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加快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于加快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时间:2025-08-02 12:53:19 浏览次数:

zoޛ)j饨ky报告为深入贯彻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广西文化产业的决策精神,根据国际金融危机给国内和广西带来的影响的新形势新任务,通过对相关产业和部门的调研而完成。报告研究了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经验和存在问题,论证了当前加快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新形势下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着重提出了加快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广西;对策建议

[基金项目]2009年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张瑞枝,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研究员,研究方向:文化学,广西南宁,530022;李建平,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文化学、文化产业,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 G1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3-0088-0010

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的经济形势和广西承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先锋的责任,给广西提供文化产业发展的极好机遇。我国政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振兴规划,包括《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我国文化产业的更大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和政策保障。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精神和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广西文化产业的决策精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们根据新形势新任务,通过对相关产业和部门的调研,做出这份调研报告,为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广西文化产业现状、经验和存在问题

(一)2007年广西文化产业数据概况①

2007年全自治区实现GDP 5955.65亿元,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49.91亿元,占GDP的2.52%,比2004年提高1.0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的不断增长,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推进了和谐广西建设。

从文化产业组成的三个层次看:核心层2007年实现增加值48.2亿元,占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2.2%,比2004年减少2.1个百分点;外围层实现增加值37.2亿元,占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4.8%,比2004年增加15.7个百分点;相关层实现增加值64.51亿元,占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3.0%,比2004年减少13.6个百分点。2007年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实现的增加值之比为32.2∶24.8∶43.0。

在“文化服务”的7个行业类别中,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4.07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22.7%,比2004年减少6个百分点,所占份额最高;其次是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9.69亿元,占19.8%,比2004年增加13.1个百分点;居第三位的是广播电影电视服务,实现增加值8.15亿元,占5.4%,比2004年增加1.7个百分点;其余依次是其他文化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新闻服务。

在“相关文化服务”的2个行业类别中,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行业实现增加值51.11亿元,占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4.1%,比2004年减少16.2个百分点;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行业实现增加值13.4亿元,占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的8.9%,比2004年增加2.6个百分点。

(二)近几年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分析

1.文化产业实力居于全国中等水平、西部地区前三位的先进水平

进入新世纪以来,广西文化管理部门坚持思想观念、机制与体制、管理方式和运作方式等多方面的创新,形成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力争文化实力快速增长的良好环境,促进了广西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广西文化企业锐意创新、强化管理、激发活力,创造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据云南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王亚南研究员依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发布的权威数据做的广西文化产业基本情况数据分析表(见表1) 可以得知,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实力大致居于全国中等水平(第11~18位之间),在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中居于前三位的先进水平(7项数据平均值为2.7)②。

2.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建成

目前,广西文化产业建立起基本完备的产业格局,已形成出版业、报业、发行业、艺术表演业、图书馆业、广播电视电影业、文化信息业、艺术教育业、文化经纪与代理业、文物博物业、文化娱乐业、音像业、会展广告业、文化旅游业等比较齐全的产业门类。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初步建成。

3.出版业、旅游业实力强,效益明显

广西文化产业的一些行业业绩突出,进入全国前10位行列,如出版业、旅游业;若干产业项目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经济效益明显。如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4.文化产业创出品牌,形成较大影响

经过近10年的努力,广西文化产业创出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其中,《印象•刘三姐》、桂林愚自乐园、百色靖西绣球村列入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受到业界专家的好评和海内外观众的青睐。

(三)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经验

1.在整合优势资源中形成产业优势

近几年广西文化产业获得较好的发展,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注意整合优势资源发展为自己独有的产业优势。广西最主要的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近几年整合这些优势资源取得产业成效和较大的社会影响的,有以下项目:(1)整合广西“山歌”、民族风情和旅游资源,举办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传统歌节,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等。前者自1999年举办以来,连续举办11届,已成为国内著名节庆活动之一,并取得一定的产业效益。(2)整合桂林山水旅游资源、少数民族歌舞资源和名人(张艺谋)资源而产生的《印象•刘三姐》。(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日报社、接力出版社等组成的出版产业在整合广西和国内的各类文化资源(智力、人才、资金等)上都取得重大突破和成效。

2.在机制创新中激活文化生产力

广西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改革:以人事制度为重点推进了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尽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资本参与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实力和社会影响力;采取“一体多制”的办法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以项目带动改革、以项目推动机制创新的做法,带来产业化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创新,从而推动了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

3.以项目为载体,突破“不发达”瓶颈

为发展文化产业,广西提出了“以项目为载体,优先发展本体产业,积极扩张延伸产业,努力寻找合作产业”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精品和品牌。通过以项目为中心,解决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最大的瓶颈问题——文化产业资金投入的问题;打破了体制障碍和行业壁垒,实现了以市场为取向的资源优势整合,促进文化、旅游、财贸、商贸、交通等部门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自治区统筹推进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已有90个,完成投资7亿多元,培育了一批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形成了以项目构建的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规模,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之路。

4.开放的环境,引来多种投资与经营模式

根据广西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广西一直比较重视民营文化企业这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积极引导和支持其健康发展。近年来,广西突破了国家包办文化的单一模式,出台了《关于加快非公有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力量投资文化产业,为各种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民营文化企业排忧解难,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体制办文化的新格局。近几年,广西民营和外资文化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特别是娱乐、演出、休闲、影视等行业发展迅速。目前,仅广西文化厅与民营文化企业联系的项目有50多家(个),特别是在自治区22个文化产业品牌项目中,民营项目占了三分之二。广西影视剧产业的投资主体也是民营资本。外资经营的桂林乐满地主题公园、愚自乐园等大型文化园区经营效益好、影响大,成为广西文化产业的品牌。

相关热词搜索: 广西 文化产业 对策 关于加快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