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文范文公文范文

关于提升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企业效率的思考

2025-08-19人已围观

关于提升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企业效率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5)05-000-02

  摘 要 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在我国国防科技发展历程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积淀了厚重的企业文化和丰富的科研成果。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核工业发展进入转型和快速发展的时期,四〇四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本文利用SWOT分析,根据我国核工业发展特点,总结四〇四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及自身优势和不足基础上,对四〇四战略进行分析,指出提高企业效率的四种战略选择。

  关键词 核工业 SWOT分析 企业效率

  根据《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我国的和科技工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核集团要求把提升管理水平作为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孙勤,2010)。四〇四作为国内领先的核燃料生产、核设施退役、乏燃料处理企业,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提升企业效率将会成为公司实现快速高效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当前我国核工业企业发展的特点

  核工业创业近60年来,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核工业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扮演了重要的多元角色,展现出了显著的时代特征(闲云,2014)。核工业企业的发展也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1.以支撑国防军队建设为核心,加强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越发严峻,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始终威胁着我国的国土安全,支撑国防建设始终是核工业的核心使命。与此同时,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核工业的民用逐渐开始,1986年国家明确了核工业“军转民,以核电为主”的战略方针,秦山、大亚湾等一批核电站的建成标志着核工业成为改善能源结构推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我国的核工业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保持相对独立。核工业是具有明显的政治、军事和安全属性的战略性高科技产业,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因此各国的核工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封闭性。首先,从国家安全考虑,核科技是国家的绝对机密;其次,从产业链角度,核工业的地勘、采矿、加工、设备制造、发电、乏燃料处理、安全防护等环节都是由国内少数几个大型国有企业控制,上下游产业配套密切,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较小;再次,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考虑,核工业具有极强的放射性,一旦处置不当造成核污染将会给国民安全、环境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核工业市场很难放开,核工业企业的独立性和封闭性也由此产生。

  3.我国的核工业发展水平与核工业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核工业在建立完整的核工业体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核电实现了“四个自主”,即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和自主运营(王小军,陈炳德,2013),然而我们也因当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的核工业发展与核工业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四〇四的SWOT分析

  基于对我国核工业企业整体特征的分析,提升四〇四的企业效率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分析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通过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的分析和对比从而为进一步提出四〇四的企业效率提供依据和理论支撑。

  (一)四〇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四〇四的发展机遇:(1)从国际环境来看,在和平发展的主题下局部的政治冲突不断,核工业作为保障国家安全和持有核威慑力的产业基础受到普遍的关注,核工业的技术革新也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重要领域;(2)从国家战略来看,国家重点项目的落地与实施,将带来持续的发展动力;(3)从产业规划来看,国家重启核电战略,华龙一号等一批优质技术的出现将会推动国家核电产业的长期发展,核燃料、核设施退役、后处理的市场容量快速增大;(4)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国家“一带一路”的整体规划和甘肃省核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政策、资金方面的有利支持。

  四〇四发展面临的威胁:(1)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在各个行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凸显,四〇四也需要做好准备;(2)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构想,将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报告,这对发展绿色核工业和新型核工业的生产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工业的发函务必坚持与生态的和谐共进;(3)国家和集团公司对四〇四的要求在不断的提升,企业的发展需要紧随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4)四〇四的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搜集市场信息、引进高端人才等方面的工作。

  (二)四〇四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内部能力的优势:(1)国家重大专项任务、万吨级铀转化基地等新的项目逐步落地,为四〇四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能量;(2)军品生产、铀转化生产、乏燃料后处理、核设施退役四大主业板块稳定发展,有效保障了企业各项战略计划的顺利实施;(3)企业的科研生产能力有效提升,企业通过管理模式优化、业务重组、分配机制调整等措施加快了科研生产一体化的企业运作模式,有效的提升了企业的科研生产能力;(4)四〇四发展受到中核集团的持续关注和大力支持,能够在集团公司的平台上获取企业管理、生产调配、技术革新的经验。

  内部能力的不足:(1)创新能力有待提升;(2)人才队伍亟待加强;(3)信息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入;(4)企业整体效率还有提升空间。

  三、提升四〇四企业效率的思考

  (一)战略思考

  1.SO战略。SO战略就是依靠内部优势去抓住外部机会的战略。四〇四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体系最完整、集军民品生产科研为一体的特大型核工业生产科研基地,拥有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在核军工、后处理、铀转化、核设施退役与治理等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加之国家核电战略的重启动和重点项目落地,具有难得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外部条件,采用SO战略加快机制体制的调整,优化组织机构体系,提升企业效率,做大做强四〇四,实现百年四〇四的发展目标。

  2.WO战略。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改进内部弱点的战略。目前,四〇四在创新能力、人才队伍结构、信息化建设、企业整体效率等方面,与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对此,采用WO战略,借国家重点项目落地机会,充分利用外部优质的人才资源和先进管理经验,培育创新能力,培养核工业人才队伍,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整体效率,四〇四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ST战略。虽然四〇四拥有最完整的核燃料产业体系,在军品生产、铀转化生产、乏燃料后处理、核设施退役四大主业板块具有发展优势,另外获得国家和集团公司的强有力政策支持等优势。但公司在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等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外部竞争。对此,采取ST战略选择差异化竞争,作为核燃料企业,就应重点培育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突出优势,提高企业效率,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WT战略。WT战略就是减少内部弱点和避免外部威胁的战略。四〇四在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员工的思想观念还很落后,市场竞争也很激烈,我们采取WT战略,更新观念,规避风险,弥补劣势,用活机制,突出优势,发展特色,提升企业效率,为打造百年四〇四夯实发展基础。

  (二)具体对策

  1.深化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改革,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四〇四的整体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应当向扁平化和学习型组织靠拢,加强企业潜能的挖掘和开发,促进企业效益的提升。以某分公司为例,在新增三道工序生产线及生产任务成倍增长的情形下,分公司通过梳理生产组织机构,改变运行模式等办法,优化解决人员短缺问题。加强自上而下的生产组织,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增强公司整体的工作能力,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消耗,实现企业整体效率的提升。

  2.强化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统一思想实现突破发展。四〇四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了优良的企业文化和创新精神,应当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平台强化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统一思想,紧抓国家宏观政策和集团公司发展要求实现新的突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核电经济的复苏,四〇四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自身人力资源、资金配置条件优越,应当在核工业“走出去”战略和技术突破等方面大胆创新,实现突破。

  3.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深入激发企业内部潜力。提升企业效率最终便是要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发挥每一个单元的最大功用,从而促进公司整体效率的提升,目前四〇四人力资源管理在员工培训、员工激励、绩效考核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员工培训应当加强新入职员工在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中的对接培训,建立企业导师制度或衔接培训课程及轮岗实训,缩短新员工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提升工作创新的效率;激励创新应当继续深化行政职务与专业技术双轨制发展的模式,同时及时发现和推广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提升员工的创新热情。

  4.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信息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效率的科学途径和有效手段,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是必然选择,如如合同审核系统,速度大幅度提升(较之前节约一半时间);工作通知函能够通过系统及时了解各个处理环节及关闭点;通过引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及时监控现场生产状况,及时了解生产现场包括人力、设备、材料等资料的利用情况,可以有效降低生产运行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四〇四的信息化建设,不应该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项目,而是与公司调整改革协调同步的“系统互联”性工程。如nc系统人员岗位调配流程,可以将岗位定密审核、保健级别、劳保待遇、门禁卡权限审批建立在一个审批流等。

  参考文献:

  [1] 孙勤.突出主题 贯穿主线开创集团公司“十二五”改革发展新局面[J].中国核工业,2010(12):10-13.

  [2] 闲云.谈核工业发展的时代特征[J].中国核工业,2014(7).

  [3] 闲云.对我国核工业产业特性的思考[J].中国核工业,2014(3):5-5.

  [4] 王小军,陈炳德.对我国核工业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与思考[J].中国核工业,2013(12):50-52.

  [5] 晋风.以学生的姿态“走出去”[J].中国核工业,2014(9):1-1.

  [6] 闲云.对我国核工业战略目标缺失的思考[J].中国核工业,2014(2):5-5.

  相关热词搜索:

  公司企业

  四有

  效率

  提升

  思考


  2022/0520/54703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