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概念的发展,健康教育作为关系到全民族健康的系统工程日益被人们所关注。公共卫生从业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关系到整个公共卫生工作的发展。下面就从业人员健康教育特点及对策作一浅述。
1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健康教育的特点
1.1从业人员构成的特异性公共卫生从业人员从事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食品行业等各个行业,由于行业标准的不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存在着差异。例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一般以年轻女性居多,食品行业中的厨师以男性居多,存在的健康问题和对保健知识的需求各不相同。
1.2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由于职业的因素不仅会影响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直接或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这就决定了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必须与工作结合,才能发挥最佳作用。
1.3从业人员所处企业的人文因素是健康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1]。"如果企业领导的健康观念很强,能够利用健康教育这一有效手段,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生活环境,来满足职工的社会心理需要,将会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公民的健康素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从业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与需求,与其文化层次、工作经历、个人生活习惯有关,文化层次高,接受的健康教育多,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就强。
1.4从业人员所从事的行业不同,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对卫生知识知晓的程度和范围不同。食品行业从业人员:从事的都是与食品有关的工作,就要熟知怎样选择食材,腐败变质的原材料不能使用,食品污染的途径,怎样做可以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要了解自己所在的公共场所可能存在的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时候怎么处理?按工作规范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保障公共场所消费者和自身的身体健康。生活饮用水从业人员:要了解水源周围有哪些可能的污染源,提前做好清除,保障水源安全。要熟知发生水源性疾病的时候怎么做?
2如何做好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工作
2.1要对公共卫生经营场所的负责人进行专项培训领导重视是做好从业人员健康教育的保障。对负责人进行培训,让他们熟知经营场所涉及的法律规定,认识到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和健康保健知识的提升对单位和顾客都有好处,从而积极在单位安排专人负责,并建立起完整的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培训计划。
2.2要根据所从事的行业不同,对从业人员分行业进行培训各食品经营单位要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培训,从业人员应熟知:①从业人员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至少进行1次/年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②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专间操作人员还需戴口罩),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操作时手部应保持清洁,操作前手部应洗净。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还应进行严格清洗消毒;食品处理区内不得有抽烟、饮食及其它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各单位按规定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让从业人员了解食品污染的途径、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简单的处理方法等。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每年设有从业人员培训计划,进行法律法规、卫生知识培训。从业人员应熟知有关法律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组织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的人员,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从业人员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在工作中做好个人防护,严防自身健康受到危害。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习并熟知相关法律规定:直接从事生活饮用水供应、卫生管理的人员和直接从事水质处理器(材料)生产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进行1次/年健康检查。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其他影响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疾病的人员和病原携带者,治愈前不得直接从事生活饮用水供应、卫生管理工作或者水质处理器(材料)的生产工作。从业人员应按要求、操作规范做好水源防护、水质处理。
2.3要根据从业人员文化知识的高低分层次进行教育。对从业人员按文化层次分批进行培训。对文化层次较高、接受能力较强的从业人员按要求进行培训;对文化层次较低的从业人员可以增加培训次数。从基本的卫生知识、法律法规到现场操作规范,日常行为习惯都进行培训。从业人员要做到不但能说出来,还能在实际操作中不出错,改变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
2.4要根据从业人员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开展不同的健康保健知识教育。食品行业的厨师接触油烟比较多,要多进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防癌知识的培训。餐厅服务员接触顾客多,要多进行经口传播的传染病、消毒知识的培训。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要根据所在的公共场所不同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宾馆客房服务员要进行传染病、性病知识、公共场危害健康事故发生时如何处理?消毒知识的培训。美容美发行业的从业人员要做好消毒知识,各种头皮癣病的知识培训。生活饮用水从业人员要如何做好饮用水水质处理、消毒知识的培训。还可聘请临床专家对从业人员进行各种慢性疾病、女性常见疾病防治和男女性更年期有关知识的宣传培训。
2.5要教育职工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例如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在对物品进行消毒时要佩戴手套,下班前要换掉工作服,洗手洗脸,在传染病发生或危害健康事故发生时,在引导顾客做好防护离开时,也要做好自我防护。
总之,健康教育在公共卫生经营单位的作用,是提升、单位形象,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增进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健康教育,使得公共卫生经营单位和员工了解相关卫生法规,知道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何保护自己和消费者权益。通过健康教育,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可以学到相当多的健康保健知识,在提高自身健康素质的同时,可以适当提醒消费者注意健康保健。通过健康教育,一种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逐步形成,这种正能量的传递将使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高峰。
参考文献:
[1]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第5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哈涛
相关热词搜索: 公共卫生 从业人员 浅谈 健康教育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