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析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探究

浅析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探究

时间:2025-08-02 10:01:56 浏览次数:

摘 要:计算机网络以及Internet是当代发展最快的信息技术之一,是新世纪人才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它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的核心课程之一。本文通过对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设置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目的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9(c)-0185-01

当今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管理类、工商类的大学生步入社会以后,学习、工作、生活几乎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发展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并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发展和应用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并是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进程中,计算机网络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计算机网络”已不再只是计算机专业,而是许多非计算机专业,如管理类、工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注重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开设教师论坛和辅导网站。此外,教学内容注重反映管理类、工商类专业特色,引入最新科研和教学成果,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改革考试考查方式,注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

1 高校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

高校要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有:

1.1 课堂讲授

教师充分备课,力求对内容高度熟练,能深入浅出地讲授,讲清讲透,并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1.2 作业练习

有选择性地布置一些思考题和练习题,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教材和参考书,以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和难点。

1.3 网络辅助教学

利用网络,我们开设论坛,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网络提交作业,教师通过网络将批阅后的作业返回给学生。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的兴趣。

1.4 课外阅读指导

将相关的网络资源和辅助文献及时介绍给学生,以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1.5 案例讨论

在教案中准备了30个不同的教学案例,将这些案例让学生讨论或课外思考,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实际,扩大视野。

1.6 实际网络系统参观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安排并带领学生参观中南大学校园网、商学院局域网和企业的网络系统,由网络管理员介绍该网络设计的思路、组网技术、主要硬件及软件等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感性认识。

1.7 大型课程作业

对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教师将科研中企业网络系统建设的需求或已有的网络系统情况告诉学生,让学生分析企业已有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或为企业设计满足实际需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最后由指导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企业计算机网络方案进行讲评,指出其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目的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 高校设置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目的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内容非常庞大复杂,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懂、建、管、用”网络:

“懂”是理解网络原理、相关协议和标准;

“建”是掌握组建网络的工程技术;

“管”是学会管理、配置和维护网络;

“用”是在学会基本应用的基础上,学会使用将网络作为信息发布和管理的平台。

设置的课程内容既包括计算机网络的经典和基本内容,也包括具有一定深度的知识,并且保持和国际网络教学最新发展同步,不断引入最新网络技术,如表1所示的高速LAN(C4)、无线LAN(C5)、ATM(D6)、Internet多媒体网络(H7)等。结合以上目标,给各不同专业教授网络课程时以目前事实上的工业标准TCP/IP网络体系结构作为主线,以Internet作为实例来讲解网络原理和其应用。

3 高校设置课程的建设目标

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全面实现国家教育部提出的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即将课程建设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课程要充分考虑基于岗位和职业素质的需求,以网络的基本必需理论为基础,以网络的应用为主线,采用“任务引导,以工促学”方式引导学生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具有学习情景的教学过程中,全程教学均在实训室完成,进行教中学、学中做、做中考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任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其基本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确保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为重点。具体而言,有如下分目标:

(1)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师梯队,力求结构合理,基础宽厚坚实,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优良。(2)教学内容丰富新颖,能充分反映学科前沿成果,并不断更新。(3)符合现代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要求并与研究型大学课程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4)有完善的立体化先进教材及教辅材料。(5)在国内高校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影响力,能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应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掌TCP/IP体系结构中各个层次的功能,以及每一层次中所采用的主要协议;掌握计算机网络目前主要的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管理及数据存储与备份技术等内容;熟练操作FTP服务器、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的配置等内容。

开设《计算机网络》是管理类、工商类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结构的需要,是其基本素养的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特别是数据通信和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因为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而局域网是广域网的基本单元,广域网一般均由局域网互连而成。因此对数字化、数字传输、模拟传输、通信媒体、多路复用、数据交换以及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体系结构、组网技术、高速局域网等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有清晰的了解和掌握。此外,对网络管理(如网络安全管理、网络数据管理、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如在企业中的应用、政府部门的应用、金融机构的应用以及Internet的应用等)的掌握应依据专业不同而有所侧重。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及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还应具有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初步能力。

总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及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而言,应具有分析、设计、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初步能力,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则应侧重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本工具,具有熟练上网操作的能力,以提高其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钟丹.浅谈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改革.科技创新导报,2008,4:234.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计算机网络 探究 计算机专业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