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与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特征, 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50例成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 ST-T改变32例, 左心室高电压28例, 异常Q波19例, 肢导高电压13例, 心电轴左偏11例, 心律失常9例, 房室传导组滞4例, 左心室高电压合并ST-T改变20例。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有ST-T改变, 左心室高电压, 异常Q波, 心电轴左偏等特征性改变, 从而对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作出清晰和准确的判断, 这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成人;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
肥厚性心肌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 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重视。但心电图表现多种多样, 容易误诊, 使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1, 2]。现对郑州市中医院2007~2012年已确诊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回顾性分析其心电图改变, 以提高其诊断水平, 降低误诊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5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来自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32例, 女性18例, 年龄在23~75岁, 平均年龄49岁, 病史数月至数十年不等。纳入病例均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及心功能不全等慢性病病史。
1. 2 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9130P十二导同步心电图机, 患者取平卧位, 描记标准十二导心电图。
2 结果
50例成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表现:ST-T呈水平或下斜压低, 未见上斜压低, T波低平或倒置, 部分可见冠状T。其次为左心室高电压, 在胸部导联, 以V4~V6导联多见, 振幅在2.5 mV以上。部分表现在肢体导联, 肢体导联I导联振幅在1.5 mV以上。异常Q波发生率38%, 特点是Q波深而窄, 以肢体导联多见, 偶可出现在胸导联。电轴左偏及心律失常亦不少见分别占20%, 18%。左心房肥大在心电图上表现一般不是孤立的, 多合并左心室肥大。房室传导阻滞多表现为I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多见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图不多见, 多见于病史较长的患者。作者调查50例患者, 仅见2例, 预激综合征作者所见2例均为Kent型预激综合征。
3 讨论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室肌肥厚为主, 主要累积左心室和室间隔, 大多数为非对称性的左心室肥厚[3]。本病有明显家族史, 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男性多于女性, 可起病于任何年龄, 以中老年多见。本组50例病例, 心电图都存在有异常表现, 有些在超声心动图正常时心电图已有异常, 但心电图对本病诊断缺乏特异性, 易误诊为冠心病等其他类型心脏病。分析本组资料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变现主要有ST-T改变, 占64%。以ST段压低为主, 多数为水平或下垂型压低, 未见上斜型压低。T波多数为对称型倒置, 也可在胸导联见到巨大倒置T波。这种心电图的改变常易被误诊为心肌缺血, 但患者临床上无典型心绞痛症状, 且T波倒置位置相对固定, 短期内无动态变化, 可予以鉴别。左心室高电压占56%, 以胸导联电压增高多见, 多出现在V4~V6导联。胸导联S波加深也可见, S波多超过3.5 mV。电压增高多伴ST段压低, T波倒置。作者所见I导联振幅大于1.5 mV对于左心室肥大的诊断更具有特异性。异常Q波发生率38%, Q波多深而窄, 易出现在II, III, AVF, V4~V6导联, 且同一导联的T波常常是直立的, 在心电向量上可见“Q波和T波向量不一致”, 这个特点有助于肥厚型心肌病与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且心肌梗死的心电图Q波多宽, 超过了0.04 s, 同时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及心肌酶有动态演变, 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 不难鉴别。另外, 肥厚型心肌病的异常Q波可以消失或减小, 也可以有浅变深或出现新的异常Q波, 而伴半以ST-T的动态变化。这点与心肌梗死的异常Q波不同, 并且表明肥厚型心肌病的异常Q波不是心肌坏死的反映。机理可能是增生的室间隔异常除极所致, 也可能与左室不对称肥厚后心内膜下与室壁内心肌冲动不规则传到延迟所致。肥厚型心肌病可发生各种心律失常, 以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多见, 严重的心律失常在动态心电图中检出率更高, 恶性心律失常可致猝死。机理尚不清楚, 可能是肥大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导致异常除极、复极或传导障碍。也可能与肥大的心肌相对缺血缺氧, 心肌纤维化有关。
肥厚型心肌病可表现多种心电图异常, 特异性不是太高, 但敏感性高[4]。应提高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认识, 在临床上遇到以上心电图改变时, 应首先排除肥厚型心肌病, 结合临床上患者症状, 心脏超声等其他诊疗手段可确诊。
参考文献
[1]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1.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0.
[3]王学英.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44例临床分析,中国临床医生, 2012,4(11):38-39.
[4]郭继鸿.心电图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352-1353.
相关热词搜索: 肥厚 心电图 成人 特征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