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做好猪病防治工作,对于提高我国养猪业水平,以及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对此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做好猪病防治工作。本文阐述了做好猪病防治工作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了猪的常见疾病种类和特征,主要分析了猪链球菌病、猪消化系统疾病、猪的皮肤病、猪的呼吸道疾病等,并提出了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猪病种类;重要性;存在问题;防治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畜牧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养猪的规模越来越大,猪肉产品也越来越多,不断地进入消费市场,为人们提供了最常食用的肉类及其制品,占据了我国肉类市场很大的份额。因此,猪肉的质量就成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问题,那么,进一步做好猪病防治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做好猪病防治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是一个畜牧养殖大国,猪肉是我国人民食用最为普遍的肉类,那么猪肉是否安全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健康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养猪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养猪业正在向着规模化、标准化的大型养殖场方向发展。在大型的养猪场内,数量越来越大的养猪数量在创造着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养殖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猪病的防治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一旦发生传染性猪病,就可能会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也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近年来,各种猪病的发生率并没有下降,这些疾病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威胁着广东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因此,进一步做好猪病防治工作,不断提高猪病防治水平刻不容缓。做好猪病防治工作首先要充分了解常见的猪病种类及其特征,另外还需要到养猪场去实地观察,不断总结养殖和发病以及防治工作经验。当猪发生疾病时,养殖户必须尽快隔离病猪,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严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蔓延。
二、猪的常见疾病种类和特征分析
猪的常见疾病主要有:猪链球菌病、猪消化系统疾病、猪皮肤病、猪的呼吸道疾病、肢蹄病等。这些常见的猪病对于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接下来我会对这几种猪病做一个介绍,充分说明猪病的发病状况、特征和防治工作,力求避免疾病的传播,最大程度地减少养殖场的经济损失。
1.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主要分三类,一是急性败血症脑膜炎症,二是关节炎型病,三是淋巴结脓肿型病。患上急性败血症脑膜炎症的猪,往往会突然出现倒地不起的情况,而且会有体温升高情况,猪的四肢还可能会出现游泳的形状,或者会伴随出现口吐白沫的情况。
防治猪链球菌病的药物有好几种,其中,防治效果比较好的是强力霉素、10毫升安痛定加160至480 万单位青霉素。猪的淋巴结如果出现红肿现象,往往就是淋巴结脓肿型病症,有一种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就是切开脓肿部位,排出里面的脓水,然后再用药物对其进行清洗消毒。
2.猪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的疾病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病毒性腹泻,二是细菌性腹泻,三是出血性肠炎。对于猪消化系统发生的疾病,一般可以通过观察猪的形态和粪便来进行判断,患上细菌性腹泻的猪,其粪便通常呈稀糊状;患上病毒性腹泻的猪,其粪便往往会像水似地漏出体外,情况严重时,会直接喷出去。观察猪的消化系统疾病时,主要还是通过观察其粪便的颜色来判断的,患病猪的粪便颜色呈现黄绿或青绿色,而且伴随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猪的外形会消瘦下来。
3.猪皮肤病。患上皮肤病的猪其皮肤表面一般会出现一些结节的现象,其结节通常像黄豆的大小一样。发病时猪会感觉瘙痒,情况严重时,猪的形体会出现消瘦现象,表面的皮毛也会出现松乱的情况。
4.猪的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呼吸道系统疾病,二是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患上呼吸道疾病的猪,往往会出现一些症状,例如有呼吸急促或者咳喘等情况,情况严重时,还会伴随出现发烧甚至肺炎等症状。
传染性呼吸道的疾病有很多种,其症状往往不太明显,在患病的初期阶段,病猪往往会出现慢性干咳和精神沉郁的现象,在患病的后期,猪的皮毛会出现少的情况,伴随着出现发育迟缓等现象。
三、猪的常见疾病综合防治措施分析
1.做到科学饲养和科学管理。要进一步提高饲养的科学性,可以采取将猪进行分群饲养的方式,主要以猪的不同成长阶段,来作为分批饲养的标准。要充分认识饲料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饲料进行分门别类,在管理饲料时要注意避免细菌感染。根据猪的成长阶段,应该对饲料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管理,不断提高饲料喂养的的科学性,要注意选择符合猪的成长的饲养,另外还要考虑饲料的经济实惠性。要选择好饲料的放置地点,最好能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设置,应该与其他猪群保持一定距离。猪饲料管理是养猪的重要环节,只有保证猪饲料的质量,同时做到科学合理的喂养,才能保证猪的健康生长。
2.切实满足猪成长所需要的营养。猪的营养情况直接影响着猪的健康成长,猪的繁殖能力比较强,这是养猪的优势之一,而且猪的生长速度比较快,饲养周期比较短,进食类型多,饲养相对比较容易。要注意满足猪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避免因营养不良而造成的一些疾病。
3.要切实加强环境消毒工作。要注意改善猪舍的环境卫生状况,杜绝畜禽同养的情况。当猪发病时,要尽量减少人与患病猪的接触时间,特别注意避免发生畜禽病与人的相互传播情况。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工作,特别是对于重点区域更应该做好消毒处理。要养成对猪舍进行定期消毒的良好习惯,力求保证猪舍的干净卫生,注意采取阳光照射的方法,另外就是采取消毒措施。
4.要加强对猪的日常检验工作。养殖员必须有高度的安全检查意识,树立定期安检的工作理念,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提高猪舍的环境卫生状况,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猪舍有充足的阳光照射,猪舍不可处于阴凉潮湿的环境中,要尽量减少虫卵的污染,定期采取驱虫措施,保证猪舍清洁卫生,保证饲料和饮水的质量合格并且清洁卫生。
5.严格猪种引进标准。为保证猪的身体健康与养殖效益,在进行猪种的引进之时,要对猪进行严格的考核,确保其本身不存在原始性疾病。另外,对于体质较弱的猪种要进行排除。猪种的引进是猪的内科疾病防治的最为基础的环节,一定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猪种的引进工作,保证猪种的质量。
6.建立疫病监测监控制度。应该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形成一套疾病监控与防治的有效机制。要积极学习并不断提高猪病的识断能力,根据不同症状及时采取防御或治疗措施,争取第一时间进行治疗,防止病情的发展和蔓延。
五、结语
通过对猪的疾病类型的阐述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解决猪病问题的重要性,防治猪病不仅关系着广大人民的健康问题,而且也有助于促进我国建立合理的生猪市场秩序。猪病问题可以说是我国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严格做好生猪的养殖工作,从源头把好猪肉的质量关,按照文中介绍的有效办法加强对猪病的防治,不断减少猪病的发生和发展,切实保障我国的猪肉市场的食品安全,保障养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汲方嵘.猪疾病的症状与防治[J]农技服务.2011年04期,10-11页 .
[2]梁永红.猪场多发疾病防控手册[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06期,91-92页.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存在问题 对策 防治 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