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咳嗽和咳痰患者的护理分析

关于咳嗽和咳痰患者的护理分析

时间:2025-08-03 02:11:49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帮助经常性咳嗽和咳痰患者,止咳祛痰,并进行有效排痰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针对引起患者咳嗽和咳痰的因素,即感染因素,如袭击、病毒对人体的感染产生肺炎、支气管炎等;过敏因素,如接触或吸入一定的过敏原发生过敏;物理化学因素,如过冷或过热的空气、灰尘、异物、刺激性气体等,针对不同的因素对症护理。结果:101例患者普遍减轻咳嗽、咳痰症状,病情得到控制,痰液变稀,呼吸平稳。结论:对咳嗽和咳痰患者采取有效护理能有效治疗咳嗽和咳痰症状,平稳患者情绪,直至恢复健康。

关键词:咳嗽;咳痰;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436-01

1、引言

咳嗽有利于帮助人体对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进行清除,是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但长期剧烈咳嗽可能造成呼吸道出血,并产生咳嗽变异性哮喘,影响人体健康。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症状,由气管、支气管腺体和杯状细胞产生分泌物形成痰。咳痰通常借助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细胞的纤毛运动,加上支气管肌肉产生的收缩力、咳嗽的冲力等,将内分泌物从呼吸道中排除口腔。

引起患者咳嗽和咳痰的常见因素有:1)感染因素,常见的有病毒、细菌产生的人体感染,如肺结核、肺炎、支气管炎和胸膜炎等;2)过敏因素,常见的有花粉、油漆等过敏原被人体吸入或接触引起;3)物理化学因素,过冷、过热的空气或者一些刺激性气体、异物、灰尘、吸烟等引起。

2、一般资料

2.1 病患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2014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1例,男性69例,女性32例,年龄分布在47~88岁之间,病程7~50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气管、支气管与肺由于病毒、细菌等受到感染,或者是外界的一些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等因素的刺激,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道黏膜或肺泡充血、水肿,增加了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提高了腺体分泌量,出现较多的痰量。炎症性刺激有呼吸道黏膜的炎症或通过呼吸道和肺出现渗出物等,常常伴有咳痰。

2.2 病患病情

通过询问病人对咳嗽的自我感受、咳嗽发生的时间、持续的时间、性质、程度,咳嗽的音色等,并了解有无明显的诱因,不同气候变化是否影响咳嗽变化,人体的体位是否对咳嗽产生影响等,如果咳嗽伴有金属音,则应该进一步诊治,预防肿瘤的可能性。针对病人的痰液,观察痰液的性质、量、气味及有无分层现象,进一步明确病情。对病患进行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观察,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发热、胸闷、气短、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再对患者进行胸部体检,观察两侧胸廓是否对称,是否存在桶状胸,呼吸声音是否正常,或存在哕音、哮鸣音等,说话是否出现增强或减弱语颤,有无异常叩诊音。了解病患是否进行过止咳祛痰治疗,治疗效果情况,方便之后治疗的开展。

3、临床护理

3.1 心理护理

经常性的巡查病房,关注患者需求,与患者多多的交流沟通,给予其更多的心理上安慰、支持,缓解病患住院后对陌生环境存在的紧张不安情绪,从而建立较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信任医院,并身心放松、舒适。

3.2 生活护理

保持患者居住环境的舒适、整洁、安静,并让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人体感受,避免室内出现较大的灰尘、烟雾等刺激患者。经常性帮助患者变换体位,并采取屈膝侧卧,方便患者体内痰液排出。患者日常饮食要控制在高蛋白、高营养、清淡和高维生素,并鼓励患者多喝水,保持每天1500ml饮水量左右,让痰液湿化。

3.3 药物护理

定时记录患者的咳嗽、咳痰情况和咳出的痰量。如果观察到的痰液呈现黄绿色,则可能存在合并感染,需要按照医嘱进行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对于病患存在过于黏稠的痰液,咳出困难,则需要让患者吸入生理盐水超声雾化以促使痰液稀化和呼吸道湿润,帮助排出痰液。咳嗽特别频繁和剧烈的患者,遵医嘱给予其镇咳药,如氯化铵、复方甘草合剂等。对于干咳频繁和剧烈的患者,应给予其可待因、咳必清等药物。

3.4 对症护理

(1)神志清醒的患者应该让其配合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排出痰液。采取每天2~4小时的随机数次深呼吸,吸气后先屏息片刻,后采取多次的连续咳嗽促使痰液排到咽部附近,最后用力咳嗽排出痰液。

(2)对于长期卧床,身体较弱无法自己排痰的患者,采取拍背和胸壁震荡的方式进行排痰。采取两手手指并拢呈复碗状,放松腕部,采取从肺底部逐渐从外向内,从下到上的方式迅速并规律性的扣拍患者胸部,每侧肺叶反复进行1~3min钟的叩击,并在拍打中鼓励患者进行咳嗽。

(3)对于痰液黏稠不容易咳出的患者,对呼吸道进行湿化,常选用超声波雾化吸入疗法。使用超声波将药液转变为细微的气雾状液体,并添加痰液溶解药剂,从呼吸道中吸入,稀化痰液后排出痰液。

(4)对于痰液较多的患者,如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采取体位引流方式,利用重力作用将支气管、肺部的分泌物排出体外。引流支气管开口在病变部位下方,每天早起后或睡前2~3次进行15~30min/次引流,避开饭后引流。体位引流方式不适用严重心血管疾病、大咯血患者。

(5)对于意识不清,无法自己咳出痰液的患者,采取机械吸痰。操作环境为无菌环境,在患者口腔、鼻腔、气管等位插入管道或切开气管进行负压吸痰操作。

4、讨论

经过护理治疗,大部分患者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减少分泌物至无分泌物,病人可以自主排痰,咳嗽频率降低,心态平和。为病患提供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病人在住院期间能发达自己的观点,并充分采取有效降低其焦虑感,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照料。在合理的药物治疗下控制患者病情,减轻患者咳嗽、咳痰症状,给予患者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治疗后的患者痰液变稀、有效止咳,无窒息征象且呼吸平稳,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徐小文.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体会[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5年02期.

[2] 曲壮凯.常见症状诊断分析思路(六)咳嗽咳痰[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0年10期.

相关热词搜索: 咳痰 咳嗽 护理 患者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