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16Mn与C级钢焊接性的分析,制定焊接工艺方法,以验证16Mn和C级钢异种材料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满足使用性能的需求,同时验证焊接工艺的合理性,保证焊接接头质量。
关键词:16Mn;C级钢;焊接性
前言
低地板车钩钩头部分主要为16Mn和C级钢材料焊接而成,是车辆和车辆之间的连挂中主要承载部件,传递牵引力,承受较大的拉伸力和冲击力,涉及到车辆的运行安全,这对其所用的材料和制造都有较高要求,尤其是选择焊接结构,焊缝位置的失效风险较大,因此,本文主要研究16Mn和C级钢的异种钢焊接工艺,验证其接头强度和所选焊接工艺的可行性,保证整体结构能够达到使用要求。
1 材料焊接性
1.1 16Mn的焊接性分析
16Mn是低合金钢,屈服强度为350MPa,抗拉强度为470~630MPa,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钢种,根据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碳当量公式:CE=C+Mn/6+(Cr+Mo+V)/5+(Cu+Ni)/15,计算16Mn的碳当量:CE=0.15+1.49/6+0.05/5+0.03/15=0.41% ,碳当量小于0.45%,说明16Mn具有优良的焊接性能,这也是16Mn被广泛用于钢结构焊接的主要原因。
1.2 C级钢的焊接性分析
C级铸钢,此次采用的是低合金高强度的ZG25MnCrNiMo,屈服强度为850MPa,抗拉强度为950~1100MPa,含碳量较多,且合金元素很多,根据公式可算出ZG25MnCrNiMo的碳当量CE=0.23+1.27/6+(0.52+0.27)/5+(0.28+0.38)/15=0.644%>0.4%,有很大的冷裂纹倾向,焊接过程中在焊缝热影响区易产生大量的脆硬的高碳马氏体,导致热影响区脆化。
根据热裂纹敏感系数(HCS)的计算公式得出 ZG25 MnCrNiMo的HCS=3.1,当HCS≤4时,一般不会产生热裂纹。即ZG25MnCrNiMo对热裂纹不敏感。
2 焊接工艺制定
2.1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的选择
根据上述焊接性的分析,焊接方法选择CO2气体保护焊,保护气体为20%CO2+80%Ar的混合气体;焊材选择G2Si(ER50-3),Φ1.2的焊丝。CO2气体保护焊具有热量集中、焊接热输入小、热影响区窄和操作方便等优点,适合低合金钢的焊接。G2Si焊丝含碳量低,焊缝熔敷金属强度及韧性和母材16Mn(550Mpa级)相当,等强匹配,这样既提高的焊缝区域的韧性又满足强度的需求。
2.2焊前预热及焊后缓冷
根据对C级钢和16Mn焊接性的分析可知,C级钢淬硬性较大,焊前必须预热,预热可有效减缓焊缝及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焊接区氢的逸出,防止接头生成淬硬组织,产生冷裂纹。并且,焊接完成后立即用石棉被包裹进行保温处理,减缓冷却速度,有利于氢的释放,防止冷裂纹倾向。
预热温度确定:考虑板厚和碳当量两个因素进行预热温度估算,根据C级钢碳当量[C]c=0.644%,引进一个板厚当量[C]t=0.005t[C]c (t为板厚),总碳当量[C]= [C]c+[C]t=(1+0.005t) [C]c,预热温度为TP=350 =230℃,即焊接16Mn和C级钢需要预热到230℃左右,因此预热温度在200-250℃之间,层间温度不低于210℃。
2.3工艺参数
焊接参数根据参考参数范围制定预焊接工艺,具体参数如表2-1。
2.4焊接
按照上述工艺方案进行焊接后,钩头和连接管焊接完成缓冷到常温,焊缝填充饱满,纹路均匀,宽窄基本一致,在外表面上未发现气孔裂纹等缺陷,将焊缝打磨平整后进行100%MT和100%UT探伤后,未发现气孔、裂纹、未熔合等缺陷。
3 试验
试件按照ISO 15614-1标准加工试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拉伸、弯曲两项。
3.1 拉伸试验结果
两组试样断裂部分均有明显颈缩现象,1号试样断在焊缝区,焊缝的抗拉强度为532Mpa与母材16Mn的相当;2号试样断在母材16Mn端,说明焊缝的强度高于母材16Mn,拉伸结果表明选用的G2Si焊丝能达到抗拉强度性能要求。
3. 2弯曲试验结果
将弧形管材加工成弯曲标准试样,进行一组面弯和一组背弯试验,试样1做弯曲180°面弯试验,无裂纹出现,试验合格。试样2进行180°背弯试验,焊缝区有1mm的缺口,根据ISO EN910,长度短于3mm的裂纹试验合格,即采用的G2Si焊丝是焊缝韧性和塑性能满足要求。
4 结论
通过对完成焊缝的VT、MT、UT、PT探伤和力学性能试验,证明焊缝质量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制定的焊接工艺是可行的。ZG25MnCrNiMo和16Mn的焊接,采用MAG焊,低碳G2Si焊丝填充,既保证了焊缝的强度又提高了焊缝的韧性,再配合焊前预热和焊后缓冷等工艺措施,加速氢的逸出,减少氢致裂纹的敏感性,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焊缝。
参考文献
[1] 李亚江,焊接冶金学-材料焊接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单丽云,张亚非、强颖怀,工程材料[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3] 宋永宽,C级钢车钩的热处理与组织转变,机车车辆工艺,1996年第4期.
[4] 谢建良,ZG25MnCrNiMo的焊接冷裂纹敏感性,热加工工艺,2004年第5期.
[5] 徐龙勇,夏仲军,42CrMo和Q345B的异种钢焊接工艺研究,热加工工艺,2013年6月,第11期.
[6]《焊接标准参考译文集》 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2013版.
相关热词搜索: 异种 焊接工艺 研究 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