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4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重症组)、35例非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非重症组)、35例除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非感染组)、35例体检健康者(健康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体温,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重症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浓度与非重症组、非感染组及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症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体温与非重症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与老年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降钙素原可作为预测和识别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
【关键词】肺部感染;血清降钙素原;临床意义
血清降钙素原(PCT)作为细菌感染的标记物目前已被广泛认可,在肺部感染早期即可用以鉴别细菌性肺炎和非细菌性肺炎。近年研究显示,严重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显著升高,并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提示血清PCT可能成为早期鉴别感染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PCT在不同程度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重症组为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54例,男30例,女24例。诊断标准按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非重症组为同期本院收治的轻中度肺部感染住院患者35例,男20例,女15例;非感染组为同期本院收治的除外感染性疾病患者35例,男19例,女16例;健康组为健康体检者35例,男18例,女17例,除外肺、心、脑、肝、肾等基础疾病。四组间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患者于入院(或体检)当日检测体温并留取静脉血,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WBC)计数,高敏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测定血清PCT。
1.3 仪器和试剂 PCT检测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Minividas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使用原装配套试剂。CRP使用美国贝克曼IMMA GE 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及配套试剂,WBC计数使用SYS2MEX1800i血细胞分析仪及同一厂家配套试剂,细菌培养和鉴定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自动培养及鉴定仪。
1.4 PCT检测原理 结合一步免疫测定夹心法和最终荧光检测法(ELFA)的方法进行检验。固相吸管(SPR)作为固定相及移液装置。将样品转移到装有用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降钙素原抗体(结合物)的孔中。该项操作能够使抗原与固定于SPR内壁的免疫球蛋白相结合,使结合物成为夹层状。未结合的化合物在清洗过程中被清除掉。连续进行两次检测。在每步检测中,底物(4-甲基伞形酮酰磷酸酯)在SPR中循环进出。结合物酶催化该底物水解生成一种荧光产物(4-甲基伞形酮),于450 nm处检测其荧光性。其荧光强度与样品中抗原的浓度成比例。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PCT在重症组与非重症组、非感染组、健康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重症组与非感染组、健康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与健康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WBC及体温在重症组与非重症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症组及非重症组与非感染组、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与健康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RP作为急性时相蛋白[1],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组分。在炎症开始数小时就升高,48 h即可达高峰,随病变消退、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降至正常水平,CRP升高可提示感染的发生。hs-CRP可准确测定低浓度CRP水平,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但除感染外,急性排异反应、心血管系统疾病及手术、肿瘤浸润及风湿活动时CRP也显著升高,因而,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缺乏特异性。
PCT是1992年发现的人类降钙素的前体物质[2],含11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13 KD,不受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体内半衰期为25~30 h,这就为临床采血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在健康人血清中水平极低,几乎不能被检测到。全身细菌感染时,内毒素或细胞因子抑制PCT分解成降钙素,PCT释放入血,使血中PCT增高。PCT水平2 h开始升高,6~12 h明显超过正常,24h达高峰。同时,研究显示血清PCT水平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及转归密切相关,在脓毒性休克时达其峰值,而hs-CRP在感染的更严重阶段不会进一步升高。
研究显示,血清PCT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3]。本文研究结果与其一致,即血清PCT重症组与非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体温、WBC计数、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体温、WBC计数、hs-CRP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的诊断可能意义欠缺。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PCT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评估作用,且优于传统感染指标。由此推测,感染严重程度是影响PCT合成和释放的强烈刺激因素。一般认为,PCT由甲状腺髓质细胞分泌。也有学者发现,甲状腺切除术后2 d的烧伤患者血清PCT水平仍很高,提示创伤患者PCT分泌有特殊机制,并与创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4]。人体内PCT的半衰期为25~30 h,健康人血清PCT<0.5 μg/ml,严重感染或创伤患者高达100 μg/ml。Didebulidze等[5]对狒狒一次注射低剂量内毒素后3~4h,其血清PCT开始升高,6~24h达高峰,约72 h恢复正常。Schuetz等[6]进行的一项大型临床研究,将1002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包括CAP、AECOPD、急性支气管炎等)分为常规治疗组和PCT指导治疗组,随访18个月,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预后、再入院率无明显差异,而PCT治疗组的抗生素暴露、住院时间和花费均低于常规治疗组。说明以PCT指导下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使用可以减少抗生素使用和耐药情况,而不影响最终预后。
综上所述,血清PCT可以作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辅助诊断指标。监测血清PCT水平有利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全面的评估,且有助于判断危重症患者的预后。
参 考 文 献
[1] Windgassen EB,Funtowicz L,Lunsford TN,et al.C-reactive protein an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an update for clinicians.Postgrad Med,2011,123(1):114-119.
[2] Kurata K,Kazuyori T,Shimizu K,et al.Usefulness of serum procalcitonin measurement in the diagnosis of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s.Nihon Kokyuki Gakkai Zasshi,2010,48(9):654-660.
[3] Cuquemelle E,Soulis F,Villers D,et al.Can procalcitonin help identify associated bacteri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influenza pneumonia?A multicentre study.Intensive Care Med,2011,37(5):796-800.
[4] Indino P,Lemarchand P,Bady P,et al.Prospective study on p ro-calcitonin and other systemic infection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leukocytosis.Int J Infect Dis,2008,12(3):3192-3324.
[5] Didebulidze K,Manjavidze N,Ubiria I,et al.Procalciton in marker of severe infection and sep sis.Georgian Med News,2007,11(153):22-27.
[6] Schuetz P,Christ-Crain M,Wolbers M,et al.Procalcitonin guided antibiotic therapy and hospita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a prospective,multicenter,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BMC Health Serv Res,2007,7:102.
相关热词搜索: 血清 肺部 测定 重症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