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临床对上尿路结石患者实施开放性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实施开放性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9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全部患者取石成功,结石清除率100%。术后并发症共出现12例,占24.49%,其中7例感染,5例切口疼痛。结论:开放性手术的实施可在直视下进行手术的操作,灵活性高、应用性强,且疗效显著,在现今这个科技发达的医疗环境中,仍不失为一种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术式。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开放性手术
中图分类号 R69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0126-02
上尿路结石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其主要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1]。上尿路结石的患者发病后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的疼痛以及活动性的血尿,临床在接诊上尿路结石患者后,应对其实施合理的取石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尿路梗阻,从而导致其发生肾积水、输尿管扩张等症状,进而会对肾功能造成严重的损伤。此次笔者所在医院对近期内收治的4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实施了开放性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治疗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4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此次临床观察对象,均经血尿常规、影像学腹部平片、CT等检查证实,并明确了结石的位置、大小等情况,同时排除了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本组入选的49例患者中,男32例,女17例,平均年龄(47.8±0.2)岁。结石位置:25例肾结石,24例输尿管结石;结石大小:31例直径<3 cm,18例直径>3 cm。
1.2 手术方法
(1)肾切除术,本组3例患者因肾输尿管结石梗阻时间较长,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肾积水、肾萎缩。因此对这3例患者实施了肾切除手术进行治疗。(2)对于肾内结石、肾鹿角状结石的患者,可实施肾盂切开手术进行取石[2]。手术实施前,应根据患者的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了解患者肾盂情况以及结石的位置、大小等情况。手术切开患者的肾窦,显露患者的肾门后,于肾盂外膜与肾窦间的包膜间进行剥离,利用3号可吸收缝线在肾窦切开两侧进行缝合,并在缝合后直接切开,直至显露患者的肾盂、肾大盏,以便取出肾内结石。(3)对于肾小盏结石或小盏斗部较为狭窄的患者,可实施经肾皮质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对结石靠近肾外侧缘的患者,选取Browde线做手术小切口,切口大小以方便取石为原则;对于结石靠近腹侧、背侧的患者,可做放射状的切口,结石取出后应用2号缝线进行“铆钉式”止血缝合[3];对于结石较小的患者,可依照患者结石的术前定位,直接有肾盂内进行取石。(4)给予本组2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术前根据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进行结石定位,结石取出后给予患者实施电刀灼烧止血,并行双丁导管支架。此外对于输尿管狭窄长度>2 cm的患者,应实施输尿管的切除并对手术断端进行吻合。在手术治疗后2周,给予患者实施影像学B超检查或腹部平片检查,观察患者的结石清除情况,对残留结石直径不超过2 mm的则可表示结石清除。此外还需记录本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相关文献对此次治疗效果进行如下分级:将各项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显示结石消失的患者记为治愈;将各项症状缓解、影像学检查显示仍存在少量的细小结石的患者记为有效;经症状加重、影像学检查显示结石未消失的患者记为无效[4]。
2 结果
本组49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均取石成功,其治愈率高达100%。术后并发症共出现12例,占24.49%,其中7例感染、5例切口疼痛。
3 讨论
临床上将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统称为上尿路结石,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结石的位置、大小、活动度决定了患者的病情。临床有学者研究证实,结石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的职业、饮食、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5]。临床对该种疾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如:结石的大小、位置等情况进行合理的治疗,这样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6]。本组49例患者所实施的治疗是开放性手术,是一种传统的手术形式,该种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且术后的并发症也偏多,同时对于结石复发的患者也会增加二次手术的难度[7]。加之近年来,伴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微创手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但是由于微创设备及微创手术的治疗费用昂贵,使得目前基层医院在对上尿路结石患者实施治疗时,仍采取传统的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8]。
上尿路结石在临床确诊后,应立即给予其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应遵循早诊断、早治疗的治疗原则。对于本病的诊断,目前临床主要是以影像学手段作为主导,其中X线片诊断可清晰地反应出结石的位置、大小以及形态,从而为患者确定手术措施[9]。手术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是以解除结石所造成的梗阻,从而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为目的的。笔者所在医院对本组49例患者分别实施了肾切除手术、肾盂切开术、经肾皮质切开取石术以及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笔者也就这些手术的适应证进行了如下总结:肾切除手术主要是针对严重肾积水、肾脓肿以及肾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所实施的治疗措施;肾盂切开术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肾切开取石手术方式,其主要是针对肾内结石、肾鹿角状结石等患者所实施的治疗;经肾皮质切开取石术的实施主要是针对肾小盏结石或小盏斗部较为狭窄的患者所开展的手术形式;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主要是针对输尿管结石直径>15 mm且停留时间超过3个月的患者所开展的手术形式。此外,临床在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时应注意,上尿路结石的复发几率较高,因此临床在手术治疗后应给予其实施一定的预防措施,如:嘱患者术后大量饮水,指导患者正确饮食,应以低钙为主[10]。另一方面,为确保结石确实取出,术者应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定期的对患者实施影像学X线片、B超[11]或取石钳探查等方式进行检查,以免造成取石不尽的现象。在手术前后,应注意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抗生素治疗以及改善肾功能的治疗,这样可有效地降低结石残留的几率及患者发生大出血的几率[12],这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开放性手术是一种在直视下进行操作的手术形式,具有灵活性高、应用性强,且疗效显著,在现今这个科技发达的医疗环境中,仍不失为一种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术式。
参考文献
[1]吴瞵锦.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诊疗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1):109-110.
[2]毛宇.开放性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1):2941-2942.
[3]熊旭林,邵明忠.介绍一种肾实质切开取石的缝合止血法-铆钉式缝合止血法[J].中华外科杂志,1981,19(2):64.
[4]杨本洲.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诊治及预防[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5):111-112.
[5]林飞鹤,谢春发,高海亮,等.泌尿系结石792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7):80-81.
[6]那彦群,孙光援.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9.
[7]阿布来提·艾孜布拉,钟文,易利军.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初步经验[J].新疆医学,2011,41(7):76-78.
[8]毕景亮,毕波.开放性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40例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1):1290-1291.
[9]朱华,邓耀良.中国尿石症的流行病学特征[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10):715-716.
[10]陈斌.泌尿系结石的分析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3-218.
[11]Kalash S S,Young J D Jr.Coagulum pyelolithothomy:impact on uecognized stone[J].J Urol,1985,134(12):1082.
[12]Klufio G O,Bentsi I K,Yeboah E D,et al.Upper urinary tract stones in accraghana[J].West Afr J Med,1996,15(3):173.
(收稿日期:2013-09-25) (编辑:王韵)
相关热词搜索: 开放性 结石 手术治疗 临床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