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文范文公文范文
零售业再发展的思考
2025-08-19人已围观
零售业再发展的思考
2007年发生了很多事情,那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年份。在充满变数的2008,我们该怎么办?
回顾一下最近20年来所发生了的变是很有必要的:
一是从传统商业发展到以物流配送与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连锁商业。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传统商业,尤其是国有传统商业,面对现代商业感到很无奈,一点点地消沉,直到消亡。没有消亡的大都是因为占着无法替代的位置,有传统的地产优势。商业竞争的特点是不断变化,尤其是中国的消费者特别容易接受新事物,并善于判断。不管你牌子有多老,地段有多好,如果商品与服务退化了,就会被顾客冷落。
二是从以我为主发展到以顾客为主。竞争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尊重顾客。尊重顾客首先是迎合顾客的需求。这需要有市场的敏感性和魄力。敏感地意识到顾客的需求,并有效地实施,在发展中调整,这才是真正地尊重顾客。结果如何?谁也难以预料!但从市场整体来看,商业是一个需要不断变化的行业,这种变化不仅受制于社会经济与消费需求的变化,还能不断推动居民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的变革。在这个变化与变革的过程中,外资进入、业态与品牌创新既给市场造成了压力,也带来了活力。
三是商业与技术,金融和地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中国的连锁商业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世界经济奇迹。是什么创造了这些奇迹?是资本、技术与地产。中国零售业如果离开了这三者,是很难真正做大做强的。当然,也有玩过头而失败的。但如果你的目标是做一个“小富即安”的小业主,不依靠这些也可以做实做好。最近胡润百富首次发布了餐饮富豪榜,味千拉面董事长潘慰以财富60亿元居首,拉面居然也能拉出100个亿的财富,这是餐饮奇迹!连锁超市卖的东西可要比拉面多得多,那超市应该实现多大的市场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衡量一个企业以及企业当家人的尺度是什么?利润、规模、成长、员工福利、社会贡献、遵纪守法?好像全是也全不是!企业的市场价值应该是一个公众标准,管理团队的共同富裕则是另一个标准,员工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是第三个标准。
零售业正在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如新《劳动法》实施以后,劳动用工成本将大幅度上升,有人估计便利店用工成本会提高20%,超市的用工成本大概会提高30%,对大型连锁公司与商业集团来说,这方面的年成本增加可能会高达几个亿。特别是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导致商务成本不断提高,尤其是店铺的租赁成本的提高,对连锁企业的影响就更大。
如何化解这些成本?如何在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下做好本企业的经营发展与业绩提升?有专家指出,我们为什么毛利率这么低,就是因为粗放经营。毛利率的提高靠什么呢?就是靠技术。这一观点很有挑战性,靠技术与管理内部消化成本。要通过学习与改进,提高自己。
我国零售最近20年的发展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是一种急速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发展特点是:先快速形成规模,然后在调整中后补,边发展边调整,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快快慢慢,慢慢快快,有快有慢,有慢有快,先快后慢。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GDP两位数增长,外资大规模进入,传统产业与传统流通方式转型的经济背景下,如果没有现代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就会失去市场机会,甚至被剥夺生存空间。所以,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历史问题、现实问题与未来问题。发展第一,规范第二;实用第一,标准第二。
零售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逐步认识与提高和完善的过程。关键是要有创新与变革的意识,要有适应市场与消费潮流的意识。如百货行业,曾经也有一个低潮时期,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百货以专业百货、时尚百货、高端百货等新的形式出现,进入了百货业发展的一个新时期。国际上百货业也是有些地区在衰落,有些地区在发展,中国目前在购物中心大发展以及消费者对生活质量要求大提高的背景下,百货业正处于大发展的时期。再如专业店,从国际范围来看,专业店的销售总量接近社会消费量的50%左右,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业态。而对于传统的超市与便利店而言,面对百货店、专业店与折扣店的发展形势,自身也在发生变革,高端的生鲜超市在上海尽管数量不多,但经营业绩非常好。如上海的城市超市,虽然只有六家店铺,但销售额与毛利率以及综合经营业绩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上海静安南京路上的久光百货地下室的久光超市,周末与节假日收银机前的排队人数在不断增加。这预示着超市正在变革与分化。这对经营传统超市的连锁企业是一种警示。要有紧迫感与危机感。
我国零售的进一步发展,应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实施战略性发展。过去的发展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机遇很好,属于机遇性发展。这正如股市好的时候,只要有钱,只要胆子大,就一定能够赚钱。甚至胆子越大赚钱越多。当然,这也少不了远见与眼光。现在,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以前考虑问题只要看眼前,现在则更需要有远见力。于是,企业应该从策略转变为战略。
2、转型是关键步骤。过去不是没有战略,现在的关键是要从规模扩张主导型战略过渡到技术优势型盈利模式。过去的发展重点是规模扩张,是踩油门,现在应该用技术(包括IT技术与经营技术)与管理来推动战略创新。我们现在的毛利率无法化解日益增加的成本,只有通过经营技术的提升,扩大经营毛利率,才能实现经营状况的根本好转。前不久,协会开了一个专家意见征询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靠技术与管理内部消化成本,要通过学习与改进,提高自己。关键是商业发展将进入到一个“精细管理”的时期,要开始在经营的精度和深度更加完善,第一是模式化,第二是人性化,第三是概念化,第四是流程化。总之,要油门、刹车与窍门一起上。
3、调整是长期任务。形势逼人不得不发展,甚至根本没有想明白就要上。发展快、问题多,及时调整是上策,快客、可的、好德都是慢慢调整过来的。调整过程要脚踏刹车向前冲,回头看看,快快慢慢,跌跌撞撞,摇摇晃晃向前走,但永不倒!为什么?因为善于应变,适应能力强!
调整转型过程要有三样武器:一把钢刀:改革是要流血的;一袋金币:改革是有代价的;一点魔法:改革是有风险的。钢刀主要不是去杀人,而是要建立规则,钢刀悬在每一个人的头上,只要不去碰它,你就没事,一旦碰到了就要流血,甚至要掉脑袋。企业要有这样的钢刀,社会也要有这样的钢刀。改革开放的成果要共享,要让更多人分享企业的利润,而不仅仅是企业的所有者才能分享利润。当然让员工成为合作伙伴,这本身也是一种企业产权关系的变革。有一袋金币也是为了推广新的改革方案,因为任何改革都是需要成本的。魔法首先是经营的“道”,没有道的术是邪术,不是正道。在法制社会与文明社会,经营者首先要讲道。这正如古人所说:“先义后利,不言利而利自生。”所以,每一个企业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还是应该自觉执行国家法规,尤其是即将实施的新《劳动法》。只有愉快的员工才能创造高效率的服务和顾客满意的服务。这是基础与根本保证,也是商业工作的特点。商业是靠人去服务顾客的,员工如果没有自尊,顾客的自尊就很难保证。否则,商业经营业绩的持续提高就没有基础。
4、要建设好两个系统。一个企业有两个系统,人的系统与信息系统,关键是人的系统。人的系统的建设,一要调整结构,培养年轻人。二要转变观念,从经营者转变到投资人。三要成为专家,避免出现新的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抓两头和中间。一头是顾客需求信息(需)。另一头是供应链信息整合(供)抓中间是指:报表与数据分析系统,商品管理与促销系统,集团化财务管理系统,数据化知识管理系统。信息化已经成为经营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坎。
总之,未来的发展不能无视资本的力量。资本、技术、地产与商业的融合将实现上海商业的新繁荣。
相关热词搜索:
零售业
再发
思考
2022/0511/50855
2007年发生了很多事情,那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年份。在充满变数的2008,我们该怎么办?
回顾一下最近20年来所发生了的变是很有必要的:
一是从传统商业发展到以物流配送与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连锁商业。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传统商业,尤其是国有传统商业,面对现代商业感到很无奈,一点点地消沉,直到消亡。没有消亡的大都是因为占着无法替代的位置,有传统的地产优势。商业竞争的特点是不断变化,尤其是中国的消费者特别容易接受新事物,并善于判断。不管你牌子有多老,地段有多好,如果商品与服务退化了,就会被顾客冷落。
二是从以我为主发展到以顾客为主。竞争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尊重顾客。尊重顾客首先是迎合顾客的需求。这需要有市场的敏感性和魄力。敏感地意识到顾客的需求,并有效地实施,在发展中调整,这才是真正地尊重顾客。结果如何?谁也难以预料!但从市场整体来看,商业是一个需要不断变化的行业,这种变化不仅受制于社会经济与消费需求的变化,还能不断推动居民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的变革。在这个变化与变革的过程中,外资进入、业态与品牌创新既给市场造成了压力,也带来了活力。
三是商业与技术,金融和地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中国的连锁商业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世界经济奇迹。是什么创造了这些奇迹?是资本、技术与地产。中国零售业如果离开了这三者,是很难真正做大做强的。当然,也有玩过头而失败的。但如果你的目标是做一个“小富即安”的小业主,不依靠这些也可以做实做好。最近胡润百富首次发布了餐饮富豪榜,味千拉面董事长潘慰以财富60亿元居首,拉面居然也能拉出100个亿的财富,这是餐饮奇迹!连锁超市卖的东西可要比拉面多得多,那超市应该实现多大的市场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衡量一个企业以及企业当家人的尺度是什么?利润、规模、成长、员工福利、社会贡献、遵纪守法?好像全是也全不是!企业的市场价值应该是一个公众标准,管理团队的共同富裕则是另一个标准,员工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是第三个标准。
零售业正在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如新《劳动法》实施以后,劳动用工成本将大幅度上升,有人估计便利店用工成本会提高20%,超市的用工成本大概会提高30%,对大型连锁公司与商业集团来说,这方面的年成本增加可能会高达几个亿。特别是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导致商务成本不断提高,尤其是店铺的租赁成本的提高,对连锁企业的影响就更大。
如何化解这些成本?如何在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下做好本企业的经营发展与业绩提升?有专家指出,我们为什么毛利率这么低,就是因为粗放经营。毛利率的提高靠什么呢?就是靠技术。这一观点很有挑战性,靠技术与管理内部消化成本。要通过学习与改进,提高自己。
我国零售最近20年的发展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是一种急速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发展特点是:先快速形成规模,然后在调整中后补,边发展边调整,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快快慢慢,慢慢快快,有快有慢,有慢有快,先快后慢。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GDP两位数增长,外资大规模进入,传统产业与传统流通方式转型的经济背景下,如果没有现代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就会失去市场机会,甚至被剥夺生存空间。所以,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历史问题、现实问题与未来问题。发展第一,规范第二;实用第一,标准第二。
零售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逐步认识与提高和完善的过程。关键是要有创新与变革的意识,要有适应市场与消费潮流的意识。如百货行业,曾经也有一个低潮时期,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百货以专业百货、时尚百货、高端百货等新的形式出现,进入了百货业发展的一个新时期。国际上百货业也是有些地区在衰落,有些地区在发展,中国目前在购物中心大发展以及消费者对生活质量要求大提高的背景下,百货业正处于大发展的时期。再如专业店,从国际范围来看,专业店的销售总量接近社会消费量的50%左右,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业态。而对于传统的超市与便利店而言,面对百货店、专业店与折扣店的发展形势,自身也在发生变革,高端的生鲜超市在上海尽管数量不多,但经营业绩非常好。如上海的城市超市,虽然只有六家店铺,但销售额与毛利率以及综合经营业绩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上海静安南京路上的久光百货地下室的久光超市,周末与节假日收银机前的排队人数在不断增加。这预示着超市正在变革与分化。这对经营传统超市的连锁企业是一种警示。要有紧迫感与危机感。
我国零售的进一步发展,应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实施战略性发展。过去的发展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机遇很好,属于机遇性发展。这正如股市好的时候,只要有钱,只要胆子大,就一定能够赚钱。甚至胆子越大赚钱越多。当然,这也少不了远见与眼光。现在,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以前考虑问题只要看眼前,现在则更需要有远见力。于是,企业应该从策略转变为战略。
2、转型是关键步骤。过去不是没有战略,现在的关键是要从规模扩张主导型战略过渡到技术优势型盈利模式。过去的发展重点是规模扩张,是踩油门,现在应该用技术(包括IT技术与经营技术)与管理来推动战略创新。我们现在的毛利率无法化解日益增加的成本,只有通过经营技术的提升,扩大经营毛利率,才能实现经营状况的根本好转。前不久,协会开了一个专家意见征询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靠技术与管理内部消化成本,要通过学习与改进,提高自己。关键是商业发展将进入到一个“精细管理”的时期,要开始在经营的精度和深度更加完善,第一是模式化,第二是人性化,第三是概念化,第四是流程化。总之,要油门、刹车与窍门一起上。
3、调整是长期任务。形势逼人不得不发展,甚至根本没有想明白就要上。发展快、问题多,及时调整是上策,快客、可的、好德都是慢慢调整过来的。调整过程要脚踏刹车向前冲,回头看看,快快慢慢,跌跌撞撞,摇摇晃晃向前走,但永不倒!为什么?因为善于应变,适应能力强!
调整转型过程要有三样武器:一把钢刀:改革是要流血的;一袋金币:改革是有代价的;一点魔法:改革是有风险的。钢刀主要不是去杀人,而是要建立规则,钢刀悬在每一个人的头上,只要不去碰它,你就没事,一旦碰到了就要流血,甚至要掉脑袋。企业要有这样的钢刀,社会也要有这样的钢刀。改革开放的成果要共享,要让更多人分享企业的利润,而不仅仅是企业的所有者才能分享利润。当然让员工成为合作伙伴,这本身也是一种企业产权关系的变革。有一袋金币也是为了推广新的改革方案,因为任何改革都是需要成本的。魔法首先是经营的“道”,没有道的术是邪术,不是正道。在法制社会与文明社会,经营者首先要讲道。这正如古人所说:“先义后利,不言利而利自生。”所以,每一个企业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还是应该自觉执行国家法规,尤其是即将实施的新《劳动法》。只有愉快的员工才能创造高效率的服务和顾客满意的服务。这是基础与根本保证,也是商业工作的特点。商业是靠人去服务顾客的,员工如果没有自尊,顾客的自尊就很难保证。否则,商业经营业绩的持续提高就没有基础。
4、要建设好两个系统。一个企业有两个系统,人的系统与信息系统,关键是人的系统。人的系统的建设,一要调整结构,培养年轻人。二要转变观念,从经营者转变到投资人。三要成为专家,避免出现新的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抓两头和中间。一头是顾客需求信息(需)。另一头是供应链信息整合(供)抓中间是指:报表与数据分析系统,商品管理与促销系统,集团化财务管理系统,数据化知识管理系统。信息化已经成为经营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坎。
总之,未来的发展不能无视资本的力量。资本、技术、地产与商业的融合将实现上海商业的新繁荣。
相关热词搜索:
零售业
再发
思考
2022/0511/50855
下一篇:目前我国矿井通风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