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审视2007年秋拍

审视2007年秋拍

时间:2025-08-02 05:02:42 浏览次数:

《集结号》——拍场云集东三环

2007年,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已走过15个年景。在这个光辉而有纪念意义的年月里,我们收获了什么呢?

原本高雅的文物艺术品拍卖活动,变得越来越像一种包装华丽的商品交易行为,或者说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它就是一种越来越市俗的买卖,只不过各自的华丽外衣不同。

令人不解的是,越来越多的春拍在盛夏时节举行,秋拍则改在了冷尘迷漫的初冬。就连每次准时出现在北京秋天里的外资拍卖公司,也出现了变化。苏富比依然故我,在国际俱乐部饭店不大的展厅中,“清朝那些瓷儿”成为路演的主角,吸引了众多看客的目光。佳士得不仅带来了“明朝那些瓷儿”,更通过巧妙设计,把“永乐”与自己连结得更加紧密。砺炼成长的永乐与佳士得尚有很大差距,与内地诸公司相较已无劣势。佳士得更有扶上马送一程的打算和举措,虽然外资拍卖公司何时能入主中国大陆无人知晓,但外资拍卖公司的未来意图和具体行动已显示其志在高远。

同志们,准备好了吗?

有一点可以肯定,当外资拍卖公司真正获许进入中国大陆从事文物艺术品拍卖活动时,也就是许多今天仍在开业但不开心的拍卖公司关门歇业之际,其中不乏今天市场上仍很著名的拍卖公司。到那时,春秋两季大拍北京东三环附近酒店里拍卖公司云集的场景将不再,我们也不必再为个人体力和精力难以应付而苦恼。

两大外资拍卖公司陆续传来惊人“佳绩”,中国当代艺术品续写春拍的财富神话。难以想像的是,上千万元一件的作品如北京人买冬贮大白菜般被撮堆买走。爱“晒富”的内地富豪未见有谁“暴晒”自己的收藏。它们终究被谁拍走了呢?

难道外资拍卖公司在本土化进程中首先是向诸多内地同行学习,做大成交额吗?

令人不解的是,在外资拍卖公司加速本土化的同时,大陆拍卖公司也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亮点是把拍卖图录的封面外文(或汉语拼音字母)加大,很像苏富比和佳士得的拍卖图录。这很不好。

如果我们翻开苏富比和佳士得的拍卖图录,可以看到从早期不见一个汉字的图录,到现在中、英文对照的图录之间意味深长的变化。而许多大陆拍卖公司已经有了良好的独立品牌,却把图录封面做的像专向海外发行的一样。这是迈向全球化的第一步吗?

提高佣金比率已由点到面,发展到2007年秋拍的整个拍卖行业。看来,拍卖业界对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得好,开源节流,节能减排。

开收入之源,提高佣金,积少成多――已显拍卖业界资金紧张之态。节能减排,舍去不必要的开支,同样也能积少成多,提高资金利用率。已往市场中常见的堆积如山般拍卖图录不见了,源于拍卖公司的图录不在随便送人。拍卖预展现场中,手持图录袋的看客明显见少。恰如清康熙青花瓷盘中常见的诗句:“梧桐叶落,天下知秋”。难道文物艺术品拍卖业的冬天就这样准确地印证了我们以前文中的观点吗?

《士兵突击》——拍卖公司争做“许三多”

在门槛高耸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业界,能分杯水已不易。走入这个行业,针对不同的人,恰在难易之间。里边的人不想出来,外边的人想进去,就像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和他的家人想当兵一样。不同的是:当兵保国卫家,干拍卖公司则要获取超额利润。

现阶段的拍卖业界,已无初始时期几家独秀的好时光。蜂拥而至的后来者蚕食分流了原本不多的拍品和卖家,而与生俱来的赝品,让买家望而却步,转往他处。

残酷的市场让众多拍卖公司和拍品成为“三多”的化身,只不过要细数起来,“赝品多、假拍多、假成交价多、假成交率多……”能称之为多者,有N类、N种之分。

这是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必经之路。不健全的法规、不健全的机制、不健全的从业人员和道德,使先天不足的拍卖业暂时因盛世之故,得以让先入者饱餐盛宴,让无辜的收藏投资者埋单。无论是未来的世界很精彩,还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现在的世界并不精彩。中国拍卖业界要像“许三多”一样,历经磨难,走向成熟。

中国历史上许多辉煌的“百年老店”最后都走向了谢幕,无论是强盛的封建王朝,还是睿智的风流人物,无论是不可一世的权贵,还是万口称颂的商号。拍卖业界能否打造出商誉长久的“中华老字号”,已见端倪。

一个优秀的军事团队,既要有大量“许三多”式的士兵,还要有优秀的管理团队,他们可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才智,但唯一不变的基础应是上至司令官,下至伙夫都应该对枪械有着熟练和良好的应用技能。

同样,一个要想成功的拍卖公司团队,靠的不是资本雄厚,包装豪华,上蒙下骗,而是能认识真品和运用真品。

因为,中国大陆的拍卖业界中已经出现了激烈的竞争,阶段性的结果就会在近一二年内出现。绝对的结局很难给出答案,相对的结局会让有些人很难过。

《暗算》——风声猎杀拍场

一部《暗算》电视剧,红遍了大江南北,红了诸多演创人员。在回味剧中精彩之时,人们可曾意识到我们身边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就有着常转方向的风。

《元人秋猎图》惊现北京保利拍场,不同的声音把落槌价猎杀在3000万元大门之外。尽管它是幅真品,尽管并无人有意暗算。

海外传承的拍卖纪录及《石渠宝笈》著载,没有挡住流拍的结局。由此可见,拍卖公司的大意和遇事应变能力、水平急待改进与提高。

我们是否应庆幸大陆收藏者不再迷信他人走向了成熟?非也!这件事情只能说明了众生从错误的一端走向了错误的另一端。拍场是多元的,绝非小学生课本的语义对比之简单。

《元人秋猎图》对任何拍卖公司而言,提供了提升自身形象和实力的绝佳机遇。但该做的没做,不该做的做过了头。拍前对传媒和市场的傲慢和无视,应对流拍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了解这件拍品的首先是拍卖公司。它既有实物可供饱览,又有资金、人脉关系和既得利益可供调度使用,应能左右市场导向。并对拍品之优劣熟识详尽,有扬长避短、指东打西之能,提前推演事态变化,成不先喜,败不先惊,虽具亡羊补牢之功,但绝不能出现亡羊之态。

《元人秋猎图》之流拍,只能说明无论是参与者,旁观者,还是鼓噪者都不得要领。参与者自不必说,旁观者、鼓噪者也要提高水准。

自拍卖市场出现后,寻找机会成为人们收藏投资人生中的首要乐事,谓之“拣漏”。拣百元钱乐此不疲,拣千元钱津津乐道,拣万元钱如范进中举。而对上千万元之机会者,或视之不见,或无人喝采。

2007年春,北京翰海所拍清乾隆官窑粉彩霁蓝描金花卉瓶虽2408万元之价,恐早已被人遗忘,而盈利空间可观的《元人秋猎图》却遭流拍待遇。看来。当今之拍场真是“有钱者不懂画,懂画者没有钱”!

《色·戒》——拍卖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

当人们为《色·戒》中床戏被删而争论不休时,拍卖版的《色·戒》无声上演了很久。我们中的多数人无法去海外观看全本《色·戒》,就像多数收藏投资者无法去海外竞拍一样。

各个拍卖公司像美丽的王佳芝,在真理与欲望的十字路口徘徊。15个辉煌岁月青春有悔,易先生射出的金钱、欲望之弹已将她击中,拍卖业界离真理与正义渐行渐远。

拍卖公司不单是商业活动的中介,至少拍卖从业人员自己不应这样看。如果连中介应做到的公平、公开、公正都难以实现,它的发展前途又在哪里呢?

王佳芝的原型是一个正义的化身,理应受到我们的尊敬,张爱玲的生花之笔让悲壮之花衬上了爱情之叶。在商欲横流的今天,我们虽无法苛求拍卖公司舍身取义,但不拿昧心钱应不难做到。而公正、公开、公平之举也会成为我们的取财之道。

现在商界研究晋商、徽商成功之路时,不难发现诚信是它们共同的成功基础。

拍卖业界在发展之初,过于关注金钱利益得失,疏于企业文化打造。各公司业务员飞来换去,实则换汤不换药,能坐下来介绍一下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吗?

当拍场某项成交趋好时,大家齐过“独木桥”。进而出现了油画专场、影像专场、金铜佛像专场、当代艺术专场的轮流转换场面。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暴露了拍卖业界的短视。

中国历史上多个“老字号”的生死极速,对我们有着很好镜鉴意义和作用。同仁堂、全聚德、六必居、内联升、盛锡福……等等商号的萌生、发展和现状就是今天从商者的榜样。今天的竞争算什么,今天的外资拍卖公司频频扣门又算什么?卖药的、卖酱菜的、卖烤鸭的、卖鞋帽的老字号,经历了清代、民国时期恶劣的生存环境,仍能在我们面前幸福地活着,靠的是什么?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最起码,拍卖业界中的外资之狼,今天还没有进来。

我们要做的不是在相互贬低的同时,加快掏空收藏者口袋中的最后一枚铜板,而是强化自身机能,迎接挑战。卖烤鸭的都发行股票上市了,而拍卖公司如果只沉醉于“天价”拍品之中,无论这些“天价”是真是假,都是百害无一利。

值得警惕的是,拍场周边火爆的股市和楼市相继降温,人民币升值,对内面临通涨压力。这一切将给市场带来什么,恐怕难以言表,或者不便言表。

由于拍卖业界涸泽而渔,导致市场过早地进入了低迷。错过了这波庞大的资本盛宴,甚至连“剩宴”都赶不上了。

“观自在”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人们对精神归宿的迷茫和对物欲的崇拜,演化成对佛教法物的热逐。这里既有对收藏投资回报的追求,更有寻找精神家园时的心境矛盾。

当一尊尊久居庙宇香烟中的造像被付与了令人瞠目的货币价值时,当各个利益既得团队经过些圣物冠以了许多似是而非“美名”时,当这些圣物离开了弘法的圣殿而走进了光怪陆离的人间华宇时,佛走下了神坛短暂地来到了我们中间,确切地说,来到了能拥有身价不菲资产者的身边。度一切苦厄。

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擦亮了我们几代人的眼睛。我不知道,佛度一切苦厄是否也按阶级。

不久前,9个为个买到超市供应特价食用油的生合,在人群的踩踏中,不再鲜活。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着生存的平等权力,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相信每天一定能看到升起的太阳,他们有父母有儿女,有理想、有愿望,当用辛苦劳动所得去换取比市场仅仅便宜十元钱的食用油时,遭遇不幸。而一尊尊身价千万元的佛像,能有一亿个10元,能买到20万桶5升装的食用油,能让这9个家庭用上2000年。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人为了提高生存质量在辛劳,还有多少人一生蒙昧,终无所求。有谁能度?

任何宗教的萌生与发展,都经历了漫长的时空磨砺,有着存在的合理性。我不信奉宗教,但我崇尚它们。因为在它们之中,凝取着人类智慧的结晶,代表着当时的文化和艺术。我们应以文化和艺术的眼光和标准来审视和衡量它们,而不是试图靠它们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与人为善,善恶分明,应是每个人的做人之道。我也曾为佛教文化中的思想和佛像的庄严慈祥所感动,但佛教作为一种思想应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而不是游走在利益博弈的拍场。借用尊佛的旗号,行充满金钱色彩的交易,是对佛教思想的不敬,是对道德的漠视。

今天的人们已不是逝去岁月中的古人,信佛、敬佛、礼佛无须森严的法度,只须一颗善良、平实的心。你可以把这些艺术品请回家中。只要你付出的金钱上不曾踏践过他人的尊严和利益,不曾沾满过他人的辛劳和血汗。

《太阳照常升起》――今年的拍场很精彩

这个世界,不管你信奉什么,还是背弃什么,丝毫不能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正如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

跳出拍场看世界,假者数不胜数,防不胜防。人们不仅照常活着,还活得很精彩。

敬奉各种宗教的信徒越来越多,性工作者却并未减少。物欲横流下的笑贫不笑娼,折射出道德规范的缺失。

和谐社会不是对法律和道德规范的放弃和不作为。拍卖市场和某种拍品的火爆,也不会是和谐社会的标志。拍卖市场只是社会整体的一个缩影,其生存发展永远脱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2008年中国大陆拍卖市场即将出现拐点,它也许会很精彩,也许会很无奈,也许会更平淡。可能会有一部分市场参与者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让照常升起的太阳,给他们披上一层金色的阳光后,光荣谢幕。

相关热词搜索: 审视 年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