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凤凰卫视提出的面向全媒体战略转型,到中央电视台通过央视网推进国家网络电视台建设的十余年间,中国的主流媒体纷纷通过开拓多媒体传播渠道、与新媒体结成战略联盟等方式涉足全媒体领域。2014年,黑龙江乡村广播积极借鉴国内同行成功经验,调整方向,做好“融媒”背景下战略布局。
一、连接城乡、打通壁垒,完成战略升级
黑龙江乡村广播积极调整战略方向,注重城乡要素互动、功能互补、联动并进,完成由“服务乡村”到“服务城乡”概念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做出贡献。
1.新媒体手段连通城乡,化劣势为优势
由于一定客观原因,黑龙江乡村广播在全省部分地区没有调频覆盖,但也给了我们紧迫感和危机意识。我们依托固有节目,通过微信公众平台、龙广客户端等新媒体途径将我们的惠农服务进行延伸、拓展。
2.积极调整节目结构,打通壁垒,优势互补
为了满足城乡一体化工作需要,更好地助力 “三农”工作、为目标客户服务,黑龙江乡村广播进行深入调研,展开“新春走基层”系列调研活动,根据调研结果,整合频率资源,重新策划节目,研讨节目定位,迅速提升新节目的品牌影响力。
通过以上品牌节目的策划布局,黑龙江乡村广播由服务乡村向服务城乡华丽转身,在打破壁垒的过程中底气更足、信心更满。
3.强化俱乐部建设,增强大数据意识,实现精准营销
黑龙江乡村广播重视各节目、主持人俱乐部项目建设发展,目前,依托《阳光帮你忙》节目打造“热心帮帮团”,并计划组建“惠农专家俱乐部”、“城乡艺术团”等各类听友俱乐部,黏合受众吸附能力,强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通过线上节目、线下活动、新媒体应用等吸附新的受众,在不同需求的人群中通过科学的大数据进行营销策划解析,做出相应营销策略,实现精准营销。
4.加强传播能力,公益引领,立体传播
为进一步加强黑龙江乡村广播传播力和品牌力建设,做好公益引领,我们成立“公益宣传项目组”,通过线上公益、线下活动、微信推送、主题专刊、户外广告等形式对频率主持人、节目、活动等有计划、有节奏、有侧重地进行轰炸式宣传,从而加强乡村广播的城乡品牌建设。
二、科普惠农、占领终端、加速渠道下沉
1.与省科协深度合作,推出“龙江科普惠农云服务”平台
“龙江科普惠农云服务”平台是在传统惠农平台搭建基础上,利用新媒体等多种手段,整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资源,争取项目资金运作平台服务,集合全省近千位专家,通过大联合、大协作共享科普信息资源,服务更广大受众,打造黑龙江农业科普信息化服务品牌,为调整广告结构助力。
2.黑龙江乡村广播联盟“同唱一首歌”
黑龙江乡村广播本着平等合作、因地制宜、优势互补、联手发展、自愿参与的原则,与全省29个县(市)广播电台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共建“黑龙江乡村广播联盟”。我们在联盟内共同策划节目、组织活动,开展深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开创黑龙江乡村广播联盟“同是一家人,同唱一首歌”的崭新局面。
3.科普惠农,树立形象,加大市场撬动力
黑龙江乡村广播与省农委、省畜牧局、省农科院、省科协等涉农部门深度合作,打造“科普惠农”系列活动。通过开设“全省农村经纪人培训班”、直播“全省科普大集”、“农机展”、“绿博会”、“哈尔滨种业博览会”、“植保会”,在节目线上开设专栏,同时借助新媒体手段联动宣传、树立形象,加大市场撬动力。
三、暖心助力、提升品牌、引领核心价值观
黑龙江乡村广播通过“暖心工程”提高品牌影响力,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而实现产业共赢。
1.“暖心”常态化,打造品牌节目
继2014年贯穿全年的“暖心工程”系列活动开展以来,2015年黑龙江乡村广播将“暖心”常态化,使之更务实,更贴心。
2.“暖心”规模化,策划精品活动
我们关注女性创业、关心留守儿童,通过“城乡女性致富创业系列培训”帮助城乡姐妹掌握致富技能,通过“城乡手牵手快乐过六一”汇聚乡村广播“热心帮帮团”力量,我们深入留守儿童家庭、为孩子们捐赠“爱心阅览室”……截至目前,已为千余个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开播七年多,黑龙江乡村广播深入乡村的行程已经近十五万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赤道跑了四圈。
3.从“暖心”出发,先舍后得,服务战略客户
通过贯通全年开展关注留守儿童等爱心活动,我们为爱心企业搭建平台。我们为留守儿童捐赠爱心书包近千个;我们关注城乡环卫工人,为他们送去价值百万的爱心药贴;我们关爱寒门学子,为500多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举办“高校科学营”;我们走进特殊人群和敬老院……近期,通过爱心延展,黑龙江公益网向我们发出邀请,通过公益活动招募爱心企业,共同为黑龙江省公益事业助力。而我们也会继续从“暖心”出发,将“暖心”继续。
目前,黑龙江乡村广播的努力初见效果,截至目前,克服重重压力, 2015年广告创收实现400万元,其中品牌广告近百万,专题广告近300万。
(编辑/丹桔)
相关热词搜索: 黑龙江 乡村 融合 广播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