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

浅谈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

时间:2025-08-02 01:50:37 浏览次数:

摘要:中高职衔接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本文对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旨在对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全面贯通中高职衔接通道,为高职院校拓展生源渠道,优化技能型人才生源;同时激励拉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探析

中国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22-02

2010—2020年期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点工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中高职衔接协调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贯通中高职衔接通道。对现行招生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是高职院校拓展生源渠道,优化技能型人才生源;同时激励拉动中等职教育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的考察研究

基于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的研究,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湖南长沙职教园、长沙财经学校等四所院校进行了考察调研,调研情况如表1所示。

结合全国各省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分析,我国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主要有“3+证书”模式、单考单招模式、三二分段模式、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五年一贯制等。我国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结构如图1所示。

二、中高职衔接模式探析

1.“3+证书”模式。“3+证书”模式,全称是“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是中职毕业生通过参加高考入读高职院校的一种途径。近年来,“3+证书”招生计划不断增加,通过“3+证书”招收的中职毕业生占高职院校生源的16.16%,是中职生进入高职人数最多的一种模式。但对湖南长沙职教园“3+证书”招生模式进行调研,结果显示,这种模式专业对口率不足10%,这给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学生的专业学习造成很大的障碍;即便是专业对口的学生,在学习中也遇到高职课程与中职课程没有衔接,专业课程重复的问题[2]。

2.单考单招模式。单考单招是由国家教育部单独对中等专业学校应届毕业生高考招生的一种形式。参加招生录取的学校主要是一些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后一般与普通高中毕业考上高职的学生统一编班,统一教学。但教育部规定,这种招生模式每年招生规模不得超过当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5%,所以招教学研究生人数逐年减少。

3.三二分段模式。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模式,是指中职学段学习三年,高职学段学习两年后,取得专科毕业证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一种中高职衔接模式。三二分段培养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采取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的方法;而且学生在中职学习三年后,可以进行分流,选择就业或选择升学。但这种模式需要组织对口专业联合办学,院校间相互协调,共同设置课程并建立转段考核评价体系[3]。在调研的四所院校中,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在联合办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学校先后与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合办3+2大专班,与广东商学院合办会计、金融专业3+2大专班,与广州电大合办会计、金融、商务英语专业3+2大专班。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每年毕业生中约有15%的学生通过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进入高职学习。

4.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模式。高职院校自主招收中职学校对口专业应、往届毕业生,到高职院校相应专业就读两年,取得专科毕业证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综合文化知识和专业综合理论、专业技能的权重比例为4∶3∶3。[4]在调研的四所院校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对口自主招收中职生达270人,2011年以后,稳步推进,每年招收中职生约300人。

5.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模式。五年一贯制又称“初中起点的大专教育”,招收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习,进行一贯制的培养。学业期满,颁发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此学历为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大专学历,证书注明五年一贯制专科字样。五年一贯制模式,与三年制专科同等,学籍模式上前两年高中阶段,不计入高等学校学籍,后三年计入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学籍。五学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实行“2+2+1”分段教学,即2学年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课程学习,2学年高职业教育课程学习,1学年企业顶岗实习[5]。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能够贯通中高等职业教育,从整体上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安排课程,有利于学生技能、知识、能力、素质的系统培养;但这种模式学生培养周期长,学习过程中,缺乏淘汰机制;而且不能激发出中等职业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各自办学优势,不利于中高职业教育协调发展[6]。湖南长沙职教园长沙商贸旅游职业学院利用职教园办学优势,每年稳步招收五年一贯制学生。

三、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改革与创新

1.探索“知识+技能”考试评价办法。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职业教育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正在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评价办法,争取为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中的“3+证书”模式和单考单招模式都在尝试向“知识+技能”方向转变。“知识+技能”招生考试在考试内容上,坚持以技能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的原则。湖北省中高职衔接招生考试2012年率先试行了“知识+技能”考试评价办法。考试在组织形式上,坚持以统一技能高考为主,高校单独招生考试为辅的原则。社会需求量较大、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实行全省统一的技能高考;专业特色明显、规模较小或者不宜于组织统一技能考试的专业,采取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方式。“知识+技能”的考试评价办法为湖北省高职院校拓展了生源渠道,优化了技能型人才生源;同时激励拉动了中等职教育的发展。

2.探索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办法。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模式率先试行了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办法。获得由教育部主办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或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或联办的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和具有高级工或技师资格(或相当职业资格)、获得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称号的在职在岗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可以免试录取。这一办法促进了中等职业院校技能教育水平的提高。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办法,在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3.探索高职系列本科教育。调研的四所院校中,长沙商贸旅游职业学院致力于通过中高职衔接打通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通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教育优质学位。他们准备用若干年的时间开展高职系列的本科教育,以此来培养高职系列的硕士或博士。

4.探索进一步推广“3+证书”模式。“3+证书”模式是中高职衔接的一个好办法,近年来,通过“3+证书”招收的中职毕业生占高职院校生源的16.16%,是中职生进入高职人数最多的一种模式,说明学生对这种模式的认可程度。这种模式中的“证书”实际上统一了各种职业资格不同等级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标准,与“知识+技能”考试评价办法相符合。而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与中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阶梯递进规律相适应,可逐渐消除中高职课程衔接不协调问题[7]。因此,进一步深入探索“3+证书”模式,对高职院校选拔人才,优化技能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的探析研究,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贯通中高职衔接通道,优化教育结构,科学选拔人才,提高我国技术技能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管弦.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9).

[2]谢晓轲,董俊华.中高职衔接招生及遴选模式研究——以佛山市“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为例[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3).

[3]柳燕君.北京市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6).

[4]孙子秀.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中的专业衔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5]黄耀.五年制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3,(5).

[6]王琳.注册入学:拓宽中高职衔接的有效通道[J].教育观察,2013,2(1).

[7]陈果.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思路与对策[D].天津大学,2008.

基金项目:武汉市教育局教学研究项目(2013157)。

作者简介:肖志余(1982-),女,讲师,从事高职教育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衔接 浅谈 高职 模式 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