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石油石化行业为加强企业管理能力而选用的HSE管理体系,在现阶段而言,虽然能够加强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管理能力和效果,但某些石油天然气企业对此的理解有所不足,执行不到位,运行的模式有所欠缺,从而导致了HSE管理体系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根据HSE管理体系的内涵和核心分析其运行模式,进一步促进HSE管理体系的推行,对石油天然气工业实现现代管理,走向国际市场而言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HSE 管理体系 运行模式 HSE管理模式
一、引言
企业的发展需要保障安全,这一点对产品是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石油天然气行业而言格外重要。HSE管理体系是世界各国总结的管理经验的集合,对现今的石油天然气企业的平稳运行和规范发展而言具有良好的效用。我国在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促使石油天然气企业将HSE管理体系纳入业务管理,对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二、HSE管理体系的内涵
1.HSE管理的概念。HSE管理体系是现阶段国际上石油天然气工业通行的管理体系,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简称,也可以简单地通过HSEMS(Health Safety and Enviroment Management System)表示,具体而言也就是通过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资源等要素,通过科学的运行模式有机融合成动态的管理系统。这一套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中,H(健康)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都能保持完好,S(安全)是指在劳动者得以保证身体健康、企业的财产能够不受损失、人民的生命安全能够得到保障,而E(环境)是指自然因素以及人类与自然间形成生态关系的组合的安全性。
2.HSE管理的内涵。HSE管理体系究其本质是在事前进行风险分析,以减少引起人员、财产方面的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的管理方式。安全、环境与健康三个环节的管理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实际工作中密不可分,建立HSE管理体系是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对企业而言有助于促进石油石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减少企业的成本,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使企业形象的改变,最终促使经济效益的提高。
3.HSE管理的核心。HSE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这一管理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价和控制。风险识别的过程中需要有齐全的要素,并且对可能造成风险的因素进行随时的更新和补充,以防风险识别出现不足。在风险评价环节,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对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来源于专业的经验以及现有的评价标准,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评价。而风险控制即是为了避免事故和风险真正发生,而对生产管理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通过风险识别环节找出可能造成风险的因素,并在控制环节进行排除,这一环节也需要员工具有较高的HSE技能和意识,配合企业进行风险控制,从而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
4.HSE管理的要素。HSE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大致包括三个部分,核心和条件、循环链、辅助方法和工具。核心和条件部分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领导和承诺,这是体系成功实施的基础;其二是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这是体系不断改进的支持条件。循环链部分是戴明模式的体现,HSE的实现基本需要通过这一过程,它主要包括了方针和目标、规划、评价和风险管理、实施和监测、评审和审核以及纠正与改进。而辅助方法和工具,则是为了能够有效地实施HSE管理体系,而设计的分析统计法,例如列表筛选法等。HSE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每一项都不可或缺,是能够促使HSE管理实现的重要前提。
三、HSE管理體系的运行模式
1.管理层的运行。HSE管理体系的基本运行需要依照《HSE管理方案》进行,在管理层运行的基本模式的重点,在于解决企业中各个环节在运行中发现的各种缺陷和不足。这一环节需要管理层进行全面的协调和改进,通过下达指令或进行投资等方式来进行解决。这一环节中也包括了对内部风险的削减,避免出现重大的危害。
2.基层组织的运行。在HSE管理体系的运行中,基层组织的运行主要依靠的是HSE的“两书一表”。其中“两书”指的是项目HSE计划书和岗位作业指导书,而“一表”是指HSE现场检查表。这三份文件包括了企业中基层所应当执行的HSE全部的程序文件,以及大部分的执行内容,是程序文件的综合简化,同时也是程序条款的具体化,能够较为良好地建立起基层组织系统的管理体系整体运行模式。
3.监督机制的运行。监督机制的运行环节所需要的是加强管理能力。石化相关企业出现安全隐患的主要理由大多都是安全管理环节的缺失和疏漏,因此对企业发展而言,加强安全管理是重点环节。HSE管理体系在安全监督机制的运行环节,所采用的是管理和监督的相对分离措施来进行的。它要求企业在管理体系上建设安全监督机制,从体制上保证企业运行的安全,保障责任分担到位,现场生产安全。而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之间是相对分离的,有助于二者间相互监督,实现安全管理的高效。
四、推行HSE管理体系的方式
1.将HSE管理体系纳入业务管理。推行HSE管理体系,首先需要将HSE管理体系纳入到业务管理的体系中。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管理层人员的积极推动,将HSE管理体系所要求的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企业运行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制定培训计划,从而令企业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认识到实行HSE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最终确保HSE管理体系能够在企业发展和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得以贯彻落实,令各个部门按照计划进行工作。
2.加强落实,避免表面功夫。“面子工程”几乎成为了我国企业发展的特色之一,很多时候,由于HSE管理体系的新观念与旧有的制度不相容,为避免麻烦,很多企业在实行的过程中只是挂上了“HSE管理”的名号,实际上仍然采取旧有的管理和运行方式,HSE管理体系并没有真正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最终导致HSE管理体系无法真正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需要加强系统性,全面推进HSE管理体系,避免形式化,以保证持续改进。
3.加强硬件设施投入。HSE管理体系的一大特点在于硬件投入较大。我国的管理方式往往在投入——检查——整改的环节中持续转圈,并且有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不舍得HSE管理体系初期过高的投入,但实际上在反复整改中所消耗的资金数额同样不小。只要转变管理人员的观念,促使管理人员加强HSE管理体系的硬件资金投入,促使企业管理的硬件设施能够实现“一劳永逸”,才能够有助于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和企业形象的维护。
4.完善事故通报机制。最后一点需要完善事故通报的机制。受限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事故通报机制实际上很难落到实处,单位或者个人有可能是受到利益驱使,有时甚至仅仅是碍于面子,经常会出现事故通报被遮掩、隐藏的情况,也容易导致同一问题的反复出现。完善事故通报机制,促使事故通报机制能够得到落实,促使事故管理从依靠经验的传统方式改变为事前评估的现代管理模式,最终促使企业能够保证生产和工作的安全,提高管理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如果想要走向国际大市场,通过推行HSE管理体系、实现现代管理的方式,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HSE管理体系的运作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管理方向,通过领导承诺和全员参与,实现了持续改进的科学管理思想。我国对HSE管理体系的推行尚且有所不足,因此为促进HSE管理体系的推行,将HSE管理体系纳入业务管理,加强落实,加强硬件设施投入,完善事故通报机制,能够有效促进HSE管理体系的发展,为我国的石油化工行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媛.危化品销售HSE延伸管理体系研究[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7,02(03):42-46.
[2]俞元娟.EPC模式下的HSE体系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11):17-18.
[3]王冲.A石化热电厂变电站项目HSE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5.
[4]吴雨佳.HSE管理系统在我国石油企业的应用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
作者简介:周鑫(1986—)男。甘肃玉门人。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石油工程、安全。
相关热词搜索: 初探 内涵 管理体系 运行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