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畜禽寄生虫病的防制

浅谈畜禽寄生虫病的防制

时间:2025-08-02 05:54:24 浏览次数:

摘要:畜禽寄生虫病对畜牧业的发展危害较大。该文概括了畜禽寄生虫的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畜禽;寄生虫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5.9

各种寄生虫病不仅危害人类的健康,也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发展。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是外界环境状况的一种反映,由于寄生虫病和外界环境的关系密切,大大增加了防制的难度,因此,只有实行综合防制措施,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1加强饲养管理

寄生虫病的发生多数呈慢性经过,不仅使畜禽的肉和皮毛的质量降低,而且对畜禽发育、肥育、乳产量及使疫能力也有影响。特别是在饲养管理差和畜禽体况下降的时候(如春乏季节),常常引起成批畜禽死亡。但是,当宿主(畜禽)机体抵抗力强时,却可以抑制虫体发育,较快的排除虫体病使其自身少受损害。因此,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调制饲料,精心饲喂,加强管理,以提高畜禽对寄生虫的抵抗力,减少寄生虫的侵害。

对发病畜禽要精心护理,给药后应仔细观察药后反应。若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将其赶出栏,让其自由活动,以缓解中毒症状。对中毒严重的可饮服绿豆汤,出现腹泻的畜禽可取木炭或锅底灰50 g拌入饲料中喂服,连服2~3 d。

同时,应重视幼畜的饲养管理,最好把成畜、幼畜隔离饲养,并分开放牧。因为成畜往往是带虫者,是感染幼畜的主要来源。把幼畜与成畜分群饲养和放牧,是防止幼畜感染寄生虫病的一项有效措施。此外,注意改良草原,调整牧场上的载畜量,以增强畜禽体质、减少感染机会。

2 畜禽的驱虫

对感染寄生虫的畜禽进行治疗性驱虫,并根据该病在当地的流行规律,对带虫者进行全群的防御性驱虫是防治寄生虫病的重要环节。进行全群驱虫时,应先对少数畜禽驱虫,确保安全有效后在全面开展。预防驱虫时间通常在春季放牧前和秋季转入圈舍饲养以后,原则上应选在畜禽已经感染但还没有大批发病的时候进行,最好能在大批虫体成虫前进行驱虫。由于畜禽感染寄生虫的时间又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应间隔适当时间重复进行。驱虫应在指定的场地进行。将驱虫后3~5 d内的粪便以及排出的虫体收集起来进行生物热杀虫。近年来,多采用高效广谱驱虫药或几种驱虫药的复方合剂一次给药可以驱除几种寄生虫,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是值得提倡的好办法。驱虫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选择驱虫药。要确保驱虫达到理想的效果,选用廉价、广谱、高效、安全的驱虫要是关键。常用的药物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左旋咪唑,丙硫咪唑以及中药制剂神通九加一等。

(2)驱虫时间要准确。应根据虫体的的种类、发育的情况和季节确定驱虫时间。在通常情况下,给猪驱虫最好选在45~60 d时进行效果比较好,这样能一举多得,把多种寄生虫一起驱除。第一次用药以后,隔2个月再驱虫一次。驱虫宜在晚上进行。

(3)驱虫方法要巧妙。为便于驱虫药物的吸收,驱虫给药前,猪停喂6~8 h将药物与少量精料搅拌,让猪一次吃完。群体用药时应先计算好用药量,将药研碎后均匀拌入饲料中,并确保每头猪食入的驱虫药物相当。驱虫期一般为6 d,要在固定地点圈养饲喂,以便对场地进行清理和消毒。

(4)驱虫要在畜禽健康的情况下进行,驱虫时不能与疫苗接种、阉割等同时进行。新购进的猪不宜驱虫。长途运输后也不宜立刻驱虫。

3 外界环境杀虫

3.1 粪便的生物热杀虫

粪便的生物热杀虫就是将粪便堆积发酵,用高温灭杀粪便中的虫卵和幼虫。根据各地情况,可以结合农田积肥进行。经发酵处理的粪便3个月后就可以利用。

3.2 牧场生物学的自动杀虫

根据线虫卵或幼虫在牧场发育的特点,定期轮换牧场,使侵袭性虫卵和幼虫不能进入适宜的宿主体内,在外界死亡。实行这项措施时,必须从当地具体条件出发,根据牧地的面积、牧草收获量和载畜量,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如果条件许可,最好一年轮换一次;如牧草缺乏,最少也要经过3个月后再行第二次放牧。

4 消灭传播者和中间宿主

4.1 灭蚊和苍蝇

用含氯菊酯的杀虫气雾剂灭蚊和苍蝇。

4.2 灭蜱

许多种蜱是血孢子虫病的传播者,多寄生在畜体、畜舍及牧场上,可以采用人工或用化学药品以及轮牧等方法消灭。这项措施可与防治其他外寄生虫、草原改良以及牧场上化学药品灭虫等工作结合进行。

4.3 灭螺

不少淡水螺蛳和陆地螺蛳是许多吸虫和某些绦虫的中间宿主,可以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采用化学药品灭螺。对淡水螺蛳,一般使用1:5 000硫酸钠水溶液,也可使用0.5%~1.0%砷酸钙或亚砷酸钙溶液(500~1 000 mL/m2)。对陆地螺蛳一般使用氯化钾(20~25 g/m2),或用硫酸铜粉末与细沙按1:10~15比例混合使用,也可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土壤改良、稻田农药灭虫等工作进行灭螺。

5 搞好畜禽卫生

5.1 饮水卫生

对畜禽饮水处的水源,必须加以保护,防止寄生虫污染。尽量避免用小而浅的死水池作为饮水源,也不要把粪堆和垃圾等堆置在水源附近。有条件的地区最好用井水或泉水、流动的河水作为畜禽的饮水。

5.2畜舍卫生

给药后保持畜舍清洁卫生,对提高驱虫效果至关重要。每日清除畜舍内和运动场的粪便,注意舍内的通风和日照,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重视栏舍、粪尿的清扫和消毒,防止排出的虫体和虫卵又被畜禽食人,导致再次感染。因此,驱虫后应及时清理粪便,集中堆积发酵或焚烧、深埋。地面、墙壁、饲槽应用5%的石灰水消毒,以防寄生虫再次感染。同时,也要注意饲料卫生,防止粪便污染饲料。为了预防肝片吸虫病,在潮湿牧场上割草时,必须在阳光下晒干或贮藏6个月以后再来饲喂。

相关热词搜索: 寄生虫病 浅谈 畜禽 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