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文范文公文范文

“无底价”拍卖真的无底价?

2025-08-21人已围观

“无底价”拍卖真的无底价?
  故事并非独一无二。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嘉德分别在2009年和2010年成交的两件八大山人的拍品,成交价格分别为280万元和224万元。

  用心也可捡到宝

  “不少无底价拍卖的拍品,最后结果动辄过万元。”广州银通总经理陈俊明说,无底价也有好东西,比如他就曾在拍卖会上以800元“淘”到一件明朝的扇面。而本次小拍中,部分拍品被委托方定为500元起拍,令人觉得诧异。陈俊明认为,这是因为委托方不是行家,因此定价相对保守。

  “无底价拍品有垃圾也有宝。”胡先生是各场小拍中的常客,他的策略是专挑便宜货,只要比市场略低的、自己能承担的价格就“照杀不误”,“就算最后转手只能赚200元我也买。”这种“积少成多”的策略令胡先生渐渐练成一个眼光很尖的“淘宝人”,而他捡的小“漏”也逐渐变大。

  他认为,无底价拍品实在太过海量,数百件地出现,拍卖行未必能够对所有拍品都胸有成竹,必然有看走眼的时候,这就成为行家们的机会。但是,在无底价拍品中能捡到宝的功夫并非人人皆有。.

  大多数以低价成交

  “刚入行的普通收藏者千万别怀有捡漏的侥幸心理。”陈俊?说,即使是行家捡到的“漏”也是偶然所得,并不是每一场都有漏可捡。

  事实上,观察无底价拍品的成交情况,大多数还是低价成交。可见买家也心知肚明这些无底价拍品的底细。比如无底价起拍的张大千人物画仅仅拍出13000元价格,梁启超的对联只拍出3500元。

  尽管如此,无底价拍卖这个板块的“魅力”依然存在。胡先生认为,它的存在有必要,对于收藏市场也是一个补充:“艺术品的吸引力就在于真假之间的难以捉摸,而其中潜在的机会更是我们投入的动力。”

  相关热词搜索:

  无底价

  拍卖


  2022/0410/43664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