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我国照明设计行业环境及发展趋势浅析

我国照明设计行业环境及发展趋势浅析

时间:2025-08-02 05:05:02 浏览次数:

摘要:在我国,城市空间的夜环境不断被重视、利用起来,或是丰富群众夜间生活需要、或是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使得照明设计这一行业愈加愈独立出来,本文针对当前此行业的环境及特点,概括阐述了照明设计行业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照明设计 光环境 空间 功能 形式

照明设计可定义为根据空间功能性质,对其光环境进行综合设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以往拿来即照的背景下,对环境空间的照明品质越来越重视,这种品质即人们对照明的功能性、舒适性与艺术性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视觉对物象的感知依靠光来实现,即自然光或人工光源。人们所看到的一切影象均来自物体对光的反射。人类感知外部世界信息的80%来自眼睛的视觉,视觉环境中的光线和颜色是人们获得物体感知的最基本信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及室内设计等相关设计类行业所致力研究的方向不同,但它们之间又紧密相关,彼此制约。照明设计行业始终伴随着上述相关设计行业的产生与发展,并随着各行业的不断精深发展开始得到重视,逐渐独立出来,其专业性发展是时代所需。在我国,照明设计这一新兴行业所处环境及发展前景是着重要阐述的问题。

一、照明设计行业现状

1.照明设计行业与其它相关设计行业相比较为被动,处于从属地位。

照明活动的应用范畴可以含盖在人类活动的一切空间之中,无论居室生活、办公议事或是出行游玩,尤其在当今,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夜间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更加促使了这一行业的发展。但在各种规划、建筑、景观及室内等工程项目的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照明设计工作往往会由其他行业设计人员凭借着所谓的经验而代劳,以感性的认知对照明设计部分进行控制,不能说全面否定,但其专业化的削弱往往会导致结果的不甚理想。专业的独立,呼唤着更多的专业人材的加入,由被动协助变为提前参与、主动出击,创造美好的生活空间。

2.照明设计人员与甲方或业主沟通存在障碍,理解层面不同。

工程项目涉及的各行业所经营业务侧重点会不同,有专业做照明设计项目而不涉及工程安装的,反之也有,但大部分商家是二者兼做.照明设计行业与建筑设计等相关学科的联系非常紧密,是枝杆与根基的关系,它依托于建筑,同时相互制约。大部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行业都是在项目设计后期才考虑到照明设计,往往会出现衔接不顺畅等情况而最终影响整体效果。同时,不同行业设计师对灯具、光源及附件等产品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对空间照明设计的整体把握不足,出现功能性与装饰性比重失调等问题,如,选用不同灯具的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不同位置所需配置光源的功率大小;吊顶预留嵌入式灯具的开孔尺寸;附件安装位置及散热、造价等等一系列问题。照明设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因沟通不畅而耗时耗资耗人力的问题较为普遍,尤其在我国照明设计发展相比欧美较为滞后的情况下,这一现象更为常见。

3.照明设计行业间的竞争与协调。

照明设计项目的招投标中,注重照明设计与建筑、环境空间的契合性,营造空间氛围的形式性,灯具产品的选型及项目的预算控制等。但鉴于目前国内市场尚不完善,缺乏专业组织、协会的监督制约,照明设计公司基于强调形式、提高利润与降低成本等多方面问题的考虑上,往往在设计上追求亮、眩、多,选用产品质量的性价比不高,即照明产品质量较为低劣,短时间内损耗率较高,长远看对社会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违背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简而言之是部分个体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整体的长远利益,恶性不正当竞争加重了这一情况。

4.行业热度产生,但专业化程度不高且规范性较弱。

照明设计专业人才匮乏,现有设计人员专业化水平与综合素养有待提高。分工的产生,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照明设计行业对于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我国社会还是略显生疏,在欧美、韩日及台湾地区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国内较早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为复旦大学光源系,及一些在建筑设计学科方面较为强势的高校,正是因为各高校照明设计教育的侧重点不同,而照明设计专业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以照明设计人员的综合掌控能力始终欠缺,或是对基础理论学习不透彻、只重表面;或是机械重复、缺乏概念创新。照明设计专业需要的是真正十八般舞艺皆精通的复合性人才。

5.照明设计的功能性与艺术性缺乏有效统一,品位较为粗劣,罕有精品。

飞机俯瞰一些国际化大都市,眩目十足,好似在夜间燃烧的金属板材。城市夜晚的亮天空现象不但造成大量能源浪费,同时对各类生物种群会带来生理或心理上的影响,这一问题的出现便是对照明设计的反讽。照明设计大到城市照明规划设计,小到居室空间的光源选择,其作用都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经典是形式追随功能,照明设计也是同样,如交通道路照明在保障人们夜间出行时要有足够的照度,建筑外立面照明要防止眩光等等,在首先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上再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

针对不同功能空间性质进行照明设计是原则之首,在满足人这一主体所使用安全、舒适、合理等原则的基础上去考虑装饰性照明,形式追随功能同样适用于照明设计。提升照明品质不单是指对功能性的满足,空间氛围的与众不同也需要装饰性照明来体现,两种照明手法不是界限分明的,而是互相包含、相互渗透的关系。如娱乐空间的多种装饰性照明不但渲染了空间氛围,同样起到功能性照明的作用,赌城拉斯维加斯夜晚的眩目激情、苏州小巷的水岸边静谧的灯光倒影,都是照明设计不同手法的代表。环境不同氛围不同,夜晚与白昼的对比,都为照明设计蒙上了一层眩美的纱。美反馈自身边,由心而生。

二、照明设计行业的特点

1.专业化

照明设计行业从字面上理解,似乎理性色彩浓重,更加注重专业技术性,的确,对于从事照明设计人员背景的来看,也各不相同,如电气专业、光源学专业、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专业或艺术设计等专业,不同专业背景的照明设计人员在进行照明设计时会有所侧重:光源学专业的照明设计人员会注重灯具的配光曲线等技术性较强的问题,建筑设计专业的照明设计人员会注重灯具形式与建筑结构的匹配,而艺术设计专业的照明设计人员更会注重照明设计的空间表现力。理论与实践、理性与感性、徒手与上机操作、市场行情与预算掌控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本领,照明设计行业本身即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的门类,随着照明设计行业不断的深化,对照明设计人员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照明设计人员在大量的实际项目中吸收众门类知识来提升自身能力。

2.个性化

全球城市化进程不仅表现在白天“彼此林立”的高楼群中,同样表现在夜间风貌上,如上海浦江两岸的魅力夜景、江南水乡烛光绰绰倒影在水面时的独到韵味。但是,在全球变暖、能源告急的时代,昼夜晚似乎是对飞速发展的城市经济的一种讽刺,通亮的街道、眩光的暮墙及设计方法的程式化,不但大量的耗费能源,也未必很恰当地体现出不同城市的特色。照明设计的首要目的也是最低限度是满足功能性照明,而过度的亮化会过犹不及、适得其反。不同空间的个性化照明是对其空间品质的再次提升,是发掘其闪亮、独特的魅力,如局部重点刻画、突出材质对比等等,照明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双重作用之后的结果。

3.市场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照明设计行业的产生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利润驱逐下的自由竞争和自我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下的市场经济。利润的取得是在合乎市场规则前提下的运做,要放眼长远,不能贪一时之利,照明设计行业同样是这个道理。迎合市场需求的同时,坚持自己的个性特点。

三、照明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1.传统主从格局的变化

先期介入、同步开展是照明设计行业要追求的目标,目的是为了保障最终成果的良好实现。环境空间无论大小,设计后的最终效果是功能与形式、实体与虚体的统一。照明设计不是仅仅局限于人工光源,自然环境中的太阳光、月光同样属于照明设计中可利用的客体,如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对于阳光的考虑,关注人在建筑中的切实感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能源。改变传统主从格局,与业主沟通也要善于主动,在设计过程中对方案及时进行调整、改进。

2.照明设计行业的规模化

国际间各种照明组织协会已较为普遍,我国在这一方面较为滞后。针对当前照明设计市场的现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詹庆旋教授曾指出:拙略的设计不如没有设计。国外照明设计师协会及专业的行业组织已成立了将近四十年,而我国还未成立类似的专业机构来指导照明设计行业的发展。美国平均每年有200万美元的设计市场,而在中国确是还未实施即遭遇困难而缩水。我国设计师处于尴尬处境的原因在于自身规划没做好,规划落后是因为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层面衔接不好,推动力不足,规划院、建筑设计院、管理部门之间的扯皮现象严重,责权不清,而要让设计理念充分地贯彻到具体的工程实施当中去,上述的各个问题部门要能通力合作、协调,才能使照明设计行业向良性发展。发展地区性的有组织的照明组织协会,可以与其它门类设计行业组织相互学习、相互协调及相互促进。

3.照明设计目标多元化

照明活动从狭义上理解是功能性明确的活动,广义上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收获,既有功能性又满足形式美感需求。对于不同的照明设计项目要体现各自的照明设计特色便需要在内涵上深入挖掘,切不可照搬照抄、盲目跟风。如照明在发光发热的同时,耗能这一过程也必然伴随,二十一世纪以来,温室效应的问题变得愈加棘手,各国都致力于研发节能型照明产品,减小能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照明设计要有的放矢,把节能减耗同时列入评价环境空间照明质量的因素之一,而不单单只考虑迎合业主喜好或是追求预算的高低。

4.竞争会趋于激烈

利润是商业行为的动力,商家在争取相对有限的利润时会采取各种方法,如降低产品成本、低开高走、增加商品数量等等。有效约束商家恶性竞争的办法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各个环节增加约束机制,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城市光环境的建设需要所有照明行业人士的共同努力,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理念应当严格贯彻下去,设计师应与工程公司一起打造更多的优秀工程,加强设计预算与设计美感重要性的宣传,这样,光环境建设才会在健康的土壤中成长,设计师也才会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立足于现在,放眼未来,希望在各界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照明设计行业能有较为精深的发展,为社会的不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城市照明设计》郝洛西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2]《景观照明工程》张昕,徐华,詹庆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版

[3]《我国照明教育现状及发展》张明宇,马剑,张玉芳著照明工程学报2006/9 □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发展趋势 照明 我国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