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庄河市2011——2012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分析

庄河市2011——2012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分析

时间:2025-08-02 05:56:18 浏览次数:

【关键词】庄河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作为新发传染病,由于其高死亡率而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2011——2012年,庄河市共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8例,其中死亡3例,死亡率达37.5%。为全面了解庄河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疫情状况及相关信息,为今后对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现将这8例患者的流行学特征及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调查对象和资料来源调查对象是2011和2012两年庄河市辖区内报告的8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资料来源于这8例患者个案调查表、调查处理报告、现场调查记录及追踪调查材料。

1.2方法以个案调查表内容为基础,对这8例患者的发病后诊治情况、临床表现、流行特征等相关数据进行核实、整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发病和就诊情况这8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发病后,都积极到村、镇及县级、地市级医疗机构寻求医疗救治,其中2例患者分别在两个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就诊过,其余6例患者都在3个以上级别不同医疗机构就诊过。在诊治过程中,有1例患者最终在县级医疗机构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后经采血送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出实验室确诊,其余7例患者均在地市级医疗机构先以发热待查收治入院,然后临床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再经采血送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出实验室确诊。

2.2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临床表现,8例患者均有发热(100%),均达到中度发热以上(>38℃),都有程度不同的其它临床症状,其中肌肉酸痛(87.5%)、食欲减退(87.5%)、乏力(87.5%)、头痛(87.5%)、恶心(62.5%)、皮肤瘀点瘀斑(37.5%)。在血常规检查中,8例患者均有血小板减少(100%﹤100×109/L)、7例患者白细胞减少(87.5%﹤4×109/L)。在实验室检测中,8例患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100%)。

2.3流行特征

2.3.1地区分布8例患者除1例居住在沿海乡镇(黑岛镇)的丘陵地带外,其余7例分布在庄河市北部山区的几个乡镇(步云山乡、蓉花山镇、城山镇、仙人洞镇),但仍呈散发流行状态。

2.3.2性别、年龄及职业分布8例患者中,男性占2例、女性为6例,男女性别比为1:3;年龄最小的55岁、最大78岁,55-65岁4例、占50%,65岁以上4例、占50%;职业分布农民6例、占75%,家务2例、占25%。

2.3.3时间分布8例患者中,2011年3例(死亡1例),均在9、10月份、即秋季发病,2012年5例(死亡2例),均在7月和8月初、即仲夏季发病,见表1。

2.4流行因素分析8例患者都居住在山地丘陵地区,住所都位于山坡或山底处,周围环境杂草丛生、树木茂盛,室内、庭院卫生脏、乱、差,甚至有的住房没有完整的院落,家中都饲养猪狗、鸡鸭等家畜、家禽,住所周围常年都有老鼠出没。有6例患者春、夏、秋季常年在野外从事养蚕、种地、收割等作业。这8例患者居住地附近山上及山间小路的草丛中都有蜱虫滋生,其中5人病前有明确的蜱咬史,另3人蜱虫接触史及叮咬史不详。8例患者病前都没有与类似病人的接触史。

3讨论

庄河市虽然处于沿海地区,但大部分地域仍为丘陵和山地,在春夏秋季植被茂盛,山上、田间的草丛和树林里均有蜱虫滋生,且密度很高。本报告中8例患者都先后在2个以上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就诊过,最多达到4个。在就诊过程中,有的被诊断为“脑出血”、有的被诊断为“血液感染”,其中有7人次被诊断为“感冒”,事后我们对有关患者追踪调查时了解,这几名患者在发病时都不存在“咽干、咽痒、鼻塞、流鼻涕、咽痛”等鼻咽部其他症状,根本没有构成“感冒”的诊断依据,仅仅就因“发烧、头痛、乏力”等症状就被诊断为“感冒”。从调查结果看,在村、县级医疗机构都存在将患者误诊为“感冒”的情况。这表明在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些医务人员不仅没有掌握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技术,也说明这些临床医生的医疗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太差,连最常见的“感冒”诊断要素都没有掌握。这8例患者都因为多次转院及误诊而延误治疗,也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根据流行病学特征,这8例患者都居住在丘陵、山地,住所周围杂草丛生、林木茂盛,呈高度散发状态。此外,这几例患者住所室内及庭院环境卫生脏、乱、差,这提示居住类似地区的居民应该搞好环境卫生。从人群分布上,患者都是中老年人以上(>55岁),且女性多于男性(3:1),死亡3例也都是女性,这可能与中老年人身体免疫力、抵抗力差以及老年妇女的特殊体质有关;从职业分布上,农民占多数(6例),这可能与农民在野外作业,接触蜱虫、被蜱虫叮咬有关,另2例患者是家务妇女,没有野外作业史,其中1例没有蜱咬史,1例患者有蜱咬史,可能是家中到野外作业人员或家中饲养的畜、禽,也可能是老鼠携带到家居环境所致;8例患者死亡3例,说明该病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居住在山区、林区等地的野外作业人员。

针对庄河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特点及相关情况,在今后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各乡镇政府、村委会要与专业防控机构密切配合,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及走村入户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生活在丘陵、山地等地区居民,一方面在野外作业时要做好对蜱虫的防制,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庭院、屋舍环境卫生清理,消除媒介生物滋生环境,对饲养家畜身上附着蜱要及时进行药浴清理,必要时采取杀灭蜱等措施,降低生产、生活环境中游离蜱密度;三是各医疗机构不仅要加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业务培训,使临床医生对蜱传疾病保持高度警惕,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减少对患者的误诊、误治率,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关热词搜索: 庄河市 流行病学 综合征 疫情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