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一例仔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例仔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时间:2025-08-02 16:06:27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主要是介绍了仔猪链球菌病发病和诊疗情况,另外还介绍了与猪瘟、猪副伤寒和猪丹毒等疾病在临床上的鉴别诊断,并提出了防治本病的方法。

关键词:仔猪;链球菌病;诊断;治疗

链球菌是由多种不同群的链球菌引起的不同临诊类型传染病的总称。常见的有败血性链球菌病和淋巴结脓肿两种类型。急性型以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慢性型以关节炎、心内膜炎及组织化脓性炎为特征[1]。该病是危害养猪业的传染病之一,应该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重视,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现将一例仔猪链球菌的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2015年7月15日,

驻马店市泌阳县某乡王某的养猪场,从外地购买300多头仔猪,20天后仔猪群开始出现皮肤有出血斑块或斑点,高热稽留,呼吸急促等特征。当地兽医诊断为猪瘟,对发病仔猪采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0倍注射,同时采取退热对症等治疗措施,连用三天症状没有减轻,仔猪发病数量和死亡呈增多趋势,2015年7月19日来驻马店市泌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笔者结合临床特征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仔猪链球菌病,随即对发病仔猪采取相应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二)流行特点 猪链球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7~10季节性发病较多,在多雨潮湿的季节多发。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传染源。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但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最易感,怀孕母猪的发病率也高,可造成流产。

(三)临床症状 仔猪刚发病初期体温升高,食欲减少或废绝,精神沉郁,低头喜卧,呼吸急促,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眼结膜潮红、充血流泪。后期出现盲目走动、步态不稳或转圈运动等神经神经症状。腹部和四肢末梢出现出血点或出血斑,严重的头吐白沫,突然倒地死亡。

(四)剖检变化 剖检5头病死仔猪可见血液凝固不良,腹部下和四肢皮肤有大量的出血点和出血斑,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腹腔、胸腔内和心包内有大量的积液,并含由纤维素性渗出物。脾脏明显肿大,呈红色或暗红色。脑膜充血或出血,脑脊髓白质和灰质有出血点,脑脊液增多。

(五)实验室诊断

1、病原学检测

无菌取病死仔猪脑脊髓液、脑组织、脾脏和淋巴结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结果均为阴性。

2、细菌学检测

(1)涂片镜检。无菌取病死仔猪脑脊髓液、脑组织、脾脏、血液等,制成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见到革兰氏阳性单个、成对、短链或成长链的球菌。

(2)分离培养。将上述病料及血液样品送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做病原的分离和培养,以及PCR检测,最终将该病确诊为链球菌病。

3、鉴别诊断。本病常与猪瘟、猪副伤寒-败血型、猪丹毒、猪伪狂犬病等病症状相似易混淆,应注意鉴别:

(1)猪瘟,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猪,对危害各个阶段的猪群,本病无明显的流行季节,但春、秋两季多发。皮肤出血斑块指压不褪色。剖检可见淋巴结切面呈大理石样病变,脾脏边缘出血性梗死;慢性猪征性病变在回盲口处,有固膜性溃疡性肠炎(俗称扣状肿),肾脏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俗称雀斑肾)。抗生素治疗无效。

(2)猪副伤寒-败血型。6月龄以下的猪常发,1~4月龄猪多发生,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多雨潮湿的季节多发。剖检病变在脾脏肿大,质度似橡皮,脾髓质不软化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肝实质有糠麸状、细小的黄白色坏死灶。抗生素治疗有效。

(3)猪丹毒 本病主要发生在架子猪,哺乳猪和成年猪发病少。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多雨潮湿的季节多发。在背、肩和四肢等皮肤上出血斑块指压褪色。剖检病变脾脏肿大,呈樱桃红色。心内膜内有菜花样疣状内容物。抗生素治疗有效。

(4)猪伪狂犬病。本病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但以断奶的仔猪最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发病较多。剖检肝脏、扁桃体均由白色坏死灶。2个月龄以上的仔猪一般无特征性病变。抗生素治疗无效。

(六)治疗措施

1.治疗上采取早发现早治疗原则,对发病猪群用氟苯尼考和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分别进行肌肉注射,用量按照药品说明,1d/次,连用5d。对未发病猪群在饲料中添加金霉素600微克/千克,阿莫斯林500微克/千克。2次/d,连用7d。

2.对症治疗。对出现神经症状、体温过高的病猪,可肌注盐酸氯丙嗪、氨基比林等药物,1次/d,连用5d.

3.在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电解多维和黄芪多糖等增强仔猪机体体抗力,促进病猪群恢复健康。

采取以上措施,7d后,病猪群食欲迅速恢复,体整体恢复良好。2周后电话回访,猪群已基本恢复健康。

(七)预防措施

1.加强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用菌落荧光色泽检查和交互免疫试验筛选出得Fg型菌株制成氢氧化铝甲醛菌苗,对猪有良好免疫原性[2]。另外,还可以7日龄首免1头份肌肉注射,断奶后二免2头份,母猪在产前30天注射4头份,通过母源抗体来预防猪链球菌病。

2.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保证舍内干燥和通风良好,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调控好舍内温湿度,饲喂营养均衡的饲料,增强猪群的抗病能力。

3.做好药物预防。在每年的6月份或多雨季节,对易感的仔猪加强药物预防。平时在饲料中添加添加金霉素300微克/千克,阿莫斯林250微克/千克,连用两周。(有条件的可做药敏试验,选择对该菌敏感性强的药物,避免产生耐药性.)

参考文献:

[1]朴范泽,家畜传染病学.中国: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44-45.

[2]闫若潜,动物疫病防控指南.中国: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8:196.

作者简介:魏朝峰,男,(1970-),助理畜牧师,现从事于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

邮箱:zmdxmjlyb@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仔猪 一例 诊断 治疗 链球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