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析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障碍及对策

浅析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障碍及对策

时间:2025-08-03 05:08:51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在明确物流对环境存在不良影响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绿色物流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障碍,提出了改善绿色物流发展状况的几点对策,以期对我国绿色物流的良性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绿色物流;现状;发展

日本物流成本计算的权威西泽修先生曾提出“物流成本冰山”说,其含义是说人们对物流费用的总体内容并不掌握,提起物流费用大家只看到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一角,而潜藏在海水里的整个冰山却看不见,实际上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费用的主体部分。“物流成本冰山”理论也同样揭示企业物流结构的不合理对社会造成的成本,这个成本就是环境污染。任何形式的环境污染都根源于物质的不适当流动,且流动的量达到了一定规模就超过了环境的负载能力。因此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时不能不考虑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而形成的巨大社会成本。

绿色物流理论正是顺应经济高速发展造成环境恶化的社会现状而产生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所谓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它包括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从物流作业环节来看,包括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从物流管理过程来看,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标出发,改进物流体系,既要考虑正向物流环节的绿色化,又要考虑供应链上的逆向物流体系绿色化。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实现该目标的准则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实现经济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局面。

一、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的物流活动对环境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合理的流通加工方式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由消费者分散进行的流通加工,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能源,同时分散流通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难以集中和有效再利用,造成废弃物污染等。

2.包装过程中,许多商品过分追求豪华包装,且使用的材料以及包装方式不环保、不科学,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

3.在运输活动中,一方面,交通工具本身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不合理的货运网点及配送中心布局导致货物迂回运输,增加了车辆燃油消耗,加剧了废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另一方面,输送的商品也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如石油在海运过程中发生泄漏而造成大片海域污染,这样的污染常常是致命的,并且在很长时期内都无法恢复常态。

4.搬运过程中,不当的操作会损坏商品造成浪费,而且废弃物还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5.仓储活动中,有些商品需要特殊养护,其所使用的化学制剂会污染环境;一些易燃易爆物、化学危险品若保管不当,发生爆炸或泄漏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如2011年6月17日凌晨,河南濮阳县一辆储运四氯化硅的车辆泄露,造成周围数百平米的草木枯萎,上百只禽畜死亡。

二、发达国家发展绿色物流的现状

绿色物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1.美国绿色物流的发展

鉴于美国经济的高度发展程度,其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在物流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不断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其近景远景目标十分明确。美国在《国家运输科技发展战略》中,规定交通产业结构或交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范围是国际性的,形式是综合性的,特点是智能性的,性质是环境友善的。”一般企业在实际物流活动中,对物流的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应用诸多的先进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准时制生产、配送规划、绿色包装等,为物流活动的绿色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2.日本标准化运作绿色物流的发展

日本把物流行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从一开始就没有忽视物流绿色化的重要意义。1989年日本提出了10年内实现三项绿色物流的目标,即含氮化合物排出标准降低3成到6成,颗粒物排出降低6成以上,汽油中的硫成分降低1/10;1992年日本政府公布了汽车二氧化氮限制法,并规定了允许企业使用的5种货车车型,同时在大都市特定区域内强制推行排污标准较低的货车允许行使的规制;1993年除了部分货车外,要求企业必须承担更新旧车辆、使用新式符合环境标准的货车的义务。在2001年出台的《新综合物流实施大纲》中,其重点之一就是要减少大气污染排放,加强地球环境保护,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流体系。

3.欧洲绿色物流的现状

欧洲是较早将现代技术用于物流管理,提高物流绿色化的先锋。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就开始探索一种新的联盟型或合作式的物流新体系,即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它的目的是实现最终消费者和最初供应商之间物流与信息流的整合,即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改变原先各企业分散的物流管理方式,通过合作形式实现原来不可能达到的物流效率,从而减少无序物流对环境的影响。欧洲的运输与物流业组织——欧洲货运组织也很重视绿色物流的推进和发展,对运输、装卸、管理过程制订出相应的绿色标准,加强政府和企业协会对绿色物流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同时鼓励企业运用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来经营物流活动,加大对绿色物流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三、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障碍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还是一个比较稚嫩的行业,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比较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

1.运输方式之间、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不健全,无法形成协调、有序的多种交通工具联合物流体系。水运、民航运输的潜在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运输系统缺乏周密科学的设计,对环境的重要影响因子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物流效率。如在使用的搬运工具中,人工搬运车、手推叉车和普通起重设备占到70%以上,而可视叉车等现代化的搬运工具却很少。

3.仓储设施落后,库容体积小而分散,各种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发展缓慢。物流中心的经济效益不高,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和人力浪费,违背了绿色物流节约资源的原则。

4.信息化水平不高。绿色物流是循环型物流,要使物流材料得到再降解利用和重复利用,必须有先进的技术,可是目前我国物流材料的再降解利用和重复利用技术都不过硬。高科技的信息化水平是绿色物流发展的必备条件,可是我国一些物流企业开发的软件,性能比较低,即使有些软件比较适用,但有时又与客户系统不相容。另外,许多新兴的信息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综上,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还存在以下几点障碍:

1.思想认识障碍

全社会绿色物流理念淡薄,还未形成发展绿色物流的社会

合力。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对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的绿色化不够关心。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各级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企业片面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忽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效应。

2.管理体制障碍

物流的运作跨越不同的行业和地区,管理也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对现代物流缺乏统一协调的战略思想,目前还没有形成专门的物流部门来规划物流的发展,造成物流资源的分散和浪费。政府对物流的发展前景没有前瞻性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放任自流的现象。

3.基础设施障碍

近几年来,尽管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已有较大的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绿色物流快速健康发展。如缺乏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现代化物流设施,严重影响物流集散和运输效率的提高。

4.法律障碍

目前,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虽然已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但其中对绿色物流的发展所涉甚少,其它有关物流的相关法规也未实现“绿色化”,绿色物流的发展缺乏法律法规的有效支持。

5.人才障碍

由于我国绿色物流的理念形成不久,许多物流企业还没有完全建立发展绿色物流的概念,不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超前意识,只是象征性地适应时代环境的需要被动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所致。目前许多企业还没有既具有环境知识又具有物流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四、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对策

绿色物流作为一种良好的环保理念,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支持,需从管理体制、技术水平等各方面加以改善,以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

1.在全社会树立绿色物流理念

政府要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许多专家认为,21世纪是绿色世纪。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2000年世界绿色消费总量已达到3000亿美元,以后还会大幅度增长。循环经济或绿色经济要求物流企业在经营决策的时时刻刻,综合考虑人们的近期需求和长远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尽快提高认识和转变观念、决不能存在“环保不经济,绿色要花费”的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树立集体协作、节约环保的团队精神,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目标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2.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首先,要实行联合运输体制,充分发挥陆运、水运、空运的优势,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商品运输。我们应在物流成本(含社会成本)最小化的情况下对运输方式进行有机选择和组合,实行联合运输。其次,要合理规划物流网点布局,使物流规划、不同运输方式的场站建设规划、工业及商贸流通行业的仓储设施规划能够有机衔接和配合。为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城市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的特点,建设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物流中心,然后带动周边地区、中小城市和农村的繁荣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物流体系。

3.制定绿色物流法规

法律法规是法治社会规范经济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绿色物流的健康发展当然也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尽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颁布,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制定和颁布这些环保政策或法规,既可以成为企业的压力,又可以为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物流企业经营者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明确方向,克服障碍,推动绿色物流的顺利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对策 障碍 物流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