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预计完成。2015年1至11月,茅台集团实现销售收入(含税)357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利润总额193亿元,同比增长1.88%;资产总额达1050亿元,同比增长31%。在12月18日举行的第19届五粮液经销商大会上,五粮液方面也表示,2015年启动混改,经营目标预计达成。
中高端白酒品牌不约而同地调价显示白酒市场回暖,显示了政府“舌尖腐败治理”的过程中间接的改变了白酒行业畸形的市场结构,实现了白酒行业回归大众消费的正确市场道路。与此同时,白酒资本市场也一片利好。截至日前,在全部出炉的18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大部分白酒公司止跌回涨,六成净利润实现增长,其中:洋河股份以及老白干酒实现双位数增长,前者营收及净利润分别增长11.02%和12.01%,达到136.61亿元及44.61亿元;老白干酒分别增长22.78%和25.94%;去年同期亏损了1.399亿元的水井坊實现净利润7074.58元。中国酒业协会显示,2015年1至10月,全国规模以上白酒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367.14亿元,同比增长7.75%;利润总额558.13亿元,同比增长5.51%;税金429.89亿元,同比增长4.81%。但也要明确的是,白酒行业仍处于调整的阵痛期、转型的探索期和复兴的准备期。
啤酒方面,行业整体产量下降,啤酒公司整合趋势明显。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中国啤酒产量为4197万千升,同比下降5.73%,在白酒、红酒、啤酒三大酒种中下滑幅度最大,啤酒行业继续处于下行。此外,进口啤酒增速依旧较快。2015年上半年,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嘉士伯五大品牌中,仅百威英博整体销量增长9%,多家啤酒公司第三季度报也不理想,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燕京啤酒三季报显示,公司2015年1至9月实现营收114.48亿,同比下降6.51%,净利润同比下降6.39%;青岛啤酒前三季度营收243.15亿,同比下滑5.52%,净利润同比下滑19.92%。在市场容量下降的同时,今年进口啤酒继续挤占国内啤酒公司的市场份额。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十月,中国进口啤酒47.313万千升,同比增加62.9%。
由此可见,在政府“舌尖腐败治理”的过程中,啤酒虽然前期受到的冲击较小,但是由于未及时转型,因此容易受到受宏观经济、产能、国际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国内啤酒业整合趋势明显。
红酒方面,行业总体销量下降,受进口红酒影响明显。2015年,国产红酒产量下跌,且受进口红酒挤压严重,进口红酒呈现量额回升,但主要集中在中低价位红酒。与此同时,中外一些贸易协定也对一些国家的红酒进入中国市场带来利好,也使得国产红酒危机更重。2015年1-10月中国红酒产量是920425.05千升,同比下降0.88%。相反,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红酒的进口额则有较大幅度提升。
显而易见,在政府“舌尖腐败治理”的过程中,虽然红酒受到了冲击,但是这并未促使红酒行业进行转型,我国红酒的核心竞争力仍然较低,难以抵御进口红酒的冲击。在开放贸易政策进一步放开的背景下,国内红酒受到了政府“尖腐败治理”和贸易开放政策的双重夹击。譬如,2015年1月,中智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中国对智利红酒实行零关税,仅征收10%的消费税。2015年6月,中澳自贸区协定的签署,意味澳大利亚红酒将在2019年享受零关税。零关税直接传导至终端价格,使进口红酒价格不断下探,国内红酒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对国产红酒市场份额的挤压也是显而易见的。数据显示,国产红酒代表之一张裕日前公布的三季度业绩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降3.38%,净利润同比下降15.02%,业绩低于业界预期。
行业层面的数据显示,政府“舌尖腐败治理”的社会治理效应显著,有效地在公关吃喝中出现概率较高的高档白酒和红酒的消费量,而对普通大众消费的啤酒影响却不大。从政府“舌尖腐败治理”的常态期数据来看,在整个白酒行业盈利能力回升,但这主要是高档白酒(知名品牌白酒)的消费量上升所致,这意味着在政府“舌尖腐败治理”影响下,高档白酒上市公司主动调整了经营管理策略,从新在新的市场环境中获得了竞争优势,而其他中低端白酒企业则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淘汰,这有利于酒类行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
4 结论
政府“舌尖腐败治理”对各类酒企的冲击效应呈“倒U型”分布,在“舌尖腐败治理”初始期,由于需求的降低,各酒类公司在销售端受到极大冲击,上市酒类公司的盈利能力急剧下降;在“舌尖腐败治理”严厉期,上市酒类公司盈利能力降至最低,但由于各大公司开始审视自身情况,进行“经营自救”,公司的盈利能力出现触底反弹的迹象;在“舌尖腐败治理”常态期,部分酒类公司的转型策略初显成效,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回升,但要想快速恢复到高位的盈利水平仍需时日。
参考文献
[1]陈惠民.当前酒类市场商业贿赂行为之探讨[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
[2]长青.基于EVA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11.
[3]貴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2012—2015年度年报和季报[Z].
[4]季健.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新探[J].中国流通经济,2012.
[5]路立敏,李京亚.我国酿酒行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评价[J].会计之友,2012.
[6]刘纪辉,吴泽.探索高端白酒行业拐点下的转型发展[J].品牌,2014.
[7]孙会.酿酒行业财务指标综合评价模型[J].产业经济,2013.
[8]上海证券交易所.cn[Z].
[9]王之炜,陈良.我国啤酒业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分析——以燕京啤酒为例[J].会计之友,2011.
相关热词搜索: 舌尖 发展状况 腐败 治理 类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