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研究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研究

时间:2025-08-01 14:36:18 浏览次数:

【摘要】简要介绍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强化安全意识、转移事故风险、制定应急预案等方面,阐述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施工现场;风险管理;安全意识;措施

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仅会给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也会造成社会公众恐慌。目前建筑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了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两个部分,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由此也可以认为不安全的因素通常是影响工程质量的根源。这也使得我国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对建筑工程行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视。

近几年来,建筑安全问题频繁出现,如上海、成都两地的高层住宅楼倾斜,云南某机场施工项目现场“6·28”脚手架事故等等均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也对国家的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这都需要相关责任人引起重视,认真反思。除此之外,还有2010年在上海静安区发生的“11·15”大火更是引发了全国各界的震动及关注,同时这在我国建筑安全事故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其所造成的伤亡人员之多、财产损失之大、事故发生之惨烈等,极其发人深省。

这些事故的发生和结果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人们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其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一旦出现风险失控的状况,所造成的个人、集体甚至国家的损失都是极其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多人的生命安全。

2、建筑施工风险的形成原因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风险源分为两个主要的类型: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比如油漆、染料等化学物质和电焊用的氧气罐等高爆物列为第一种风险源;人的失误、机械故障和不良环境因素还有管理失误等一并划分为第二类风险源。从历年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可以看出,第二类风险源发生的事故远远高于第一类施工风险源,所以在这里重点想分析第二类风险源:

2.1人的失误

因为人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绷紧神经去做任何一件事情,而大多数时间都是随意的,而事故大多数就是发生在那不经意的一瞬间,在施工现场人的失误说的是人的行为不安全和管理不到位。人的行为不安全主要是指一时大意、疏忽,没有安全意识、过度劳累、不按规程施工等这些方面;管理不到位主要說的是管理工作者没有尽职尽责、对人和机械没有做到定期培训和检查等方面。

2.2物的故障

施工现场的建筑原材料、机械器具、施工用品和保护方法以及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可见的物品,这些可见的物品有可能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生意外故障,而这些意外故障有可能是由于设计本身的制造缺陷所形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磨损和缺乏保护检修等造成的。

2.3管理的疏忽

从工程开工之日起直到工程竣工这一整个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步骤或施工细节都可能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干扰,都有可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问题,这些干扰因素有施工操作方法,施工技术高低还有原材料的质量问题等。好的管理不仅能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等正常进行,还能激起基层作业人员的劳动热情和他们敬岗爱业的激情。

2.4不良环境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环境因素往往会给施工企业和个人带来损失,比如下雨会导致室外无法施工、边坡坍塌等一系列潜在的风险。而其他少发却会给工程带来更大损失的因素比如泥石流和地震等都会给建筑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问题。除此之外,建筑工人周边的生活区域环境安全,如吃饭、休息场地等安全会影响到工人的身体健康,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3.1对机械设备做好安全防护

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安全防护也很重要,许多事故都是由机械事故造成的,购买机械要到正规的厂家购买合格产品,每月对承重钢丝绳进行例行检修,若发现有断裂痕迹立马更换,施工机械有异响要停工检修后才继续工作。坚决淘汰已报废的机械设备。对购买的器具要严格登记在册,并记录在使用过程中机械所发生的故障情况,严格按照机械使用说明书使用机械,为大型用电机械设置专门的用电箱。

3.2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人为因素作为引发安全风险的重要根源之一,以高处坠落、触电在内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都或多或少因人而起,因此,消除不安全行为中的人为因素至关重要。这需要从强化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为切入点,然后有侧重、有步骤、有目标的完成。

首先,需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技能进行培训,尤其是部分的特殊工种,例如:电工、起重机操作员等,因为这些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关系到施工的完成情况,以及事故发生概率,因此,这类工种在进入岗位之前需要经过严格的认证,不仅仅是考核资格,更需要对从业人员的性格进行筛选,过于暴躁粗心不适于参加该类工作。

其次,不断完善设计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在开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因为安全风险对于建筑现场施工来说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各个阶段所需要注意和针对的安全危险源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施工时,和施工人员开展相对细致的技术交底工作,提高具体工作的安全意识,帮助其掌握一定的技术基础去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

再次,还需要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素质,切实提升管理层对安全工作的布局和执行,开展相应的阶段总结工作,对期间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归集,总结经验和教训,改进作业模式和现场操作规范,提高施工人员在现场的作业安全性,减少建筑施工安全的风险发生。

3.3安全教育培训

只有对所有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才是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施工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一线施工人员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有的小学没毕业就出来工作,对这类人员我们必须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工作,悉心教导让其熟悉一些事故高发的岗位和安全防护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结语:

建筑企业要强化内部管理,充分激发企业内部的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集中力量改善工程质量,提高施工安全系数,保障各方面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企业可以有序、稳固以及持续化的发展,在保障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铁龙.浅谈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2016,22(1):86-87.

[2] 马庆来.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措施[J].城市建筑,2016(11):39-40.

[3] 郄学普.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J].消防界(电子版),2016(1):71,73.

相关热词搜索: 施工现场 应对措施 风险 建筑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