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应用于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观察组49例和参照组49例,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含有口腔护理、药物护理等,观察组基于参照组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采用WHO的SF-6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生活质量
慢性支气管炎症好发老年人,具有反复发作、喘息、咳嗽等特点,部分发病者还呈现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等症状,可演变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极大降低其生活质量[1,2]。据报道,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慢性支气管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观察组49例和参照组49例,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含有饮食护理、口腔护理、药物护理、运动训练等,观察组基于参照组的,给予健康教育,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7例,女41例;年龄为58~76岁,平均年龄为(65.6±3.5)岁;患病时间为3.5~18.2年,平均患病时间为(8.5±4.5)年;小学以下学历35例,初中及高中学历43例,高中及其以上学历20例;全部患者都符合慢性支气管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肺脓肿、肺结核、心脏病、慢性鼻咽炎、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同时,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学历等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 常规护理。①口腔护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常患有原发疾病,呼吸系统的免疫力变弱,进而细菌极易侵入口腔粘膜,引发溃疡,因此,医务人员应当告诫患者在用餐前后要漱口,并且采用生理盐水,避免口腔内部存在细菌增生的现象。此外,倘若患者存在溃疡症状,则医务人员应当采用药物帮助患者涂抹。②确保房间的清洁卫生。医务人员应当定时采用药水消毒房间里面的桌椅、地板,同时将窗户打开,保证病房空气的清新。此外,控制病房的湿度、温度,预防患者感冒、。③体位护理: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长期卧病在床,导致其通常存在压疮,为此,医务人员应当教育患者进行翻身,同时引导家属按摩患者长时间受压部位,避免产生压疮。④祛痰护理:正确的祛痰方法:患者应当用力咳嗽,使得胸腔内的压力变大,接着再将痰排除。针对排痰较困难的患者,医务人员可采用雾化吸入疗法帮助患者及时祛痰。⑤药物护理:医务人员应当嘱咐患者不滥用药,特别是不滥用激素类、抗生素等,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教育,让其完全意识到对病情改善、发作频率降低、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意义[3]。
1.2.2观察组 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建立健全患者的健康档案,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健康教育干预,具体操作:①宣传慢性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有关知识:跟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发病诱因、治疗程序、病因、检查项目,以及正确祛痰、咳嗽的方法。②饮食指导:此类患者应当补充充足的热量、水分,补充水分应当控制在1.5~2L/d,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蛋白质,特别摄入充足的维生素E、维生素C、此外,患者必须戒烟、戒酒,禁止使用生冷、辛辣的食品。③运动锻炼:首先,指导正确的缩唇呼吸。患者应当利用鼻子完成稀奇,接着嘴巴做成吹笛状,最后将气体缓慢排出。其次,全身锻炼。例如有氧运动、呼吸操。同时,医务人员应当引导患者依据自身的爱好与生活习惯,确定较稳定的锻炼项目,其中有氧运动以打太极、散步为主,锻炼5次/w以上,并且超过30min/次。倘若锻炼过程中产生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则患者应当马上停止。最后,医务人员讲解耐寒方法,例如采用冷水洗鼻、洗脸、揉风池穴等。④心理护理:由于慢性支气管炎通常反复发病,并且咳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劳动能力造成负面影响,同时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此,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当主动和患者沟通,安慰患者[4]。
1.3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WHO的SF-6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含有 MH、GH、RE、PF、SF、VT、BP等项目,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就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全部结果都是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通过t值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和参照组对比,MH、GH、RE、PF、SF、VT、BP等指标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GH(总体健康)、MH(精神健康)、RE(情感职能)、PF(生理功能)、SF(社会功能)、VT(活力)、BP(躯体疼痛)分别为(76.8±7.4)分、(88.4±4.7)分、(81.2±5.2)分、(81.7±4.6)分、(82.7±3.4)分、(78.3±4.2)分、(70.5±3.2)分,参照组分别为(60.2±6.7)分、(80.2±4.2)分、(78.3±4.8)分、(70.2±3.9)分.(70.2±2.8)分、(79.3±4.6)分、(69.8±2.8)分,同时,观察组、参照组的总分分别为(84.6±6.2)分,(70.3±5.9)分。可见,护理后,MH、GH、RE、PF、SF、VT、BP以及总分各项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的最典型临床表现是反复咳嗽,具有伴随喘息、咳痰等症状,常见发病外因有外界感染、粉尘刺激、吸烟、气候变化、大气污染、营养等,内因有过敏体质、免疫力下降等,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然而,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因此患者往往由于反复发作而频繁住院,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经历负担,进而极大降低生活质量。由本研究结果可见,健康教育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候莉,李家容,王玉兰,等.慢性支气管炎管着负性情绪及自尊感临床症状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17-19.
[2]多荣,王俊文,栾英.家庭护理干预对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2):26-28.
[3]张丽娟.心理护理和肺功能训练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0):2531-2532.
[4]林煜华,贺舰灵.系统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误诊杂志,2013,8(4):448.编辑/安桦
相关热词搜索: 支气管炎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临床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