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黔东南州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报告

黔东南州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报告

时间:2025-08-03 03:54:43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了解贵州黔东南州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与污染来源。方法:2011年-2012年,按照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计划对贵州黔东南州食品的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结果:各类食品中的不同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有所差别,菌落总数的检出率最高为96%,明显高于其他致病菌(p<0.05);不同类食品的致病菌检出率也不同。结论:贵州黔东南州主要食品均受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当加强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监测,防止爆发食物中毒事件。

【关键词】黔东南州,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6食源性疾病指的是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有害有毒物质等致病因素造成的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寄生虫病,人畜传染病等等[1]。今年来,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是世界各地头号食品安全问题。为了了解贵州黔东南州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与污染来源,本文在2011年-2012年,按照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计划对贵州黔东南州食品的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控制食源性致病菌和提高食品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现将详细情况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2012年,以贵州黔东南州的各大超市、农贸市场、部分餐饮行业及大卖场为监测对象,按照随机定点采样原则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样本采样要求,对选取的采样点采样。采集熟食品、豆制品、奶制品、速冻食品等样本。严格按照无菌采样要求采样后进行无菌包装,每份样品至少达到250ml(g),运输条件在4℃以下,保证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速冻食品的保存和运输应在冷冻条件下进行,检验前按GB 4789-2010规定进行化冻。

1.2方法

相关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标准如下:参照GB 4789-2010标准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参照GB/T 4789.7- 2008标准检测副溶血弧菌,参照O157:H7标准检测大肠埃希氏菌,增菌、分离和鉴定参照GB/T 4789.36-2008。仪器选用微生物分析仪,试剂选其配套试剂;增菌、显色培养基均选用法国科马嘉生产的培养基;API试纸条选用法国梅里埃生产,以上所有仪器及试剂均符合质量检定、灵敏性及准确性的要求。实验室严格进行质量控制,监测人员专业水平及素质较高,从而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按照食品种类分别统计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采用卡方检验,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送检的100份样品中菌落总数的检出率是96%,明显高于其他致病菌(p<0.05),大肠菌群检出率56%,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是3%,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是5%,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志贺氏菌的检出率是0%,霉菌检出率是90%,阪崎肠杆菌检出率是14%。综合来看,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来源主要为熟制品、甜点制品、豆制品、果汁等,总之,不同类别的食品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污染,所以,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小觑,应该加强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监测,防止爆发食物中毒事件等食源性疾病。

3讨论

食源性致病菌作为世界各国首个食品安全隐患,食源性疾病逐步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卫生部门的密切关注[2]。目前已发现食源性疾病有250多种,大部分是由于致病菌、寄生虫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感染类疾病,患者轻则引发消化道疾病、发热、发烧,重则致残、致死,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3]。本文研究贵州黔东南州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与污染来源,发现大部分食品致病菌的检出率都比较高,送检的100份样品中菌落总数的检出率是96%,大肠菌群检出率为56%,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是3%,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是5%,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志贺氏菌的检出率是0%,霉菌检出率是90%,阪崎肠杆菌检出率是14%。污染来源主要有熟肉,熟食、豆制品、零食甜点等,不同的类食品的致病菌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小觑,若不加以监测与控制,将会引发严重的食源性疾病。综上所述,贵州黔东南州主要食品均受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当加强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监测,防止爆发食物中毒事件等食源性疾病。

参考文献

[1]王娟, 王君玮, 曲志娜, 等. 畜禽产品中致病菌污染的危害, 现状与对策[J]. 中国动物检疫, 2013 (12).

[2]张旭明. 生物条形码信号放大技术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DNA 的研究[D]. 宁夏大学, 2013.

[3]王翔, 祝长青, 徐幸莲, 等. 阪崎肠杆菌 (克罗诺杆菌属) 分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11, 32(13): 350-354.

相关热词搜索: 致病菌 分析报告 监测 黔东南州 食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