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消费品监督抽查
2016年沈阳市质监局加大了对日用消费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已完成15类重点消费产品中的木制家具、弹簧软床垫、沙发等产品的监督抽查,还计划对儿童纸尿裤、燃气灶具、床上用品、电热毯、食品相关产品等十余种消费品开展监督抽查。目前已抽查家用纸制品共23批次,合格22批次,合格率为95.7%;抽查沙发30批次,合格29批次,合格率为96.7%;抽查弹簧软床垫20批次,合格18批次,合格率为90%;抽查木制家具100批次,合格79批次,合格率为79%;抽查金属家具10批次,合格率为100%;抽查服装62批次,合格58批次,合格率为93.6%。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实行每季度公开制度,定期在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厅进行权威发布,并在沈阳日报专版发布报道,实现了监督抽查结果信息公开、透明。上半年共发布监督抽查通报16期,同时保证监督抽查后处理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结果及时公开。
对木制家具产品质量进行风险监测通报
为加强产品质量风险监控工作,沈阳市质监局以产品质量中影响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等因素为内容,建立了以风险信息采集为基础、风险监测为手段、风险评估为支撑、风险控制为目标的工作体系,形成了以预防为主、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实现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切实保障了产品质量安全。今年,根据木制家具监督抽查100批次,合格79批次,合格率为79%的情况,沈阳市质监局发布了木制家具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通报,对木制家具甲醛释放量、木工要求、表面理化性能等指标进行了风险预警。
开展儿童用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
为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用品消费品质量安全,提高消费者对儿童用品消费品质量的辨识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在六一儿童节到来前夕,沈阳市质监局与市委宣传部网信办、沈阳网共同录制了“微访谈”节目,就儿童用品选购、消费品质量安全、近期实施的儿童用品强制标准与主持人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沈阳电台、沈阳电视台、地铁报、沈阳晚报等媒体也到场进行了采访报道。6月上旬在辽宁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介绍了最新实施的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有关技术要求,以及选购儿童服装的常识。通过这些活动加强了质检部门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有效提高了公众的质量安全意识,对促进地区产品质量提升,加快形成质量共治格局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
2016年5月,沈阳市质监局为马路湾街道电业社区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开展了群众性、趣味性质监特色科普知识讲座。马路湾街道电业社区、沈阳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沈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沈阳标准化研究院、沈阳计量测试院、各新闻媒体等80余人参加了活动。沈阳市质监局多位专业人士通过科普幻灯片,详细讲解了“如何选购家具”“如何减少装修引起的污染”“劣质纸制品的危害”“如何鉴别纸制品”等消费品安全知识,并进行了现场交流互动,气氛轻松、热烈。当日还在和平区振兴二校门口展示了科技知识宣传板,向家长、学生、过路行人发放质监科普知识宣传单,针对社会热点和公众需求开展质量安全科普宣传,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方式,提升了公众质量安全防范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开展实验室开放活动
2016年沈阳市质监局将开展开放实验室等活动,倡导“创新引领 共享发展”,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使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良好风尚,努力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拟开放实验室10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个。包括家具产品检测开放实验室、家具产品检测开放实验室、金属产品检测开放实验室、车用橡胶产品检测开放实验室、气瓶型式试验室、爆破片型式试验室、阻火器型式试验室、电磁兼容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电气计量实验室、节能计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目前各实验室均已确定开放计划、开放方式,建立开放实验室规章制度。
深入开展“质检利剑”打假专项行动
2016年沈阳市质监局深入开展“质检利剑”专项行动,以儿童用品、家用电器、电子产品、食品相关产品等消费品为重点,严查生产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或明示标准产品、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未按要求取得生产许可证或强制性认证、标识欺诈等违法行为。上半年全市质监系统共检查消费品生产企业67家,其中,空气净化器生产企业2家、智能手机生产企业1家、儿童用品生产企业9家、厨具生产企业10家、床上用品生产企业25家、家具生产企业20家。查处消费品案件1件,货值金额0.24万元,收缴罚没款0.514万元。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推进消费品“质检利剑”专项执法工作,严厉打击消费品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保持执法打假的高压态势,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相关热词搜索: 并举 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