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鹤山市18种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及VC含量研究

鹤山市18种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及VC含量研究

时间:2025-08-02 16:08:13 浏览次数:

zoޛ)j馝|T%BPN]4m5Nt4i--N{^(~x^+kך⵩*ށZnWǝq޲
+ru^hy^~*ئxbhnjبZ֫vx^jwgh[ڶ&yiaybnWiʇz֛0znjםjZ0^q{h+Zay(}֬r..+yy܆'正uz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的18种蔬菜均采摘于鹤山市几个主要蔬菜生产镇的大型生产基地(共和镇、双合镇和宅梧镇)。样品随机采集,每份样品2 kg。各种材料均在采集后1~2 h内测定,研究工作于2016年10—11月进行[11]。

1.2 仪器设备

UH53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HH-4型数显恒温水浴锅,高速组织捣碎机,CP224C型电子天平(感量0.000 1 g),JA5003N型分析天平(感量0.001 g),CP512型电子天平(感量0.01 g)。

1.3 试剂

硝酸钾、亚硝酸钠为优级纯试剂,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一级超纯水。

1.4 测定方法

1.4.1 硝酸盐的测定。取上述不同试验材料用自来水洗净,再用超纯水冲洗2次,并用吸水纸吸干表面附着的水,然后四分法筛选,称取约10 g样品放入高速组织捣碎机中,捣碎制成匀浆后,加超纯水定容至100 mL,在45 ℃恒温水浴中浸提1 h,取出过滤(如含色素需脱色),待冷却至室温后,吸取一定量的提取液,按照国家标准《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测定》(GB/T 15401—1994)中规定的方法测定硝酸盐含量[12],每份样品重复3次。文中引用结果为多次测定的平均值。

1.4.2 亚硝酸盐的测定。利用上述硝酸盐提取液,同样采用国家标准《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测定》(GB/T 15401—1994)中规定的方法测定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12],每份样品重复测定3次。文中引用结果为多次测定的平均值。

1.4.3 VC的测定。取上述已清洗干净待测样品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部分10 g,加少量2%盐酸,在高速组织捣碎机中制成匀浆,移入100 mL容量瓶中,以1%草酸定容到刻度,摇匀后再用脱脂棉过滤,取10 mL滤液,用标定的2,6-二氯靛酚溶液滴定测定VC含量。同时做空白试验,即采用国家标准《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测定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GB/T 6195—1986)中规定的方法测定VC含量[13]。

2 结果与分析

2.1 硝酸盐含量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蔬菜品种及不同生长部位的硝酸盐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如菜心、小白菜和通心菜的叶硝酸盐含量平均为1 160.09 mg/kg FW,茎硝酸盐含量平均为1 860.91 mg/kg FW,根硝酸盐含量平均为3 582.45 mg/kg FW。由此可以推断,在蔬菜的各个器官中,硝酸盐含量一般是根>茎叶>果实。

18种蔬菜硝酸盐含量平均为1 280.35 mg/kg FW,叶菜类平均为1 553.19 mg/kg FW,瓜类平均为124.04 mg/kg FW,豆荚类平均为34.45 mg/kg FW,根茎类平均为750.20 mg/kg FW,果实类平均为13.87 mg/kg FW;叶菜类是根茎类的2.07倍,根茎类是瓜类的6.05倍,瓜类是豆荚类的3.60倍,豆荚类是果实类的2.48倍。其中,菜心中根的硝酸盐含量最高,达到4 678.30 mg/kg FW;其后依次是通心菜的根、芥菜的叶、通心菜的茎、茼蒿的叶、小白菜的根、菜心的叶柄、油荬菜的叶、小白菜的叶柄、通心菜的叶、菜心的叶、芥蓝的叶、番薯的叶、小白菜的叶、生菜的叶、萝卜的果实、茄子的果实、丝瓜的果实、节瓜的果实、四季豆的果实、豆角的果实、黄瓜的果实、芋的果实,莲藕茎的硝酸盐含量最低,仅为11.68 mg/kg FW。硝酸盐含量最高值(4 678.30 mg/kg FW)约为最低值(11.68 mg/kg FW)的400.54倍。由此可以推断出,不同类型蔬菜吸收、累积硝酸盐的能力也不同,一般是叶菜类>根茎类>瓜类>豆荚类>果实类。其中,叶菜类的硝酸盐含量平均值是瓜果类的21倍,二者之间相差较大,可见叶菜类属于硝酸盐富集型蔬菜,而瓜果类属于硝酸盐含量较低型蔬菜。

2.2 亚硝酸盐含量

不同种蔬菜间亚硝酸盐的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18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0.39 mg/kg FW,叶菜类平均为0.46 mg/kg FW,瓜类平均为0.47 mg/kg FW,豆荚类平均为0.09 mg/kg FW,根茎类平均为0.03 mg/kg FW,果实类平均为0.005 mg/kg FW。番薯的叶中亚硝酸盐含量最高,达到2.28 mg/kg FW,其后依次为茄子的果实、通心菜的根、通心菜的茎、通心菜的叶、丝瓜的果实、菜心的根、生菜的叶、菜心的叶柄、油荬菜的叶、芥菜的叶、小白菜的根、小白菜的葉柄、节瓜的果实、四季豆的果实、豆角的果实、小白菜的叶、茼蒿的叶和萝卜的果实、芥蓝的叶、菜心的叶和莲藕的茎。黄瓜的果实和芋的果实没有检出。由此可以推断出,不同类型蔬菜吸收、累积亚硝酸盐的能力也不同,一般是瓜类>叶菜类>豆荚类>根茎类>果实类。其中,瓜果类和叶菜类的亚硝酸盐含量平均值都是0.46 mg/kg FW左右,二者之间没有很大区别,可见普遍的叶菜类和瓜果类都属于亚硝酸盐含量较低型蔬菜。

2.3 VC含量

18种蔬菜VC含量平均值为21.38 mg/100 g FW。叶菜类平均为34.66 mg/100 g FW,瓜类平均为8.14 mg/100 g FW,豆荚类平均8.80 mg/100 g FW,根茎类平均7.48 mg/100 g FW,果实类平均为8.33 mg/100 g FW;叶菜类分别是瓜果类的4.26倍,豆荚类的3.94倍,根茎类的4.63倍。芥蓝的叶中VC含量最高,达77.23 mg/100 g FW;菜心和小白菜叶中VC含量也很高,分别为73.52、68.15 mg/100 g FW,均高于50 mg/100 g FW,为高VC含量蔬菜。芥菜叶中VC含量也较高,其余含量一般或较低,通心菜的根含量最低,仅2.45 mg/100 g FW,VC含量最高是最低的30倍以上。由此可以推断出,不同类型蔬菜吸收、累积VC的能力也不同,VC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一般是叶菜类>豆荚类>果实类>瓜类>根茎类。其中,叶菜类的VC含量平均值是瓜果类的4.26倍,二者之间相差也不少,可见叶菜类属于VC富集型蔬菜,而瓜果类属于VC含量较低型蔬菜。

3 结论与讨论

1907年Richardson首先发现蔬菜中含有硝酸盐。1943年Wilson又指出蔬菜中的硝酸盐可以还原成亚硝酸盐[6],人体摄入的硝酸盐80%以上来自蔬菜[6]。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不是人体所必需,摄入量过多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进入人体的硝酸盐,其本身毒性不大,但在人体内经细菌的作用可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亚硝酸盐在酸性环境(如胃中)以仲胺、叔胺、酰胺及氨基酸存在时,可形成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N-亚硝基化合物,进而诱发消化系统癌变,还有引起遗传变异和胎儿畸形的潜在危险。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5年规定的硝酸盐日允许摄入量计算,我国很多蔬菜特别是叶菜类蔬菜硝酸盐污染已相当严重,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并不亚于蔬菜上残留的各种有毒有害农药。

蔬菜中的硝酸盐与亚硝酸盐主要存在于液泡里,而硝酸还原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这种异位性是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植物体内累积的原因之一。硝酸盐在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差异性(不均匀性),不能只用硝酸还原酶来解释。不少学者还认为植物体内硝酸盐累积是一种奢侈消耗,植物在氮素过剩时可过多吸收,并储存起来,以便在氮素供应不足时维持正常生长。决定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累积的内部因子有蔬菜种类、品种、部位及生长发育阶段等,影响硝酸盐、亚硝酸盐累积的外部因子包括土壤肥力、光照、温度、水分等。关于蔬菜累积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机理有待深入研究[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73年规定的硝酸盐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值为3.6 mg/kg。再按中国人的平均体质量60 kg计,则日允许量为216 mg/kg,若以人均日食菜量0.5 kg FW计,则蔬菜的硝酸盐允许量为432 mg/kg,蔬菜经过盐渍、煮熟后硝酸盐含量分别减少45%、60%~70%,依次折算,则其限量可分别扩大为785、1 080~1 440 mg/kg,而人体中毒的硝酸盐浓度限量为3 099 mg/kg[8],故将3 099 mg/kg定为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最高限量。按我国制定的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14],叶菜类、根茎类和瓜果类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最大值分别为3 000、1 200、600 mg/kg,亚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为≤4.0 mg/kg(以NaNO2计)。低于这一标准,食用不会影响人体健康。VC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都是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形成的很好阻断剂。有研究表明,VC与亚硝酸盐的摩尔比为2∶1时,阻断率为100%[14],故VC具有抗癌作用,并能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因此,评价蔬菜的优劣,应对其营养成分和有害成分进行综合分析。

参考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分级评价标准[8]和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11],同时参考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研究进展[15],考虑到各种蔬菜VC的含量,对这18种蔬菜的硝酸盐食用安全评价如下:

莲藕的茎,芋、黄瓜、豆角、四季豆、节瓜、丝瓜、茄子和萝卜的果实,生菜叶的硝酸盐含量低于785 mg/kg FW,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属于一级食用安全水平的蔬菜,可以放心食用,甚至允许生食,但VC的含量均较低。小白菜、番薯、芥蓝、菜心和通心菜的叶的硝酸盐含量高于785 mg/kg FW而低于1 440 mg/kg FW,属于中度污染水平,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属于二级食用安全水平蔬菜范围,不宜生食,煮熟或盐渍均可安全食用。其中,小白菜、芥蓝、菜心的叶的VC含量均高于50 mg/100 g FW,食用这几种蔬菜时,可以同时有效抑制人体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摄入;其余蔬菜的VC的含量均较低。小白菜的叶柄和根,菜心的叶柄,通心菜的茎,油荬菜、茼蒿和芥菜的叶的硝酸盐含量高于1 440 mg/kg FW而低于3 099 mg/kg FW,属于重度污染水平,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我国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属于三级食用安全水平蔬菜范围,不可生食和盐渍,允许熟食,但限量食用。其中,芥菜叶中VC含量也接近50 mg/100 g FW,大量食用时也可有效抑制人体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摄入,其余都较低。通心菜和菜心根的硝酸盐含量高于3 099 mg/kg FW,而且VC含量都较低,属于严重污染水平;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我国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属于四级食用安全水平蔬菜范围,不宜食用,如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风险。

4 参考文献

[1] 武志杰.化学肥料与生物圈[J].农业环境保护,1994,13(6):279-282.

[2] 阮云泽,唐树海.蔬菜累积硝酸盐的机理及其调控措施研究进展[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3,9(4):14-18.

[3] 杨惠芬,王淮洲.蔬菜中硝酸盐及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J].卫生研究,1989,18(3):45-47.

[4] 潘杰,陆文龙.天津市郊蔬菜污染状况及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7(4):21-22.

[5] 邱贺媛,曾宪锋.广东产苋科6种野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及VC的含量[J].食品科学,2004(11):250-251.

[6] 任祖淦,邱孝渲,蔡元呈,等.化学氮肥對蔬菜累积硝酸盐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7,3(1):81-84.

[7] 曾宪锋,邱贺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荠菜基生叶硝酸盐及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J].植物学通报,1994,11(增刊1):42-43.

[8] 周泽义,胡长敏,王敏健,等.中国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因素及控制研究[J].环境科学进展,1998,7(5):1-12.

[9] 王晶.蔬菜中NO3- 的危害和标准管理[J].中国蔬菜,2003(2):1-3.

[10] 李国富,李琰,白卫东.鹤山市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及VC的含量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0,26(3):316-319.

[11] MIRVISH S S,WALLCAVE L,EAGEN M,et al.Ascorbate- nitrite pos-sible means of blocking the formation of carcinogenic N-nitroso.comp-ounds[J].Science,1972,177(4043):65-68.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测定:GB/T15401-9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测定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GB/T 6195-198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T 18406.1-200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15] 吴晖,刘冬梅,余以刚,等.泡菜中亚硝酸盐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07(7):15-18.

相关热词搜索: 鹤山市 硝酸盐 亚硝酸盐 含量 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