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左室功能的关系

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左室功能的关系

时间:2025-08-02 12:55:22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高血压及左室功能损害患者共5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再选取50例单纯患有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在次日进行晨尿微量白蛋白测量与心脏彩超检查,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 高血压及左室功能受损患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对比,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指数高低与左室功能损害之间存在联系。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左室功能损害原因与尿微量白蛋白因素有关,这一结果可以为更好地治疗高血压患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左室功能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25-02

临床医学中高血压分为两个类型,但两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均为血压升高。通常情况下,当病患血压高于收缩压为140-159mmHg,舒张压为90-99mmHg时便可以认定为患有高血压[1]。作为已经严重危害到人体健康的疾病,相关专家学者对其的研究一直都在继续,其中研究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左室功能一直是其中的重点研究对象[2]。本文主要研究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左室功能之间存在的关系,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高血压及左室功能损害患者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层45-88岁,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单纯患有高血压患者5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层40-82岁,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其它脏器功能正常,并且所有患者在一年内并没有出现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脂代谢异常、心瓣膜疾病、肝功能异常、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等疾病。常规检查尿蛋白定性(-),所有患者均了解相关内容并同意。

1.2方法

告知所有患者检测前后两天注意饮食,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所有患者均在早起之后将第一次小便的尿液扔弃,取二次尿液,并从早晨7点至次日7点共24小时的尿液收集在已经放置有10ml甲苯的容器内,混合均匀后取2ml送检。利用金标斑点法定量读数仪对送检品进行微量白蛋白检测。利用院内的超声心动仪计算所有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最终结果显示,观察组高血压及左室功能损害相关指数与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相关指数之间比较发现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的发病年龄层一般多见于中老年,在患病早期主要患病表现为全身细、小动脉痉挛,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动脉管壁处于缺氧状态,小动脉压力逐渐升高,机体内膜组织增生,管腔变窄导致管腔缺血[3]。于此同时还伴有许多其他病症包括头晕、失眠多梦、健忘等,这种疾病一直是相关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方向,特别是高血压发展至后期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4]。高血压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血压升高,由高血压而引发的靶器官的损害更是让体内多个脏器受损。有关专家经过临床研究发现尿微量白蛋白与肾脏早期受损有着直接关系。研究发现左室肥厚、左室收缩功能、左室舒张功能的问题与高血压患病程度和尿微量白蛋白指数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5]。左室肥厚是引发老年人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当患者是高血压并患有左室肥厚时,其尿微量白蛋白指数与单纯的高血压相比明显升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以及左室功能受损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指数为59-260mg/24h,平均为(186±32.5)mg/24h,与单纯高血压患者比较明显升高,表明了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左室功能存在直接联系,主要表现为患有高血压及左室收缩功能减退或高血压及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或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的患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尿微量白蛋白指数均有明显升高,这一结果和相关文献报道的数据相吻合[5]。

综上所述,高血压及左室肥厚患者与高血压及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减退患者其中的肾功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所以在临床中发现高血压患者同时多种靶器官受损不是偶然,而是在各种靶器官受损初期就已经存在一定内在联系。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虽然多器官受损是避免不了的,但如果能得到早期干预,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指数了解肾脏以及其他靶器官的健康指数做出及时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延缓患者的病情恶化。

参考文献

[1]邹力,李法琦,陈大林.血浆激肽释放酶B1和缓激肽受体B2基因多态性及体质指数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3(14):206-207.

[2]刘永生,韩洪波,郑立文.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1(01):109-110.

[3]彭晓玲,张荣奎,舒平春.依折麦布对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33(22):288-289.

[4]杨丕坚,朱红梅,吕以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关系[J].疑难病杂志,2011,14(09):126-127.

[5]姬佳妮,赵红娟,陆晨.尿mALB和β2-MG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J].西部医学,2011,11(08):166-167.

[6]浦明娟,刘剑峰,陈历国.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血管内皮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3,17(05):199-200.

相关热词搜索: 白蛋白 微量 高血压患者 关系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