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北党校(原名“边区党校”)是陕甘宁边区党委开办的一所以培训地方性干部为主的干部教育机构,办学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是延安时期中共地方干部教育机构的代表之一。在中共中央与边区党组织的指导下,西北党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学员、教员与教材等方面的特殊性,坚持课程同学员相结合、教员同学员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以地方性的问题知识”为教学重点的办学道路,创造性地贯彻了中共中央制定的所学与所用一致、理论联系实际的指示,把西北党校建设成为一个“有大局面”的正规学校。
【关键词】西北党校;干部教育;为用而学;教育规律
【中图分类号】D2614 /K26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4)03—0123—07
在1949年之前中共众多地方性党校中,陕甘宁边区西北党校所富集的历史资源决定了它所具有的标本价值:1937年成立的边区党校在1942年改名为西北党校(编者按:当时通称“边区党校”,下同),是中共中央西北局宣传部直接领导、西北局组织部指导下的一所主要培养区县级以下干部的地方性党校。①截至1949年,这所党校共培养干部9000余人,成为陕甘宁边区干部教育的“堡垒”。[1]171
相较于延安时期“抗大”、“中央党校”等干部教育机构,专门研究这所地方性党校的学者并不多,成果也并不多。②已有研究在一些基础性问题上,或语焉不详、或尚有歧见,诸如创办时间等问题上,存世文献与现有研究之间存在抵牾之处,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因此,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本文研究边区党校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问题,为将来深化研究作基础。
一、建立“党内的教育网”:边区党校的创办及角色
中共中央落脚西北,张闻天、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决心将陕甘宁边区打造成“领导的中心”。[2]447为贯彻中共中央的战略意图,特区党委迅即着手布置各项建设,包括干部教育工作,③组建边区党校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3]154
从组织建设角度看,相对于培训班,创办西北党校是边区党的建设正规化的举措。西北党校曾经合并于中央党校,在中共中央党校办学实践的影响下,[4]4依托党校这种有学制设计、有师资队伍、有教材体系的较为正规的办学机构来培训干部,当时边区共产党人并不掩饰推动自身组织建设正规化的意图。短训班因具有时间短、业务性强、保密性好等优点,在抗日战争之前,训练班、尤其是短期训练班是中共开展干部教育的重要形式。比如处于地下工作状态的中共陕西省党组织开展干部教育也是采取短期训练班的形式。[5]141综合陕西省委给中央的多次报告可知,这种训练班由省委组织部负责主持,受训人员至少包括支部干事以及党内负责宣传工作的同志,受训时间“每班至长不得过三礼拜”,受训方式为每次不超过三个半小时的集体讨论。[5]138西北革命根据地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也采取训练班的形式解决干部教育问题,“经常的召集团党训练班,时间三天至五天”。[6]452但根据当时报告的检讨,当事人认为实际情况收效一般。1933年12月,崔瑞省给中共中央的第2号报告中毫不讳言:“过去陕北组织从来没有过计划的教育工作”。[6]296
对训练班的局限性,当时分管干部教育的陕甘宁边区党委宣传部早有认识:“学员的文化程度没有提高,离开训练班后,在政治上理论上很难有进步”,培训班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没有完成它应有的任务”。④不办训练班、而办党校成为当时党务工作者的共识,这成为当时干部教育工作者创办陕甘宁边区党校的重要背景。
在边区党校的成立问题上,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1937年9月,在陕北省委党校与关中、陇东、神府三个分区党校合并的基础上,成立陕甘宁边区党校,刘宪曾、刘端棻等学者持此说法,栗洪武沿袭这一观点。⑤表面上看,学术界主流观点没有什么问题,但一经对照文献,发现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一个主要的问题是边区党校的创办时间。现存边区党校1943年总结材料中明确提到,边区党校是“1937年7月开办”。这种说法有明确的文献依据。[3]154但是,主流观点1937年9月成立之说,也并不是空穴来风。笔者发现一则旁证材料。1937年8月16日《陕甘宁特区党委关于选举问题的通知》中,关于编余干部的安排问题,当时的特区党委提到“暂至分区党校读书,待抗大开学时,即来抗大学习”。从这份指示中我们不难发现,至迟在1937年8月,边区干部经分区党校培训后,是送往抗大而非边区党校进一步学习。换言之,8月份学校规格中,并没有“边区”一级。⑥
另一个问题是边区党校在边区党内教育网中的角色问题。边区党校在“陕北省委党校与关中、陇东、神府三个分区党校”基础上组建的说法,本身并没有交代清楚边区党校在边区党内教育网的角色:似乎随着党校的成立,原有的陕北省委党校与分区党校都归并到边区党校,原有建制撤销,问题是在各分区党校的基础上组建的边区党校,能否独家承担幅员广大的陕甘宁边区各地干部培训的任务。⑦
边区党校的创办与其他培训渠道不是简单的组织合并与功能替代。按照1939年边区组织部的统计,边区党校培训的党员干部人数为1259人(同期,边区主办的各类训练班培训干部共计2313人,各分区培训干部1169人,边区中学、鲁迅师范培训干部150人),边区党校自身所培训干部占边区培训总量的26%。[7]321在交通、通讯等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事实上形成了一个覆盖全边区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⑧在这个大格局中,连鲁迅师范学校等国民教育机构也承担了部分党员干部培训任务。⑨
边区党校的创办工作在第一时间得到中共中央的指导,⑩在苏区代表会议上,博古代表中共中央所做的关于干部教育方面的指示,当时也只有西北革命根据地有可能执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干部,是苏区党的面前的最重要的问题”,为更好地开展干部教育,边区党委应该“建立党内的教育网(除中央党校外,省县区应按期开训练班;党的补习学校,新党员训练,及党员理论自习的帮助)”。[8]218至迟在1939年前后,以边区党校为轴心、各种训练班为枝干、国民教育学校参与的党内教育网基本建成。
相关热词搜索: 陕甘宁边区 党校 干部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