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脑出血患者107例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脑出血患者107例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时间:2025-08-02 12:55:31 浏览次数:

关键词 脑出血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294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发病率的增高,脑出血的发病率逐步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脑出血一旦发生,其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因此,临床上除及时诊断和抢救治疗外,努力提高护理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临床资料

2001~2010年收治脑出血患者107例,男77例,女30例,年龄39~81岁,均经CT确诊。出血量7~81ml。经治疗治愈22例,好转43例,死亡19例,自动出院23例。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脑出血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是脑出血患者护理至关重要的环节。

意识的观察:意识的改变是反映病情轻重最可靠的指标之一,昏迷是意识障碍的最严重表现,是病情危重的信号。护士可通过观察患者的言语反映,可呼唤患者名字,词句性谈话等了解其应答对话情况,可观察患者有无自动要求,如饮水、大小便、诉不适等,观察其对疼痛的刺激反映如针刺、压眶等,观察咳嗽、吞咽、睫毛角膜反射情况,以了解意识障碍的深度。

瞳孔观察:①双侧瞳孔极度缩小,提示脑干的脑桥段损伤。②双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打、固定、提示有颅内压增高脑疝发生须紧急抢救。③双侧瞳孔大小多变,患者深度昏迷状、高热、则提示脑干的中脑损伤。

烦躁不安及肢体活动的观察:烦躁不安及肢体活动与否是值得注意的现象,脑出血患者躁动不安应排除体位不适、膀胱膨胀等原因。如患者原是昏迷,而后出现躁动不安,病情可向好的方向发展;若患者由清醒转入躁动不安,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应警惕颅内继续出血的可能。一侧肢体由正常-不全偏瘫。同时肌张力增高、腱放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这是脑组织椎体受损的主要体征,说明出血量在增加,病情在加重。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清醒患者或由昏迷转为清醒后,因偏瘫或失语,患者常有急躁不安和恐惧害怕的心理,家属或患者常误认为患了脑出血,不是死亡就是瘫痪,因而悲观失望情绪十分严重。护士应耐心解说,以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悲观等情绪,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一般护理:①急性期就近抢救,不宜搬动以免加重出血,应绝对卧床休息,可抬高头部15°~30°,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并可迅速静脉推20%甘露醇250ml,或50%葡萄糖60ml,同时给以氧疗法以提高动脉血的氧含量,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避免脑疝的发生。②早期意识障碍后禁食1~2天,以免呕吐物饭流入气管导致窒息,3天后如神志仍不清楚,无呕吐及出血者,可鼻饲流汁以保营养。③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患者采取侧卧位或偏向一侧,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有痰液时及时吸出,如伴有喉肌松弛,舌根后坠,应及时在口腔内放置口咽通气管用拉舌钳向外拉,或进行气管插管,以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如痰液黏稠时,可作气管切开,预防呼吸道感染,防止呕吐物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吸痰动作要轻,防止损坏黏膜,注意吸痰用物的消毒,气管切开者的吸痰操作,应严格无菌操作,病室每天用高效消毒剂拖地2次。④高热患者给以冰袋、冰枕等物理降温,注意降温速度不宜过快,以每小时降低1℃左右为宜,冷敷部位定时更换,并观察皮肤有无冻伤发生,采用降温措施30分钟后,密切观察降温效果。⑤躁动者应防止坠床,要给以床档保护。⑥重患者应加强基础护理,定时轻轻更换体位,注意皮肤干燥清洁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⑦留置导尿者,每4小时放1次,并定期用1:1500过锰酸钾或1:1200呋喃西林冲洗膀胱,预防泌尿系感染。⑧清醒患者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可用开塞露等防止用力引起颅内压增高。

康复护理:为使患者瘫痪肢体早日康复,在发病后48小时即可进行康复护理,对四肢肌肉进行按摩,对瘫痪肢体做被动舒缩运动,从小关节到大关节的顺序,每天被运动2次,每次0.5小时,防止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的形成。

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分喜悦、愤怒、焦虑、恐惧、悲伤等不良心理和惊吓等刺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分睡眠;坚持锻炼,避免体力或脑力的过度劳累和突然用力过猛;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戒烟戒酒;遵医嘱用药;保持血压稳定,减少血压波动对血管的损害,有病情变化时及就医。

讨 论

脑出血急性期死亡率较高,主要取决于出血部位,损害程度、全身情况和有无并发症等[1]。死亡原因,在数天内多数死于脑疝,1周以后常因长期昏迷继发感染等并发症或再度出血,因此除积极进行有效的医疗救治外,要求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执行各项护理措施,注意加强环节和细节护理,同时要重视患者康复护理和出院指导,及时发现护理问题,防止病情发展。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8.

相关热词搜索: 脑出血 病情 要点 护理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