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恋爱、夫妻关系类型与性取向分析

恋爱、夫妻关系类型与性取向分析

时间:2025-08-01 14:37:57 浏览次数:

【摘要】 性生活是保障婚姻家庭生活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婚后夫妻间性生活又与恋爱关系类型及夫妻关系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质型、青春型恋爱关系的不同种类及结果型、多角度型夫妻关系类型折射不同的性取向,了解这些性取向关系,便于有效管理夫妻间的亲密关系,使婚姻家庭更加稳定和谐。

【关键词】 恋爱类型; 夫妻关系类型; 性取向; 分析

1气质型恋爱关系类型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根据荣格性格差异理论及MBTI个性测验系统,心理学家荣格设计了一套性格差异理论,他相信性格差异同时会决定并限制一个人的判断。他把这种差异分为内向性/外向性,直觉性/感受性和思考型/感觉型。同时,他认为这些差异是与生俱来的,并且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相对固定。尔后,伊莎贝尔·迈尔斯(Isabel Myers)和凯瑟琳·布里格斯(Katharine Briggs)在荣格的心理学类型理论的基础上发明了一套个性测验MBTI。恋爱类型是面对亲密关系时的16种特别的个性风貌,这些独特的特质和偏好包括哲学家型(INFP,内向的、直觉的、感觉的、观察者)、作家型(INFJ,内向的、直觉的、感觉的、果断者)、记者型(ENFP,外向的、直觉的、感觉的、观察者)、教育家型(ENFJ,外向的、直觉的、感觉的、果断者)、学者型(INTP,内向的、直觉的、理性的、观察者)、专家型(INTJ,内向的、直觉的、理性的、观察者)、发明家型(ENTP,外向的、直觉的、理性的、观察者)、陆军元帅型(ENTJ,外向的、直觉的、理性的、观察者)、照顾者型(ISFJ,内向的、感受的、感觉的、果断者)、公务员型(ISTJ,内向的、感受的、理性的、果断者)、主人型(ESFJ,外向的、感受的、感觉的、果断者)、大男人型(ESTJ,外向的、感受的、理性的、果断者)、艺术家型(ISFP,内向的、感受的、感觉的、观察者)、冒险家型(ISTP,内向的、感受的、理性的、观察者)、表演者型(ESFP,外向的、感受的、感觉的、观察者)及挑战者型(ESTP,外向的、感受的、理性的、观察者)。这16种恋爱类型又可以分为4种气质类型,包括意义追求者、知识追求者、安全追求者及刺激追求者。不同的气质类型决定着不同的恋爱关系,更决定着双方的性取向。

1.1意义追求者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属于意义追求者的恋爱类型包括哲学家型、作家型、记者型及教育家型。此组恋爱气质包含所有拥有N(直觉型)和F(感觉型)的恋爱类型,其看重亲密的行为、个人的成长、意义的追寻和感情关系中的想像力。他们认为“爱情是最完美的所在,安静、平和与善良”;“爱情在我的脑中、心上和灵魂里”;“爱情是神秘的、有启发的和有趣味的”;“爱情是被你所爱的人占满”等。因为恋爱双方中充满了直觉和感觉,没有功利和目的,以及身心双吸引、神秘、趣味、安静平和及善良,所以,性取向是双方同时产生的,并取得身心愉悦的效果。但爱情至上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在性取向上还会有另一种表现,即追求完美,当追求完美遭遇生活琐事时,很可能产生失望、失落感,表现在性取向上就是会导致外遇——对恋爱对象的失望,在第三者身上寻求慰藉[1]。

1.2知识追求者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知识追求者包括学者型、专家型、发明家型及陆军元帅型恋爱类型,此组恋爱气质包含所有拥有N(直觉型)和T(理性型)的恋爱类型,其看重逻辑、喜好辩论、聪明、有才能,并且能在感情关系中不断成长。他们认为“爱情不过是另一个灵光乍现”;“爱情可以被分析并改进得更完美”;“首先我在脑海中发明爱情”;“爱情可以因力量、影响和成就而加强”。更多的理性可以使得双方共同成长,一定的直觉又掺杂了感性的因素,故恋爱双方的性取向是细水长流型的,因为共同成长和不断改进,双方不容易因为熟悉、无趣而产生倦怠感,即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产生“右手握左手、一方对另一方失去兴趣的情景,因此在性取向上发生移情别恋的概率要小[2]。

1.3安全追求者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安全追求者的恋爱气质包含所有拥有感受型和果断型的恋爱类型,即照顾者型、公务员型、主人型及大男人型,其看重传统、忠贞、安全感,并且在他们的感情关系中有所计划。他们认为“爱情是一个值得为它牺牲的目标”;“爱情是建立在义务和责任上的”;“爱情建立在服务他人之上”;“爱情是建立在坚固的家庭价值、传统和忠贞上的”。由于充满着责任、义务,秉承传统与安全,所以,这样的恋爱关系走进婚姻的可能性极大,且婚姻破裂的可能性极小。但靠牺牲、服务建立起来的关系,靠义务责任维持的关系,双方间的性取向容易出现倦怠,留下“人生若只若初相识”的遗憾,进而产生移情别恋。

1.4刺激追求者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刺激追求者的恋爱气质包含所有拥有S(感受型)和P(观察型)的恋爱类型,即艺术家型(ISFP)、冒险家型(ISTP)、表演者型(ESFP)及挑战者型(ESTP)。刺激追求者看重娱乐、刺激、冒险和感情关系中的随意。他们认为“爱情是温柔的、自然的和奉献的”;“爱情是一连串的动作”;“爱情是享受和陶醉在此刻的狂热中”;“爱情应该是经常充满刺激及能激发人的”。由于充满着刺激、冒险、奉献、狂热,双方关系中性占了很大的成分,但激情来的快退却得也快,或者一方抓不住另一方的缰绳,或者双方向着不同的方向奔跑,总之,留下的永远是回味与无奈[3]。

2青春型恋爱类型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爱情是人生内容的重要部分,但不是人生的全部,它应该服从于事业,促进事业的发展。爱情不是树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弹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爱不仅是得到,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和奉献。但现实中并不是每个青年都能够正确理解和处理爱情关系,因而产生了各种恋爱观及其孪生的恋爱类型,这些形态各异的恋爱类型又决定了当事人的性取向。

2.1心理安慰型恋爱类型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处于青春期的青年,常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和孤独,这种惆怅和孤独来自于生理心理的变化,如果周围环境、所有的社会支持系统及亲情支持系统能够理解关爱处于青春期年龄阶段的青年,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则能够使他们健康成长。如果处于青春期的青年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则他们缓解惆怅与孤独的最常用方式就是以恋爱的方式向异性伸出求助之手,以寻找心理慰藉,排除内心的孤独。这种类型的恋爱关系,因为随意性大,目的性强,或者性取向不明显,或者表现为不负责任的生理满足,后者对当事人双方都可能带来痛苦隐患。

2.2友情型恋爱类型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中学同学或同乡或朋友的青年,有可能在原有的感情基础上自然发展恋爱关系;也有可能感情上缺乏共鸣,尽管一方有些美意,但最终难以发展为爱情。能够成为恋人的,关系发展稳定,成功率也较高。这种恋爱关系基本上能处理爱情或友情与学习、工作的关系,当事人双方性取向理性而水到渠成,使人身心愉悦。

2.3理想型恋爱类型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这类青年往往缺乏冷静思考,对爱情充满理想色彩,一旦认定某个异性与自己理想中的偶像吻合,就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并甘愿为之牺牲一切。这类青年把爱情理想化,感情比较脆弱。如果是女性盲目崇拜男性,双方较容易发生性关系,且性取向以一方无条件服从为特征,一旦双方感情遭受挫折,常常会令乐于奉献一方痛苦异常,有时易导致心理障碍[4]。

2.4志趣型恋爱类型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恋爱双方追求价值观的一致,更加注重交往过程中的感情融洽、志趣相投,关注彼此事业的成功。由于既注重物质(事业)也注重精神感受,故恋爱双方能够在交往过程中互相尊重,行为得体,感情热烈而举止文明。由于注视思想上的沟通,追求和谐的精神生活和事业成功,恋爱双方一般能较好地处理好感情、学业、事业的关系,性取向理性而和谐。

2.5功利型恋爱类型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这是一种非常势利的实用主义恋爱类型。恋爱中的一方或双方首先看重的是对方的物质条件,如对方的家庭背景关系、经济实力、所处城市对自身就业的优势等。这类青年往往基于利益关系而谈恋爱,在此之前已把对方算计得一清二楚,把爱情当作谋取功利的手段,没有真实的爱情可言。恋爱中的功利一方或者为了达到目的而保持洁身自好、避免发生性关系,或者为了达到目的而献身、趋向于发生性关系,或者也可能被利用一方以己方优越条件为诱饵而诱惑另一方……总之,双方的性取向是为了某种功利性的目的,或是在某种功利性驱使下实施,既无愉悦也无幸福可言,有的只是达到目的后的胜利心态。其结果,势必给另一方带来痛苦[5]。

2.6情欲型恋爱类型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青春期性本能的性冲动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由于现代社会获得信息的便利及各种传媒有关性爱描写的场景无处不在,削弱了青年的控制力,而影视文学作品中有关性爱的描写往往是作为一种文学表达,缺少必要的正确引导,反而成为青年进行模范尝试、追求性刺激的模板,造成一些青年的恋爱以满足性欲望为目的,有的则在这个方向上逐渐发展为逢场作戏、玩弄异性的恋爱模式。这种追求感官上的刺激满足、忽视或无视爱情内涵中应有的伦理因素的恋爱关系,对当事人双方都是一种伤害,尤其对女性伤害更重。这种不健康的恋爱类型追求单纯的感官满足性生活,其谈不上高雅,更达不到身心愉悦。

3结果型夫妻关系类型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夫妻关系从肉体直至生活和社会的意义上看,都可说是人性和私人性质的关系,因此很难从表面理解其真实面貌,所以将夫妻关系分类对于理解其性取向是有益的。结果型夫妻关系就是从婚姻的现实结果、生活状态中来考察夫妻关系,进而分析不同结果类型的性取向。

3.1亲密型夫妻关系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夫妻间相处虽有不同原因,但都非常亲密,不易分离。亲密的表现形式多样,有男欢女爱亲密型、相敬如宾亲密型、甜似胶漆亲密型、如父如女亲密型、比翼双飞亲密型、惺惺相惜亲密型及情深似海亲密型。其中,男欢女爱亲密型更看重肉体的亲密接触,认为肉欲是爱情的更直接具体表现,因此易发生以“淫欲”为基础的爱情。相敬如宾亲密型是以“成熟”为基础的爱情,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因而相处时较少争执,稳重成熟的态度也更容易带来和谐的夫妻关系。甜似胶漆亲密型是以感情“互相依赖”为基础的爱情。最常见的甜蜜如胶似漆类型是父女亲密型,即男较年长,可靠稳重,女较年轻,依赖撒娇,爱情中照顾的成分较多。比翼双飞亲密型是建立在个性理想相同并相互配合基础上,这种以理想目标为基础的爱情在遭遇挫折时,彼此能同心协力克服,在性取向上也容易沟通达成和谐。惺惺相惜亲密型的男女双方可能有着同样的生活经历及体验,或者怀才不遇,或者经历过贫穷,或者历经奋斗终不能成功,相同的情感经历容易使夫妻双方彼此互相体谅,惺惺相惜,在此基础上携手共进,努力奋斗。情深似海亲密型的夫妻双方是由多年的朋友发展成夫妻的,深厚的友情经过岁月的历炼,彼此互相珍惜,这份爱情能耐得起岁月的考验。亲密型的爱情,依恋于曾经的恩情、爱恋、亲情、友情,心底对对方留有较美好甜蜜的感觉,这种缘分会留在彼此的意识或潜意识里。因此,其性生活源自于愿望、身心愉悦最终保持和谐稳定。

3.2怨偶型夫妻关系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怨偶型夫妻两人相处,或以冷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以不断争吵、肉体伤害等的方式表现出来,其中夫妻一方杀害另一方的惨案也会发生。怨偶型夫妻结怨的因素有共同生活过程中分歧无效沟通所产生的积怨;夫妻中一方极度耗用另一方的善待,一点也不考虑给付出方带来的伤害;因观点、生活习惯不一致带来的争吵而破坏生命的和谐;一方不管另一方的死活而遗弃对方之怨;虽相敬如宾但冷若冰霜,貌合神离式的冷漠。还有的夫妻双方比学历、赚钱、家世、地位、能力等,彼此互不服输,好胜心的作用下,生活如战争。也有的夫妻一方脾气古怪,难以相处,另一方只好忍气吞声。有时,夫妻一方没有外遇,只因家庭束缚或压力大而离家出走,客观上造成了逃避责任,给配偶带来怨恨。当夫妻一方以残酷狠毒的手段迫害另一方,被虐者的痛苦将深刻记录于意识和潜意识,总会在未来生活中寻找机会报仇,以牙还牙,也让对方体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感受,心理方觉平衡。毫无疑问,怨偶型夫妻间可能存在着性生活,但性生活未必和谐幸福长久。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怨偶型夫妻如争吵怨偶型夫妻、不服输怨偶型夫妻间,性生活可能如平常夫妻态,他们的婚姻可能保持一生,性生活也还算和谐,这种状况在东方夫妻中较常见。

3.3鸟巢型夫妻关系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鸟巢型夫妻关系有如鸟巢,两人关系只是暂时的,并不稳定,随时有分离的可能。鸟巢型夫妻有双方都没成就、受社会忽略因同病相怜而暂时在一起的;有一夜情的;有 “外遇”性质的;有一方生命所剩无多,另一方觊觎财产屈就称臣的;有夫妻常年分居两地,聚少离多的;有借腹生子的;有因某些因缘而萍水相逢相聚在一起(如一起旅游、出差等),相聚时彼此有感情,结束后便分开各奔东西的。鸟巢型夫妻由于聚合的主客观因素、原因目的驱使,使得他们或者单纯为性而聚,或者有小别胜新婚的激情(如两地分居),但终究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结束是最终的结果。

3.4平顺型夫妻关系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平顺型夫妻关系表现为:两人关系除了感情,通常还有其它因素的保障,如事业、家族、生活背景等,所以还算平顺。促成夫妻关系平顺的原因有事业成功、共同理想、门当户对、共同成长及媒妁之言等。其中,事业成功平顺型夫妻,事业成功构成夯实的家庭基础,建立在此物质基础上的爱情也因此稳固,较好的生活享受带来额外的愉悦满足。共同理想平顺型夫妻,往往是始于求学时期,基于共同理想而自然组成家庭,因为有共同理想,因此夫妻感情中也掺杂了友情的成分,使夫妻感情更加牢固、彼此更加欣赏,生活也较平顺。门当户对平顺型夫妻,因在事业、个性、家世、学历、地位等门当户对,婚姻得双方家族同意,因此彼此不会因差距太多而有冲突,感情自然平顺。共同成长平顺型,建立在诸多相同的背景环境(如邻居、青梅竹马、共同求学、相同工作环境等)上的感情结合,因相互理解而稳固了彼此的感情,生活中也因彼此有很多相同经验可以分享,因而更容易一起渡过挫折,共同成长。媒妁之言平顺型,经由相亲方式,彼此也能认同,进而共组家庭,彼此因需要安定,所以感情也相当平顺。平顺型夫妻关系因为物质生活富裕、事业稳定、相互理解、共同的追求等因素而变数较少,平顺带来了家庭的祥和、温饱,夫妻间性生活质量高,愉悦程度会长久维持。

4多角度型夫妻关系类型对性取向的影响

夫妻关系的影响因子既有婚姻的动机、目的,也有共同生活的方法、夫妻生活继续的方式等因素,因此很难从表面理解其真实面貌,多角度考察夫妻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有助于正确了解夫妻关系类型对性取向的影响。

4.1爱情型夫妻关系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爱情型夫妻关系包括美貌与性吸引型及人格型夫妻两种类型。其中,美貌与性吸引而导致的结合夫妻类型,存在潜在的风险,如果婚姻不能过渡到以双方人格相似性为基础的爱情,当美貌及性魅力逐渐减退时,婚姻便会出现危机。人格型夫妻是以人格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为基础而结合的婚姻,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一般能使婚姻平稳而幸福。爱情型的夫妻性取向,或者快速热情奔放后快速消退,从此很勉强;或者如君子兰绽放,初时恬淡,随着时间的烘烤,味道越来越浓烈,香气越来越持久,不会发生强烈入眼的效果,也不容易快速淡忘,她总是在那里以淡雅持久之香气吸引你流连忘返、欲罢不能。

4.2功利型夫妻关系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功利型夫妻关系顾名思义是以功利为目的的婚姻关系,这种功利包括出身、学历、财产、社会关系等的影响驱动,而爱情在婚姻中的位置则很微弱,当婚姻双方各自对婚姻预期感到满足并且对家庭的付出也能接受时,婚姻保持平稳;当婚姻中的一方感到自身的婚姻预期没有达到或者预期的获得付出代价过高,婚姻便会危机四伏。此外,功利型夫妻关系中的爱情色彩淡泊,在婚外情中获得爱情享受的概率相对要高,而婚外情会进一步打破这种“婚姻收益与成本”的平衡,使得婚姻关系破裂的风险加大。因此,功利型夫妻关系间的性生活是建立在“双方收益与成本基本平衡”的基础之上的,完全由外界的非情感因素来决定,其中的不确定因素过高,和谐持久与否也难以料定[6]。

4.3平等合作与分工型夫妻关系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平等合作与分工型夫妻关系或者是双方平等分担家务或者是双方各取所长料理家政。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夫妻双方均进入自己的角色,又对对方有相应期待,彼此都认识双方在家庭中的价值,有较强责任感,家庭生活较为和谐、稳定。相应的,夫妻间性生活也较为平顺稳定。即便有一方(多为男方)有婚外情,在另一方不知晓的情况下,也未必能影响夫妻间的情感及性生活。如果第三者知趣,婚外情并不会对此类夫妻关系及性生活有什么影响。

4.4建设型夫妻关系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建设型夫妻,因有共同的生活目标(创家立业、教育子女等),故双方能围绕这些目标密切合作,勤勤恳恳地生活和工作。持续不断的目标及追求,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勤奋肯干,能抑制家庭消费。建设型夫妻在共同努力中感受生活的意义,使婚姻维持与发展。这些方面都有助于保持和谐专一的性取向。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精神生活不够丰富,当达到目标后,一方可能变得满足继而懒散,导致出现裂痕,随之而来的是性的排斥。

4.5懒惰型夫妻关系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这种类型的夫妻,迅速对婚姻失去热情。他们不能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愿进行新的尝试,只希望按老样子生活。没有紧张、冲突,也没有乐趣,缺乏享受和乐趣会对婚姻有涣散作用,随之而来的是性生活的无趣和淡漠。但这种夫妻关系的一个优点是,性生活质量如何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他们或许根本懒得在乎性生活质量的高低。

4.6失望型夫妻关系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失望型夫妻有着建立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初期对婚姻的经营也非常努力,由于对婚姻的期待过高、过于急躁,对另一方的期望过于理想化,忽略了顺其自然的客观规律,有时往往事与愿违。生活中总是存在着诸多的不如意,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有时这种反差是人为造成的)带来巨大的失望,导致激情急转直下,很快进入对另一半及婚姻的厌倦。这种对婚姻有很高的期待也表现在性生活方面,初始由于激情及神秘感的作祟,他们可能还对性生活较满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潜在的欲望转变成对对方过高的期待,当现实将公主、王子梦想打碎时,剩下的则是极度的不满意,进而缺憾,进而失望,进而转向寻求婚外情。当婚外情又不能满足自己的理想及梦想时,又感到厌倦,又寻求新的婚外情关系……如此循环反复,最终在理想破灭中停止幻想,开始转而重新对夫妻另一方进行期待,如果另一方此时能够配合,努力提高自己的现实向另一半理想靠近,或许性生活会从此向好的方向转化[7]。

4.7一体型夫妻关系及其对性取向的影响

一体型夫妻关系一般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共同生活,夫妻双方对婚姻有很高的期待,难能可贵的是这种较高的期待由于夫妻双方注重生活中的相互体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实现了物质精神两方面的美满。一体型夫妻关系由于较为关注对方、关注婚姻生活,有时与外界沟通较少,容易形成较为封闭的生活状态,如一方离去,另一方寂寞难忍。因为封闭,因为彼此适应融为一体,反而少了比较,相对增加了对另一半的满意度。少了非分的想法、少了比较的诱惑,在彼此融合的基础上保持的夫妻性生活,一如婚姻一样稳定、和谐、心心相印。正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默契也是和谐美满性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田聚群.心理依赖与性幻想依赖.中国性科学, 2012,21(9):83-88.

[2]俞水.写给大学新生:如何修好爱情这门人生大课.中国教育报, 2010-11-23.

[3]百度文库.当代大学生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http:///p-198102036882.html.

[4]宋著立,黎艳,曾学毛,等.90后大学生性观念的特点与反思.中国性科学, 2012,21(10):72-74.

[5]何姗姗.恋爱中大学生首次性行为强迫的特点.中国性科学,2012,21(12):63-68.

[6]孙铨.同在屋檐下:夫妻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7]贾茹,吴任钢.不同类型婚姻冲突解决方式对婚姻的影响.中国性科学,2012,21(5):49-53.

相关热词搜索: 夫妻关系 性取向 恋爱 类型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