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效果

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效果

时间:2025-08-03 03:51:54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于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 方法 选取急诊内科低钾血症患者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焦虑情绪。 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焦虑评分(SAS)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护理3 h后,观察组SAS得分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的遵医行为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诊科;低钾血症;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3-0111-03

低钾血症是急诊科常见的复杂电解质紊乱症状,由于低钾血症的起病较急、病情危重,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肌无力瘫痪、肾衰竭以及呼吸肌麻痹等,如不及治疗将威胁患者的生命。低钾血症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烦躁等情绪,影响治疗和康复[1-3]。本研究对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低钾血症患者84例,均存在四肢无力、麻痹以及腹胀等症状。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6~73岁,平均(34.5±6.4)岁;其中轻度低血钾[血清钾浓度在(3.0~3.5) mmol/L之间]17例,中度低血钾[血清钾浓度(2.5~3.0) mmol/L之间]15例,重度低血钾(血清钾浓度<2.5 mmol/L)10例;低血钾原因:消化系统疾病20例,循环系统疾病10例,呼吸系统疾病7例,泌尿系统疾病3例,其他2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16~75岁,平均(35.1±6.8)岁;其中轻度低血钾19例,中度低血钾14例,重度低血钾9例;低血钾原因:消化系统疾病19例,循环系统疾病12例,呼吸系统疾病7例,泌尿系统疾病2例,其他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均遵医嘱予以常规治疗、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心理干预 由于低钾血症容易导致患者发生迟缓性的四肢对称性瘫痪,且患者大多为青壮年,患者往往会出现恐惧、焦虑甚至失望、悲观、担忧等一系列不良情绪,不仅影响治疗及护理工作,同时也影响患者的康复。医护人员应加强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解说低钾血症的诱因、具体临床表现、主要治疗途径及治疗效果等,并介绍诊治医师的经验、技术、具体的治疗方案等,介绍一些成功诊治的病例,以消除患者的疾病的疑虑和担忧情绪。此外,应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使患者的家属能够正确地照顾患者,并辅助医护工作[2],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2.2 认知干预 ①补钾认知识教育 部分患者对于低钾血症的治疗存在一定的认知错误,如部分患者认为补钾应该一次性补足量,认为应该大量口服或者静脉推注等快速补钾。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先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以争取其理解与配合,然后根据患者理解能力、文化水平等,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科学的补钾原则以及补钾方法,使其理解要完全纠正机体缺钾现象约需3~5 d,而要彻底缓解低血钾症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高浓度补钾以及快速补钾均是不正确的,使之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4,5]。②补钾注意事项 应告知患者在补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补钾浓度不宜超过3 g/L、补钾不宜过快等,以免造成心跳骤停;在补钾过程中,由于K+对患者血管壁的刺激作用较强,可能会出现静脉刺激性疼痛,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对无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应予以适量口服补钾,并向其解释口服补钾的效果及重要性。由于口服氯化钾容易引发胃肠道反应,因此应在饭后服用,或者在口服前食用适量富含钾的水果,如香蕉、杏子等[5-7]。部分患者认为生病以后应补充一定的葡萄糖,因此常要求护理人员予以补充葡萄糖注射液。护理人员应告知其葡萄糖将刺激机体而增加胰岛素的释放量,从而导致细胞外的钾转入细胞中,将影响血清钾水平。因此,低钾血症患者不得静注葡萄糖注射液,且应禁食高糖类饮食。同时,向患者降低钾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的,在肾脏功能正常的前提下,补钾输注速度应控制在20~40 mL/h,此为安全补钾方法,因为高血钾或者低血钾均容易造成心律失常。讲解心电监护以及定时采血做血钾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告知患者适当运动可提高血钾水平,有利于缓解病情,鼓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一些康复运动。

1.2.3 静脉补钾护理 在进行静脉补钾时常需要进行静脉置管,应避免在同一静脉或者同一部位进行反复穿刺。在完成常规穿刺以后,应轻轻逆时针翻转针柄180°,并将其对侧固定,使针尖的斜面维持面对血管下壁状态,以改变药物的流向,可减少钾对于体表敏感神经末梢产生刺激,从而减轻因补钾造成的刺激性疼痛[5,6]。如患者疼痛敏感,但急需补钾,应保持原有浓度不变,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每条静脉以总浓度的一半进行输注,从而减轻静脉炎以及疼痛症状。此外,还可采用雾化吸入法进行辅助补钾,减小对患者的刺激,且对疗效无明显影响。在输注过程中,如患者出现疼痛,应密切观察是否有药液外渗的情况,如无外渗,应采用无菌棉签取1 mL硝酸甘油,轻轻以螺旋式涂擦患处,以使平滑肌松弛,并可解除血管痉挛症状。如发现治疗中由于钾刺激而发生静脉炎,应予以局部热敷盐酸利多卡因或者湿敷50%的硫酸镁,以避免发生局部组织坏死。同时,应嘱患者及其家属切勿擅自调节输注速度,并指导其正确、及时地记录患者的尿量,并注意按摩麻痹的肢体,如患者出现腹胀,则顺时针按摩脐周腹部。指导患者进行运动锻炼,并注意放松肌肉。

1.2.4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调节饮食习惯,多使用含钾量高的食物,如香蕉、西瓜、海带等。嘱患者大量出汗后,切勿立即饮用过量糖水或者白开水,应饮用适量的果汁及淡盐水等,以免出现低血钾症。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以及接受护理3 h以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其中,SAS<40分为无焦虑;SAS 40~49分之间为有焦虑情绪;SAS≥50分为有焦虑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遵医行为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观察组的疾病知识、补钾知识、遵医行为以及饮食及运动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

两组入院时的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3 h以后,观察组的SAS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有所下降,但与护理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AS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见表2。

3 讨论

3.1 低血钾症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

低血钾症主要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影响了机体摄入、吸收以及代谢、排泄钾,从而导致血清中的K+浓度降低至3.5 mmol/L以下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当浓度低于2.0 mmol/L时,将引发严重的低血钾症。急诊低血钾患者常表现为四肢无力、四肢麻痹、四肢瘫痪、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律失常、腹胀以及心功能下降等症状。患者多于夜间突发起病,且病情较急较危重,患者容易极度恐慌,产生较大的思想包袱,因而存在严重的焦虑情绪。同时,低血钾症作为一种突发的强烈应激原,可能造成中枢神经变化,从而与部分焦虑症状相重叠,容易被误诊为精神疾病[6-8]。送至急诊科时,由于患者对于自身病情以及急诊室的环境不了解,情绪波动较大,将加重其紧张和焦虑情绪,从而产生以焦虑为主的心理应激反应。通常情况下,急性低血钾症多发生于青壮年人群,在家庭及社会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3]。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进入急诊科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患者存在焦虑情绪不仅容易使其生活质量下降,且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的特殊护理干预,尤其是心理护理干预以及知识宣教,并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及错误认知,使其能够更好地接受治疗和护理。

3.2 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急诊科低血钾症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实施优质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接受护理3 h以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显著的改善,SA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患者实施优质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同时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宣教及行为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尤其通过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焦虑及不安等情绪,并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从而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患者在进入急诊室时多处于高度焦虑状态,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及急诊室环境,能够使其提前了解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从而减轻陌生环境以及突发疾病对其的不良心理刺激;通过列举成功治疗病例,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加强认知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及医护行为[8,9]。患者在患病后对家属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应先争取患者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为患者赢得家庭支持,对治疗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便于医护工作的开展。在进行补钾治疗过程中,由于钾对于静脉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能加重患者的焦虑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这种反应是正常的,可建立两条经脉通道,适当地调慢输注速度,并改变针尖斜面的朝向,辅以雾化吸入或者予以静脉湿敷等,可缓解补钾刺激症状[10]。如有腹胀症状,可适当按摩腹部以促进排气;对于四肢麻痹者,予以适当的按摩或者协助其进行简单的活动。积极对患者实施知识讲解,能够使其充分地认识并了解疾病情况;耐心地解答患者的疑问,能够有效减轻其疑虑,同时实施行为干预,可促进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工作,降低焦虑水平。

总之,对急诊低血钾症患者实施全面、系统、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其焦虑情绪,有利于临床治疗及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 刘晓燕. 心力衰竭合并低钾血症患者微泵静脉补钾的护理[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0,16(2):158-159.

[2] 单荣芳,屠新丽. 重度低钾血症致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与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8):29-30.

[3] 张晓毛,黎春常,蓝惠兰,等. 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效果[J].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4):4179-4180.

[4] 季翠玲,常青. 颅脑肿瘤患者围术期并发低钾血症的原因及护理[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2):66-68.

[5] 宋玲. 低钾血症的临床护理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4):105-107.

[6] 张桂兰,沈云霞,陈春艳,等. 重症低钾血症患者静脉补钾的监测与护理[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4):210-211.

[7] 陈雪梅,袁雯雯.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并发低钾血症的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9):1580-1582.

[8] 汪文英,陈付华,王银娥,等. 低钾血症患者不同补钾途径及护理措施[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2):224-226.

[9] 庞倩,臧传兰,梁兜选,等. 112例低钾血症病人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0,8(19):1742.

[10] 何羽,刘小白,彭瑛,等. 护理干预对急诊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 中外健康文摘,2011,8(22):128-129.

(收稿日期:2013-04-25)

相关热词搜索: 干预 焦虑 血症 护理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