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沈阳110136)
摘要: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组织部分,面对新时期党员教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进一步创新思路,采用多元化培养模式,强化教育效果,是所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规范程序、从严教育,从把好入口关着手,加大政策支持,激励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是我们从高校实际工作中总结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党员教育;规范;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3-0245-02
青年是我们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高等院校则是青年中优秀群体的聚集地。我们党历来主张并重视培养和吸收青年学生入党工作。能否培养一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因此,大学生党员不仅需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必须能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愿意为党的事业奋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培养和教育。
一、规范程序、从严教育,切实把好学生党员的入口关
(一)加强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针对高校大学生,首先,要充分利用入学教育、党校培训、党员活动等机会和条件,在他们一入校的教育中就增加党的基本知识的宣传和入党教育,加强对党章党史的学习,帮助他们尽早认识到党对他们的政治要求,积极争取进步,向党组织靠拢。其次,要结合“两课”教育和初高级党校培训,认真地对他们进行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知识的灌输,端正他们对党的认识,掌握马列主义思想武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确立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终身的人生目标,不断提高党员的自身理论素养和思想素质。再次,要利用行之有效的形式,对他们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考察革命历史纪念地、参加入党宣誓、参加“七一”纪念大会,通过对孤儿院和敬老院的帮扶活动等,通过身边的模范党员、英雄先烈等榜样,去启发、激励、锻炼和鞭策他们,使他们真正牢固树立起崇高而坚定的人生奋斗目标。
(二)加强大学生的日常考察工作
党员标准是由党的性质、宗旨、条件和义务决定的。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培养人和支部书记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考察工作,把符合党员标准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首先,要对照入党条件对每一位申请入党的学生进行全面考察,然后决定是否确定他们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对他们考察要注重行为表现,要详细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认识水平以及升入大学后的心理变化;既要看学习成绩,还要了解他们的整个生活经历和全部工作情况;既要考察他们的政治信念是否坚定,是否牢固树立起远大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还要考察他们是否在学习、生活中表现良好,团结同学,在大学生中具有一定威望。其次,培养人还要定期审阅积极分子的思想汇报材料,掌握其思想状况,及时指出并帮助其解决在思想观念和思想认识上存在的模糊认识,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再次,通过培养人、辅导员或党组织等,采用定期、不定期及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经常性地与积极分子开展个别谈话,从中了解他们入党的动机和思想的境界、状况,从中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引导,促使他们思想上早日成熟起来。
(三)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上
抓好日常管理,保持教育培训的经常性。坚持把党日活动作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培训的重要载体。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知识,联系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政策等教育。如每年定期开展“共产党员奉献日”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在校园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对预备党员的跟踪教育和管理,除了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端正入党动机外,还经常进行警示教育,党组织经常找预备党员谈话,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帮助克服。
(四)把发展党员工作的把着重点放在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的长效机制上
在党员发展工作上加强建章立制工作,是健全党员发展程序,严格把好入口关的重要途径。制度是否建立,规章是否全面,要求是否细致,直接决定着“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现实效果。高校是教育的重要阵地,更应该注重创新思想,更应该强调可持续发展,更应该在工作的长效性上下工夫。高校党员发展工作要加强制度建设,应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使党员发展工作有据可依,标准统一。进一步强化培训制度、共青团推优制度、公示制度、政审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在具体工作中,要认真审核发展条件,把好住入关口, 坚持原则,不搞无计划发展。通过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的各项制度,用制度来保证发展党员工作的健康进行,既保证质量,又确保“入口”畅通,使党的组织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此外,要纠正两种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的错误观点:一是发展工作不要只着眼于少数学生干部,把是不是学生干部、有没有组织能力作为培养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标准,而应注重全面发展党员,只要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和品德,即使是普通学生,也应积极大胆地吸收他们到党组织中来;二是不要为了一味地增加党员比例,提前或降低发展标准的错误观点,而要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重视党员素质,彻底根除党员发展中的急功近利思想。
二、加大政策支持,激励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活动
高校基层党组织比较健全,党员人数比较多,知识结构比较高,思维比较活跃,这就更加需要加强正确引导,大力支持党员活动的开展,明确方向,保证经费,鼓励创新,确保党员在活动进行自我教育,坚定信仰。
(一)开展党员标准教育,坚定入党信念
在教育和管理学生党员的过程中,通过聘请校外有关专家、教授做专题讲座和联系实际进行讨论,使党员明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性质没有变,党的奋斗目标没有变,党的宗旨没有变,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没有变,党员的标准不能变,通过党员标准教育进一步提高党员对新时期党员标准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党员教育的时代感和前沿性。各学院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学生具体情况,通过党员宣誓、参观展览、佩戴党徽等方式方法,教育学生党员始终不渝地讲信仰、树理想。
(二)开展党务工作评比,提高党务工作者业务素
针对党员发展中的实际情况,从组织保障上必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学生党员发展以及党员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都离不开基层组织。因此,要建好基层组织班子,并将班子成员的素质放到重要的位置,要求他们有广博的知识,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熟悉党务工作,有较强的学生工作经验和能力。学校应该建立党员发展工作责任制。学校组织部根据党员发展计划,将任务分解到基层党委、党总支,责任由高到低逐级细化;同时要求基层党委、党总支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办法,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努力完成发展计划,并给每个党员下达对积极分子进行培养和考察的任务,为我党选拔和输送优秀的新生力量。要建立自检自查、互检互查等监查制度,使各基层党委、党总支从自身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高工作水平。另外,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教育。支部书记是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关键人物,因此对他们的培养工作也至关重要。通过培训、考试、测评等形势,使支部书记们了解到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和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感。
(三)开展创新党日、共产党员工程工作,号召广大党员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
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大影响,与普通同学年龄相同,思想、观念十分接近,他们之间的沟通往往比师生之间的沟通要容易得多,他们的一言一行在同学中的影响力往往是不容低估的。因此,应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学生党员在优良学风建设和校园文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扎实推进学生党建工作。如开展党员“帮带”活动,要求学生党员与在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有困难的学生结成对子,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困难,共同进步与成长。这种活动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有效地促进被帮带同学全面提高,能够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构建和谐校园建设长效机制。再如“建党员之家”,党组织进公寓,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等活动。以此提醒党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处处起到表率作用,真正做到党员身份亮出来、服务同学干起来、困难时候站出来、模范作用显出来。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励广大党员要永葆先进,做校园内的先锋模范。
总之,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永葆生机活力。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对于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新时期 教育管理 党员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