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进行博物馆的可视化管理,是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的,建立2.5维的博物馆可视化管理系统可以不受时间、环境的限制,将博物馆的文化进行有效传播。
关键词:2.5维;可视化管理;数字博物馆
1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传播。博物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如何使博物馆的信息更好的传承,更好的服务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实体博物馆中大多数展品都是不可再生的,我们在传播它的文化同时,也要对其进行保护和保存。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把博物馆的文物进行数字化是当前发展趋势,它可以使人们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身临其境地观看和感受文化传播,能将真实博物馆搬上网络,三维展馆长年展示,使展馆真正成为永不落幕的展馆了,从而实现对博物馆中文物的保存、再现和传递。
目前,对博物馆进行数字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二维图片的方式展现馆藏信息,并对博物馆相关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这种方式形成的数字化博物馆占用存储空间小,利于在网络中传输,但是对于馆藏文物,都是以二维的形式存在的,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能激起浏览者的欲望。例外一种方式是纯三维的形式,是建立三维虚拟博物馆,比较有代表性的博物馆有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敦煌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很好地实现了三维的效果,让人很快的进入到其中,但是这些博物馆所占用的空间大[1],不利于在网络中传输,大多数博物馆都是在本地进行浏览,这样不能使在异地浏览者进行浏览,在一定范围内失去了它的意义。
文章尝试把2.5维技术应用到博物馆的数字化中,以大庆博物馆作为试点,把二维场景和三维场景结合起来,进行2.5维博物馆可视化管理系统的研究,实现场景的漫游设计,对各场景的相关信息进行综合管理。点击一场景空间可以看见它的范围、样貌等信息,把屏幕分为两块,一侧是场景的数据,一侧是场景的样式,具有直观性,使人一目了然。2.5维,不同于三维,使得一系列的图片或者场景以一个伪三维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实际上并非三维。在2.5维的虚拟博物馆中,用户只能以一个固定的角度观察虚拟场景,不能旋转或者变换角度。这种建模方式使得建模的数据量大幅度减少的同时,保留了三维场景中的真实感信息,为数据的传输和高效表达提供了便利。该项目致力于能够很好的在网络上运行,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
2 系统研究的意义
对博物馆进行可视化管理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可视化,一个是管理。是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将博物馆的场景进行虚拟数字化,生成一个仿真的系统,同时对馆藏的信息进行管理。在保护馆藏文物的同时,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浏览博物馆中保存的珍贵文物,以及博物馆的场景,并实现浏览者与虚拟场景间进行交互体验。对博物馆进行可视化是传统展示方法与先进计算机虚拟技术的结合[2]。因此建设博物馆的可视化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1)通过对博物馆的数字化,建立其相应的馆藏内文物以及陈列品的相关信息数据库,可以很好的保护、保存那些珍贵和濒危的历史文物,并可以对破损的文物进行修复和重建。
(2)博物馆的可视化借助网络手段提高文物的展出率和展出效果,提高展馆的知名度,促进文化的传播;利用多媒体技术,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及3D模型等形势充分展现了藏品所承载的知识。
(3)博物馆的可视化是潜在观众变为实体展馆观众的桥梁,弥补了地域性的限制,可以是用来进行远程教学的课堂,是促进实体展馆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3]。
本项目是以大庆博物馆作为试点,大庆博物馆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实现,可以宣传大庆的历史文化知识,吸引更多游客来大庆旅游,对提高大庆市旅游收入,提高城市知名度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3 系统的功能
博物馆进行可视化管理是将传统博物馆的业务工作与计算机网络上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构筑博物馆大环境所需要的信息传播交换的桥梁,把枯燥的数据变成鲜活的模型,使实体博物馆的职能得以充分实现。引领博物馆进入公众可参与交互式的新时代,引发观众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科普的目的。
博物馆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实现的馆藏文物的360度动画效果,让浏览者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观看馆藏精品。
(2)实现藏品信息管理,对进入藏品数据库的信息进行统计、查询和知识整合。
(3)实现博物馆的各个场景的浏览,自动从一个场景进入到另外的场景。
(4)实现场景预加载功能,加快系统的加载速度,解决用户等待的问题。
(5)实现人物漫游的交互体验功能,使浏览者可以在场馆内沿着任意的路线进行浏览。
(6)实现快速导航功能,用户在左侧列出二维的相关场景,当点击左侧的某个位置时,右侧直接跳转到相对应的2.5维的场景上或者展品的位置。
4 系统采用的技术路线
(1)研究相关的关键技术,为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调研,确定把博物馆当中的哪些部分作为研究的对象。
(3)通过照相、手工测绘等方法得到对象的精确数据,利用AutoCAD等工具在电脑进行绘制成形。
(4)利用CAD模型导出的二维图纸在3Dmax中进行三维建模,生成主要场景的三维模型,然后根据相关场景建立2.5维的场景投影。
(5)建立xml,加入虚拟人物的行走路线、模型的介绍等。利用FLex编程实现界面控制。
(6)建立2.5维博物馆可视化管理系统,开通调试。
5 系统的应用前景
由于基于2.5维的虚拟产品同时具有二维和三维的优点,具有存储空间小,易于传输、真实感强的特点,所以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虚拟农机的可视化管理上,由于农机具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可以应用于中小企业的机械产品的展示中;应用于文化遗址的虚拟构建中;以及把实验过程和现象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他们体验和观测的环境,致使教学的课堂不再是单调枯燥的、教学效果不显著的课堂,应用于虚拟实验平台的建设等。
6 结束语
博物馆的可视化不只是现实世界中实体展馆的简单复制,而是实体展馆社会价值的补充和扩展,是实体展馆在互联网上的一扇窗口。建立2.5维的博物馆可视化系统可以满足对于博物馆馆藏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实现馆藏展品的2.5维的虚拟展示,使没有到过实体展馆的人可以借助此系统了解展馆,了解展品信息,增加去实体展馆的兴趣,是实体博物馆传播文化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梁芳.基于虚拟现实的虚拟博物馆交互性展示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0(4).
[2]张静,许洁.古文物艺术造型的数字化与虚拟展示[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25(6):835-837.
[3]朱旦晨,宋桂岭.基于Ueal3的虚拟博物馆系统的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12):48-52.
作者简介:王娜(1980-),女,硕士,讲师,现主要从事网络多媒体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刘桂阳(1972-),男,硕士,教授,主要从事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
高云丽(1974-),女,硕士,讲师,现主要从事多媒体技术的研究。
刘金明(1980-),男,硕士,讲师,现主要从事网络多媒体技术的研究。
李龙威(1988-),女,硕士,助教,现主要从事多媒体技术的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管理系统 可视化 博物馆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