及临海上空划分为11个飞行情报区,总面积约1081万km2。全国划设19个高空管制区,28个中低空管制区,25个进近管制区,1个终端管制区。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划分并没有明确军用与民用的差别。但《飞行基本规则》也明确指出,中国的飞行管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统一组织实施,各有关飞行管制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换言之,中国空域一直是由空军管理,也由其具体划定各种空域的区域范围。在正常的航路、航线以及民航机场附近区域外,军方还划设了两个空中禁区、66个空中危险区、199个空中限制区以及若干个军事训练空域。部分训练空域在航线上方或下方,则通过建立高度差的办法避免军民航飞行冲突。
按照以上划分方法,中国可用空域仅有大约20%归民航使用,80%则归军航使用,且民航航线、时刻等审批亦须在空军备案。随着民航运输业的飞速发展,飞机增速和跑道增速已远远超过了民航运输业增长的速度。在空中交通流量和飞行运力上,中国航空运输业目前位列世界前茅,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市场之一。
1.3空管技术和设备以及管理水平的制约
我国目前的空管系统无论是在技术还是设备以及管理水平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相当落后的水平。当然这是有其客观原因的,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起步晚,底子薄,而在民航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空管系统起步更晚。很多国外空管已经应用的新技术新设备,在我们空管系统还没有使用或者广泛应用。如新航行系统、基于性能导航(PBN)技术和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技术等。目前在我国东部虽然已经实行全雷达覆盖,实行雷达管制,但在西部地区绝大数地方仍不能实行有效的雷达覆盖,而实行落后的程序管制。另外,当前空管管理相较于国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仍显得过于粗放。
2.我国空管所面临的机遇
2.1促进我国空管发展的积极因素
国内航空运输市场需求旺盛。我国航空运输业面临着持续增长的庞大市场需求,预计未来20年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前10年(2011~202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2%,后10年(2021—203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8%。那么,到2020年,我国航空客运市场将达到8亿人次,人均乘机0.57次;到2030年,我国国内航空客运市场需求将达到17亿人次,人均乘机1.2次。
国际航空市场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航空运输业作为联系国际交往的重要平台其地位越来越重要。另外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出国旅游人数逐年递增,这也为国际航空市场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通用航空的飞速发展。2010年10月1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导意见》。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分步实施3000m以下低空空域开放,划分自由而有序的低空飞行区域,充分利用空中资源,促进通用航空的发展。
呼吁空管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今年“两会”期间,民航航班晚点问题成为热点话题之一,多位民航界代表委员对此提出议案提案,强烈呼吁进行空管体制改革。
2.2积极因素所产生的机遇
抓住当前机遇,进一步理顺空管体制机制。加速军民空管一体化进程,变行政、业务双轨制模式为直线制,实施对空管服务的细分,变革运行机制等,为早日实现国家空管一体化打下坚实基础。
抓住当前机遇,进一步优化空域资源。改革空域管理体制已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进一步加强军民航协调机制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空管体制改革。主要包括:推动空域机制创新,实施空域分类,调整优化空域结构,实现空域相对集中管理;统一规划、完善全国航路航线网络,增大航路运行容量,优化协调飞行线路,提高运行效率;推广区域导航技术的应用,提高空管保障设施薄弱地区航空运输的保障能力。
抓住当前机遇,进一步更新空管技术和设备,特别是新航行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可以有效减轻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工作负荷,提高管制工作效率,同时也更好地保证了空中交通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白天亮.民航空管不愿做发展瓶颈天空何时不再排长队.人民日报.2011.08.15
[2]徐肖豪,王莉莉.完善国家空域资源利用政策的建议.政策论坛.2007.06
[3]张嘉宁.空管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空中交通管理.2006.02
相关热词搜索: 交通管理 民航 机遇 面临 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