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广东省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招生SWOT分析

广东省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招生SWOT分析

时间:2025-08-02 17:44:06 浏览次数:

zoޛ)j馔9?%OiMyF_�׮;M{۝49v^=Mym5m5ݴם״9?iu}׽׿i]ם|~^6^m5^mם׽M}׽ׯ8MyOm׽z9M駏}4M5O~tm4ם5O駝9?%Nkzx-jI޲Ǭhۧ؞kylըky总结,通过SWOT对试点招生工作本身的优势和不足,外部环境的机遇和挑战进行进一步深入分析,可为后续招生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决策依据。

(一)现代学徒制招生之优势

1.现代学徒制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现代学徒制更能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存在供需不对口,企业招工难与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现代学徒制具有学校企业零对接,学习内容就是工作内容,学习的方式通过工作来进行等特点,有助于学生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积累工作经验,增加就业优势;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制定招生招工方案是现代学徒制的又一大优势。企业根据实际生产或服务的需要确定招录员工的数量,试点院校综合合作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岗位需求确定招生专业计划,实现就业市场上的供需平衡,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和接受传统职业教育的学生相比,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学生不论在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方面均有显著优势。此外,现代学徒制还为学生提供生活保障,学生录取之后签订劳动合同,培训期间获得的劳动报酬,可缓解生活压力。

2.自主招生的招生考试方式适合现代学徒制项目招生。目前,广东省高职院校通过自主招生面向企业员工、应往届中职、高中毕业生进行现代学徒制招生。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是指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高职院校依法自主进行入学测试、自主制定入学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的招生方式。[2]参与试点招生的高职院校以国家级示范校、省市级示范校、骨干校居多,招生专业多为各高职院校的优势特色专业,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有力质量保障;试点院校数量、招生专业计划数逐年增加,为考生报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招生范围广泛,除了应往届高中职毕业生,符合条件的企业员工、社会人员均可报考。开放多元的招生方式满足不同类型考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符合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大职业教育观;考核方式中分别针对中职生的的技能技能考核和职业适应性测试有助于考察考试对象的相关职业技能基础及对现代学徒制专业、工作岗位的基础认知。

(二)现代学徒制招生之劣势

辩证地看,现代学徒制和自主招生固然有其突出的优势,但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和短板。

1.现代学徒制自身的局限性。首先,并不是每个专业都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其次,现代学徒制开展效果受企业运营状况、师傅教学等方面的影响。譬如:招生招工计划的不确定性。企业招多少员工,招什么样的员工,什么时候招,是依据生产或服务的需要来进行的,不可能会为了满足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的需要而特地招聘员工[3] ,这导致招生计划的波动;企业师傅不像学校老师那样懂教育,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有难度;企业师傅的人员流动也会直接影响学徒培训的质量。还有部分企业缺乏解决长期技能短缺的动机,仅关注企业当前的技能短缺,于是出现学徒到企业后被固定在某个岗位上,没有轮岗,或者是做一些简单体力劳动,变相成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的现象。

2.自主招生考试存在的短板。一方面,报考条件受户籍的限制。根据目前的招生制度,现代学徒制的生源必须为广东省户籍,部分有意愿升学的企业在职员工因生源地户籍限制不能参加报考,户籍的限制对招生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自主招生成本偏高。试点招生过程涉及前期的宣传、组织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命题、考试、评卷和录取等工作,人、财、物的投入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高昂的招生成本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职院校参与的积极性;招生的考核方式和录取标准不够灵活。目前,现代学徒制招生的主要考核依据还是笔试成绩,笔试成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但是,却无法全面考察考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尤其对实操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员工而言,考试难度加大,竞争优势不明显。

(三) 现代学徒制招生之机遇

1.政府大力支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1)政策方面。教育部从2012 年到2014 年连续三年将现代学徒制试点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将现代学徒制试点列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广东省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提出了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要求。广东省教育厅将现代学徒制试点作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2016—2020 年)的重要内容,列入“创新强校工程”考核范围,引导全省高职院校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2)经费方面。从2014 年至今,广东省财政累计投入 1 515 万元专门支持现代学徒制试点。其中,45 万元用于全省层面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理论研究,150万元用于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教学标准研制,1 320万元支持试点专业建设及开展试点工作。[4]

2.省内部分高职院校的试点为现代学徒制招生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实践经验。现代学徒制对大部分高职院校而言仍是新事物,对具体如何开展还处在不断摸索中。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市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内较早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典型,在招生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成功做法为现代学徒制招生工作的推广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蓝本。

3.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广东省正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与产业发展关联度高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比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现代学徒制有助于培养与区域人才市场对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所以現代学徒制试点的实施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 现代学徒制招生之挑战

1.社会对现代学徒制缺乏了解,心存顾虑。(1)由于对现代学徒制缺乏了解,受到中国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家长对“学徒”身份不认可,普遍认为在学校才是接受教育,过早去企业做学徒等同于变相出卖廉价劳动力,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部分家长不需要靠孩子挣钱补贴家用,相反希望孩子能在学校多学点知识,为继续升造做准备。(2)参加高考的应试教育思维根深蒂固。部分学生家长对不用参加高考,只需参加试点院校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的入学方式心有疑虑。(3)现代学徒制试点开始的时间不是很长,学生和家长,甚至包括很多高职院校对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持观望态度。家长的态度影响考生报考的选择。

2.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积极性不高。部分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对于是否参与现代学徒制持观望态度。目前,现代学徒制仍处在摸索阶段,大家都是摸石头过河,不仅学校如此,企业也是如此。大多数企业自身都不懂什么是现代学徒制,不知道怎么做好。招生即招工,企業和学生签订合同,需担负很大的责任,而且,企业还要给员工买保险、发工资,成本高。何况员工入职后的前六个月是投入期,是亏的,若风险收益比不在承受范围内,企业便不会参与其中,即使参与也是小规模的、试探性的参与。企业的观望态度间接地影响到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招生工作。

三、完善现代学徒制招生的策略思考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招生的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学校、企业和考生等诸多方面,应逐步采取系列措施,平衡好各方利益关系,把握好优势和机遇,积极应对劣势和挑战。

(一)政府层面

1.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现代学徒制项目的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符合广东省情、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解决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存在的典型性问题,规范现代学徒制的实施。[5]具体评价指标包括试点专业是否为学校优势专业,是否为行业产业发展的紧缺专业;合作企业实力,企业是否符合现代学徒制的准入标准、是否具备学徒在岗培养的师傅、场地设备等软硬件条件;校企联合招工招生,学徒选拔是否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是否明确校企双方在学徒培养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利益,等等。通过设计实施项目评价体系,加强现代学徒制项目的监督和规范,为试点工作的顺利持续开展“保驾护航”。

2.扩大试点高职院校的招生自主权,推进自主招生改革。扩大试点高职院校招生自主权,关键在于推进自主招生改革。具体而言,放宽招生条件中的户籍限制,吸纳外地户籍的考生,扩大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受众面。打通升学渠道,搭建高职教育的立交桥,满足学生升学的期待;创新适应现代学徒制的招生考试制度,逐步实现招考分离,多元录取。

3.对合作企业进行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企业对于是否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投资的净成本或净收益、投资的潜在回报、投资风险。为提高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政府应出台相关的经费支持制度,通过公共拨款为企业承担部分培训费用;设立特别的激励政策,以税收减免、基金奖励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还可从隐性角度分担企业的培训成本,降低其投入风险。如为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提供培训场地和设备以保护企业的参与积极性。

(二)学校层面

1.加强招生宣传与引导。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因受社会偏见影响,大多数家长很少关注职业教育方面的招生政策,高职现代学徒制自主招生受关注度不高。所以,高职院校招生部门更应加强招生宣传工作,通过多种传播途径(如学校官网、招生简章、新媒体和招生宣讲会等)对现代学徒制项目和招考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突出学校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就业优势、参与现代学徒制学生的发展前景、权益保障和典型案例,讲明自主招生的招考方式与高考一样都受国家权威认可,让家长和考生消除疑虑、放心报考,提高宣传的有效性。

2.提高招生考试的灵活性。学校可根据不同的生源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招考,灵活调整考试内容,将难度系数设置在合理的范围。对实操能力强的中职生和企业员工,调整笔试和面试成绩的比重,在专业技能面试中加大职业素质、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实现招生考试的“因地制宜”,甚至可以对专业技能异常突出的社会考生开辟绿色通道,免试入学。

3.注重内涵发展和学生成长。根据合作企业的岗位需求,选择对应的具有鲜明职业特点的优势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招生,以特色和质量树品牌。常态化的质量监测是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可定期总结招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做好生源和招生监测,生成生源和招生报告。对通过自主招生方式入学的现代学徒制学生进行持续跟踪调查,了解新生的专业认同、职业认知、期待规划、进入合作企业培训后的学习和心理调适情况等,记录学生个体的成长。同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后续的质量改进做准备。

参考文献:

[1] 郑若玲,刘盾.台湾技职校院招生SWOT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4(3):44-50.

[2] 宫东平,咸桂彩.“普职”比较视域下高职院校自主招生问题探讨[J].职教通讯,2017(1):59-62.

[3] 徐国庆.如何发展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15(36):1.

[4] 郑文,赵鹏飞.广东特色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12-14.

[5] 黄文伟.现代学徒制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69-74.

[责任编辑 徐 晶]

相关热词搜索: 广东省 学徒 试点 招生 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