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关键的一年,也是实施国际大都市发展战略关键的一年。因此,举办亚运会将给广州提供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将全方位促进广州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四)城市产业结构
广州举办亚运会不仅能直接拉动经济增长,而且还能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广州地区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从而较快提升广州市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方向是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举办亚运会最直接受益的也是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与亚运经济关系密切的旅游业、商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会展业、文化产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媒体传播业,能够产生新的商机和明显的拉动作用。举办亚运会对广州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还体现在促进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优化和增长质量的提高方面。传统服务业在营销方式、服务技术、经营理念、经营业态等方面将逐步与国际接轨,服务水平和质量会得到明显提高;信息咨询业、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将加快发展,行业规模迅速壮大,比重将明显提高。当然,体育产业作为一个上游产业,还可以带动其他许多关联产业,除上述所说的第三产业中相当一部分产业以外,还包括第二产业中一系列相关行业,如体育用品制造业、房地产业等。
总而言之,体育产业已将体育竞赛表演业与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培训业、体育广告业、体育用品制造业等各部门产业的发展紧密地融为一体,各部门产业联系紧密,其产品相互利用率较高,产生了良好的规模效应。正是这种较强的关联性使体育产业能够叠加到其他产业中去,创造“1+1>2”的效应。如果科学地建设这一产业链的话,这不仅对广州经济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在广州的后亚运经济中还会成为平抑波动的主要力量,最终会深深影响着城市国际竞争力模型中的每一个分力,并最终提升广州城市的综合国际竞争力。
相关建议
广州市政府应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宏观调控,合理规划、布局,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动员一部分财政和公共资源支持体育产业发展,促进广州市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要避免两个问题的出现:一是避免投资成本盲目扩大。承办国际体育盛会需要主办城市投入大量资金,特别是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往往需要主办城市追加经费投入组委会经费,而一些盲目摊建使主办城市透支财力。二是避免设施闲置。这是众多国际体育盛会后的普遍现象,所以也普遍得到重视。如要求场馆具有集体育、竞赛、文化、娱乐、市民活动等多项功能,同时也可举办大型演出和展览会,这是避免赛后设施闲置浪费的一项良策。
建设和改进完善现有的体育场馆,增加社区体育活动场所,并新建一批高水平的体育设施,使场馆建设与当地的社会需求、居民生活、文化休闲事业结合起来,使广州市市民长期受益,为市民的生活、休闲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还应该充分地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体育场馆成功运营的模式,摸索出一条体育场馆经营运作的科学方法。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优化体育产业市场。体育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很少,应予以完善。体育行政部门对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的制订应纳入当地社会和经济整体规划之中,听取各部门、各相关群体的意见,考虑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现状及承载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新生,王跃华.从产业发展理论角度谈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6
2.雷选沛,何涛.基于体育产业链的主体关系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9
3.吴雄.广东吸引和承接第三次国际体育产业转移的研究.体育学刊,2006.5
相关热词搜索: 会对 亚运 广州 拉动 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