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我国煤炭产业市场结构探讨

我国煤炭产业市场结构探讨

时间:2025-07-31 17:34:01 浏览次数:

摘 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随着煤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营运行状况持续改善,产业的结构布局得到调整和优化,结构的转型升级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对于煤炭的供应质量水平取得了显着的提高。但是目前,影响我国煤炭市场供需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行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煤炭产能与“三供一产业”的分离仍面临困难。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煤炭行业的产能相关政策,坚持和完善煤炭市场化体系和方法,更多地利用市场。以促进煤炭工业实现长期稳定的健康发展路线。

关键词:煤炭行业;产业市场;结构改革

根据煤炭的煤化程度由低到高,可以将煤炭分为褐煤、烟煤到无烟煤。习惯上,将具有一定的粘结性,在室式焦炉炼焦条件下可以结焦,用于生产一定质量焦炭的原料煤统称为炼焦煤。根据我国的煤炭分类标准,烟煤中的气煤、肥煤、气肥煤、1/3焦煤、焦煤、瘦煤和贫瘦煤都属于炼焦煤,而褐煤、无烟煤以及烟煤中的长焰煤、不黏煤和贫煤都属于非炼焦煤。我国炼焦煤各煤种的储量不均匀,以气煤(包括1/3焦煤)最多,其次为焦煤。此外,尚有未分类的占1.96%。

一、我国煤炭市场的现状

2018年是煤炭工业继续深化供应方结构改革的重要一年。随着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煤炭行业的产能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显着的提升,煤炭公司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根据初步估计,2018年前,原煤产量同比增长百分之五点四,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为三十二点一亿吨;全国煤炭的消费量约为三十五点四亿吨,同比增长百分之二点四。在供应量增加和消费量小幅增长的情况下,煤炭价格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其中,中长期煤炭的价格一直都保持着稳定,动力煤的价格也始終稳定在合理范围内。动力煤的年均价为558.5元/吨,下跌9.5元/吨。

(一)电力系统对于煤炭行业的需求降低

电力系统的供需布局的变化使得峰谷差继续加大,大型都会电力系统的最大峰谷差占都市用电系统最大负荷的比重接近一半;而且因为新能源发电的比例不断增加,而煤电受气候的影响愈来愈大,这使得电力系统的调峰压力不断加大,所以电力系统对煤的需求短时幅度波动随之加大。电力系统产业结构的新转变,也增添了煤炭供应链的供应难度。一些取暖用煤较多的地域的电力系统自给能力变差,而从省外调入的煤炭的约束因素增加;一些传统的煤炭净调出省慢慢演变成净调入省,煤炭主产区跟着运输瓶颈的制约,煤炭调出量的增速放缓,这就使地区之间煤炭运输量均衡的难度加大。同时,煤炭行业的产出不平衡现象依然突出。而且,一些老式的煤矿开采方式的革新难度很大,掉队产能的问题仍然沉重。

(二)宏观经济下行,压制煤炭市场走弱

2019年的中国经济将注定在颠簸中前行。除了已经出现初步企稳迹象的固定资产投资之外,中国经济还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如果GDP下降到6.3%左右,对大宗商品消费特别是能源消费影响明显。会抑制电力、钢铁、焦炭、建材、化工等煤炭消费领域的消费增长。

(三)煤炭行业产业链分析

煤炭行业最直接的消费行业一般为火电、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这四大行业。这几个行业的耗煤合计占比超过百分之八十。其中,火电行业占全国煤炭消费的比例为百分之五十三,钢铁行业占煤炭消费的比例为百分之十八,建材行业占煤炭消费的比例约百分之十四,化工行业占煤炭消费的比例约百分之三。

二、对于煤炭种类的市场的现状分析

2019年的中国经济将注定在颠簸中前行。除了已经出现初步企稳迹象的固定资产投资之外,中国经济还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如果GDP下降到6.3%左右,对大宗商品消费特别是能源消费影响明显。会抑制电力、钢铁、焦炭、建材、化工等煤炭消费领域的消费增长。

其次,全国煤炭运输瓶颈制约逐渐缓解。随着国家“西煤东运、北煤南调、铁水联运、铁路直达”运输网络不断完善,制约煤炭运输的瓶颈正在被打破。今年1—10月铁路的煤炭运量增长16.2%,创历年新高。而且铁路运量增幅已经高于下水煤集港量增幅。大秦线、蒙冀线、朔黄线、瓦日线、蒙华线等一批煤炭铁路运输专线能力不断增加,特别是蒙华线、瓦日线对华南、华东区域市场动力和炼焦煤消费,产生较大影响。环渤海下水各港除秦皇岛港因城市定位,减少煤炭吞吐量外,其他港口都在提升能力,与华南接卸港口吞吐量也大幅增加。

现阶段,我国煤矿的生产集中度大幅提高,供应能力增强。目前,很多省区除产煤大省外,很多省煤炭企业整合为2—3家大型企业。据运销协会统计到,2017年底全国煤炭企业总数不足7000处,正常生产煤矿4000多处;建成年产12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1200处左右,产量占全国的75%以上;建成千万吨级生产煤矿37处,产能6.4亿吨/年,在建和改扩建千万吨级煤矿34处,产能4.4亿吨/年。 2017年,全国煤炭产量超亿吨的企业6家、产量12.2亿吨、占全国的34.7%;年产量超5000万吨的企业17家、产量20.3亿吨、占全国的57.6%;年产量超1000万吨的企业36家、产量24.6亿吨、占全国的69.8%。大企业多数占有优势资源,增产潜力较大,煤炭供应能力大幅提升。

长协价增多,稳定市场。最早是针对电煤价格大幅波动,以政府意志推动的煤电企业参考“价格+指数“的定价模式。对于稳定煤炭价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后来,这一机制也在煤焦钢黑色系,逐步推广。炼焦煤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明显收窄。

三、未来我国煤炭市场的前景预测

未来我国煤炭产能会继续释放。预计煤炭产能将继续增加。年生产能力1亿吨,新增产能1.5亿吨,净产能5000万吨。煤炭产量预计将达到37.5亿吨,增加约1亿吨。市场对于煤炭需求将略有增加。全球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放缓,煤炭需求增长率也将下降。预计全年煤炭消费量约为40亿吨,增长1.7%。需求增长放缓,煤炭供需平衡松动。而电力消耗仍然是增长的源泉。预计耗电量将达到22亿吨,增加9000万吨;钢铁和建材行业的煤炭消费量将分别为6.4亿吨和5亿吨;化学品消费量将为310万吨,增加2亿吨。

在进出口方面,煤炭进口可能会收紧。随着煤炭产能继续释放,国内供应的边际效应减弱,但国内煤炭供需平衡的边际支撑力度加大。 2019年,预计煤炭进口量将低于2.7亿吨,很可能在2亿至2.5亿吨之间。

动力煤价格或许会下跌。在整体供需平衡松动和电厂亏损的情况下,动力煤价格中心可能下跌30-50元/吨。而焦煤价格会居高不下。炼焦煤长期涨价并稳定了市场预期。焦炭供应方改革将继续发挥作用,焦化行业仍面临产能过剩和环境保护问题。 2019年,焦化供应方改革可能进入关键时期并导致焦炭价格的上升。

总而言之,煤炭工业是中国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在我国的能源方面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但目前为止,我国的煤炭行业仍存在一些影响整个煤炭行业市场的问题。因此,必须优化煤炭行业的市场结构,提高高品质煤炭在行业内的市场表现,以确保整个煤炭行业的健康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毅.我国煤炭产业买方市场势力实证研究——以动力煤市场为例[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6,19(4):233-237.

[2]余路超.中国煤炭产业的进入壁垒对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3]王磊.山西煤炭产业转型中政府职能研究——基于政府和市场关系视角[D].云南财经大学,2016.

[4]赵含笑.产能过剩和产业政策对中国煤炭业市场力量的影响--基于新产业组织方法的实证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9):61-67.

[5]李建涛.借力产业结构优化,培养和提高煤炭企业市场竞争力[J].市场研究,2015,(6):57-58.

相关热词搜索: 煤炭 探讨 结构 我国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