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曼哈顿上空的“鹰”

曼哈顿上空的“鹰”

时间:2025-08-02 16:08:07 浏览次数:

zoޛ)j馝Muv]m5ۍvau]zviv]<Qvۭu_6^i�`5|M7.4@M4m4]i计划,可以随时起降,这大大增加了飞机“乱飞”的几率。

至今,美国大约85%的空域划为民用,15%划分为军方专用空域。这85%的民用空域中的绝大部分都可能被私人小型飞机所使用。在飞行空域上,D、E、G类空域私人飞机几乎都可以飞行。从这点就可以看出,美国的空域管理制度是十分宽松的,只要有一部航空电台,就可以在2000米以下自由飞行,而仅仅多装一台C模式应答机,就可在海拔3000米之下飞行。

在美国,“空域是国家资源,每个公民都享有使用空域的权力”,人们可以自驾游,从纽约飞往加利福尼亚,从旧金山飞往华盛顿,不需要与任何人通话。但同时,在安全与效率之间似乎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这种宽松的政策也为空中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美国军方“大材小用”

目前,美国本土的空中防御和巡逻任务主要由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负责实施,各个州的后备役空军国民警卫队予以协助。多数情况下,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在每日的巡逻任务中均派出数十架F-15或是F-16战斗机对固定区域进行空中巡逻。按照规定,永久“禁飞区”以内及其周边30公里范围内的空域必须实施空中巡逻,如果设立临时“禁飞区”,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也要派遣战斗机在“禁飞区”空域内外进行巡逻。

在这里,美国军方的责任非常明确,那就是担任空中警戒巡逻和紧急情况的处置,其职责是保护“禁飞区”不被“入侵”,或是针对敌方飞机入侵或是对美国构成空中威胁的目标实施拦截和摧毁。对于国内的私人飞机而言,按照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能够完全划归美国军方的处置范围内。

2004年12月,美国国会曾经专门通过了一项决议,要求美军对美国政要的“空中行动区域”实施保护,并进行财政拨款。这其中暗含的意思就是让美军负责保护总统活动区域内的空中安全。美国军方以往只是负责保护“禁飞区”不受入侵,而这项决议却是让美军来驱赶误闯“禁飞区”的私人飞机或是航空器,以免对国内空中安全造成不良影响。这让美军难免感觉到有些不自在,因为军事力量的使用要从国家层面考虑,总统的安危完全可以由非现役的空军国民警卫队或是美国的后备役来负责。军方认为,让美军现役部队来做这些诸如“赶鸟”之类的活儿,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不过,按照传统,美国空军是要负责总统的空中行程的,并派遣战斗机对“空军一号”实施护航。但这仅仅是“护航”,是确保总统的行程安全,而不是全权待命负责总统活动区域周围的空中安全。美国军方认为,这种事情由后备役、国民警卫队等非现役部队来处理完全可以行得通,否则将会干扰美军的精力,但政府则倾向于让美国军方来保护“禁飞区”。之后,美国防部很不情愿地接受了此项“重任”。就此,美国防部按照要求,将保护“禁飞区”任务分配给了现役的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由非现役的空军国民警卫队配合实施。今后凡遇到这类空中紧急情况,都由上述两个部门来协同处理。可以说,是美军强买了“政府账”。而就在去年的8月,国内又发生了一起70岁老人驾驶私人飞机闯入“禁飞区”的事件,老人直至降落都浑然不知自己竟然被美国空军硕大的战斗机莫名其妙地跟踪和拦截,这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喜剧”。

相关热词搜索: 曼哈顿 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