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

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

时间:2025-08-02 21:03:05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措施。方法 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收集到的65例支气管结核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为肺炎16例,误诊为支气管哮喘11例,误诊为支扩15例,误诊为肺癌10例,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13例。结论 仔细分析病史,重视体格检查,全面地阅片,对于胸部X线或CT出现非结核好发部位的病灶需警惕气道病变;常规行纤支镜检查。对检查阴性但高度怀疑本病者,应多点取材活检,以提高诊断率。

【关键词】 支气管结核;特征

支气管结核(bronchical tuberculosis)又称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cal tu-berculosis, EBTB),是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或黏膜下层的结核病,由于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不典型,常导致误诊误治。现将本院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收集到的65例支气管结核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65例EBTB误诊患者,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20~70岁,平均45岁,病程3~30个月。6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咯血或痰中带血21例,高热(>39℃) 15例,午后低热7例,胸闷31例、气喘20例,胸痛6例。体检发现患侧语颤增强12例,呼吸音减弱15例,吸气相干啰音19例,湿啰音16例。

1.2 实验室检查 本组65例中52例X线检查异常。病变位于左肺32例,右肺18例,双肺2例。其中尖后段病变10例,前段6例,中叶或舌叶7例,下叶背段10例,基底段2例,左上叶并左下叶病变4例,左全肺病变8例,右全肺病变3例,双肺均有病变2例。单纯斑片或云絮状阴影10例,斑片、结节、条索状多形态影15例,肺纹理增多紊乱3例,左肺不张3例,右肺不张3例,部分肺不张并斑片状影18例。

1.3 确诊依据 ①经纤支镜检查发现肯定的支气管病变;②局部病变处纤支镜刷检涂片抗酸杆菌阳性;③纤支镜活检病理符合结核改变;④抗结核治疗后支气管病变好转或临床治愈。符合①+②+④或①+③者即可确诊。

2 结果

2.1 误诊为肺炎16例。均有咳嗽、咳痰史且胸片提示炎症改变,院外抗炎治疗2周以上,其中12例呼吸道症状一直未缓解,4例于停药后半个月又复发。入院后纤支镜检查,16例镜下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或黏膜溃烂,病变部位刷检、灌洗查到抗酸杆菌。抗结核治疗1个月后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复查纤支镜黏膜充血、水肿基本消失13例,溃烂面缩小3例,2~6个月呼吸道症状及肺部病变全部消失。

2.2 误诊为支气管哮喘11例。胸部X线片基本正常,因咳嗽、气喘、双肺布满哮鸣音。纤支镜检查发现气管隆凸、左主支气管黏膜肉芽增生、左主支气管严重狭窄,活检后病理证实为结核。

2.3 误诊为支扩15例。除咳嗽外间断少量咯血,X线胸片肺纹理粗乱,行纤支镜检查,镜下见右肺下叶背段支气管黏膜糜烂,伴有肉芽增生,刷检涂片查抗酸菌为(+++);规律抗结核治疗加雾化和局部滴药,2月后病变消失。

2.4 误诊为肺癌10例。7例右肺中叶不张,3例左肺上叶不张,均疑肺癌,入院后均行纤支镜检查。镜下见病变部位支气管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其上覆盖大量血色胶胨样分泌物或坏死物质,波及范围多为增生性,其中5例呈乳头样增生,5例呈菜花样增生,将受累的支气管口完全阻塞。病变部位活检、刷检,诊断为支气管结核,5例规律抗结核治疗,5例纤支镜清理后局部滴药并雾化吸入,效果满意。

2.5 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13例。间断性咳嗽、气短,偶胸痛,3例胸片纹理粗乱,余正常。诊断为“慢支”,抗炎、止咳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纤支镜检查表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其中3例管腔内少量白色坏死物,3例管腔伴有肉芽组织增生,3例经刷检、灌洗查到抗酸菌,1例检后痰中找到抗酸菌。全身抗结核治疗后症状很快消失。

3 讨论

3.1 误诊原因 支气管结核病理上有黏膜或黏膜下层的浸润、溃疡、肉芽组织形成、纤维增生、瘢痕狭窄等改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医师往往多以自身专业的角度分析考虑病情,忽视结核病的鉴别诊断;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多为干咳,部分咳血丝痰或少量咯血,可有发热、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结核中毒症状较轻,易被其他症状掩盖而致误诊;本病X线胸片和CT影像无异常或表现多样,未行纤支镜检查或患者不愿接受纤支镜检查,加之有些病例在纤支镜下也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极易误诊、漏诊。X线片阅片不熟练、不仔细。CT片上可看到纵隔移位、支气管或段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呈对称性狭窄、肺部阴影、阻塞性肺气肿,膨胀不全、肺不张的征象。未重视纵隔移位,中晚期未对气道改变做出正确的描述,使临床医生在EBTB的早期缺乏对本病的警觉,出现误诊、漏诊。

3.2 预防误诊 支气管结核以咳嗽症状为主,并以干咳或刺激性咳嗽为主,或咳痰或咯血、胸闷、气促或伴有喘鸣,还可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对有以上症状的患者应高度怀疑支气管结核。仔细分析病史,重视体格检查,全面地阅片,对于胸部X线或CT出现非结核好发部位的病灶需警惕气道病变;常规行纤支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支气管病变,及时行局部活检、刷检、灌洗取标本送病理检查及找结核杆菌。对检查阴性但高度怀疑本病者,应多点取材活检,以提高诊断率。

参 考 文 献

[1] 马峰. 6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误诊分析.临床肺科杂志, 2008, 13(4): 495.

[2] 陈向东,王星,郝世家,等.支气管结核86例临床分析.临床肺科杂志, 2005, 10(4): 459.

[3] 王青萍.纤支镜检查支气管内膜结核41例分析.临床肺科杂志, 2006, 11(3): 345.

[4] 邱晨.纤维支气管镜对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与治疗的再评价.中国综合临床杂志,2002,18(3):212.

相关热词搜索: 支气管 诊治 结核 临床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