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分析肾结石患者分别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96例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为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的为A组,采取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为B组,比较并分析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1)在临床疗效方面,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B组,术中出血量以及结石直径>20mm的患者的清石成功率显著低于B组(P<0.05);而两组结石直径≤20mm的患者的清石成功率则差异不显著(P>0.05)。2)安全性方面,A、B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结石临床治疗中,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均可起到较为理想的治疗价值,二者均存在自身的优越性,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
【关键词】 肾结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
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泌尿外科疾病,肾结石的发病率与复发率较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腹部疼痛、呕吐恶心、血尿等,如果未能及时对患者展开有效的治疗,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肾脏功能衰竭、肾积水,甚至尿毒症等并发症的出现,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1]。基于此,笔者以本院96例肾结石患者为例,就其分别应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的效果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6例于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为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48例。其中,男女分别有54例与42例;平均(44.6±2.8)岁;结石直径>20mm的有46例,≤20mm的有50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尿及腰背疼痛等症状,并且经CT等临床检查得到确诊,排除肌酐超过451μmol/L、输尿管与肾盂连接部狭窄等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两组差异不显著,值得比较。
1.2 手术方法
A组患者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首先给予患者全麻,待麻醉起效后帮助其采取截石位,应用型号为F8/9.8的输尿管硬镜进行观察,并将患者的输尿管适当扩张,留置型号为0.035的镍钛超滑导丝,并沿着导丝向输尿管置入输尿管软镜外鞘。随后,在直视下从外鞘的内部向患者体内置入输尿管软镜,待将肾结石的具体位置确定以后,再置入200μm的钬激光光纤进行碎石,直至将结石的直径击碎至3mm以内。术后,向患者留置一个型号为5F的双J管,在术后3周,以患者实际康复情况为依据,将留置管拔除。
B组采取经皮肾镜碎石术。首先给予患者全麻,待麻醉起效后帮助其采取俯卧的体位,并展开B超检查,对肾结石进行定位。待确定目标以后,在肾盏部位展开肾穿刺,成功后将通道扩张至16至24F,并建立起经皮肾取石的通道。随后,向患者体内植入准肾镜或输尿管肾镜,借助气压弹道或超声来碎石、清石。术后,向患者置入肾造瘘管以及型号为5F的双J管。分别在术后3d及术后3周将肾造瘘管与双J管拔除。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不同直径结石的清除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其中,在术后2d对患者肾功能进行复查,并在术后4周对其进行CT复查,如果其体内存在直径不足3mm的少量残石或不存在明显残石,并且所有症状均完全消失,生活及工作恢复正常,则表示清石成功。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的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21.0软件展开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数与计量方面的数据分别应用百分比与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比较
经统计,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B组,术中出血量以及结石直径>20mm的患者的清石成功率显著低于B组(P<0.05);而两组结石直径≤20mm的患者的清石成功率则差异不显著(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安全性比较
A组中,2例高热,2例功能性孤立肾,1例肾功能不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4%(5/48);B组中,2例高热,1例感染性休克,1例菌血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3%(4/48),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有研究显示,对于肾结石直径≤20mm的患者,通过实施输尿管软镜术治疗,可获得比较高的清石成功率,且术中出血量少,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的创伤[2-4]。本研究结果则表明,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的A组,与采取经皮肾
镜碎石术的B组患者中,结石直径≤20mm的患者的清石成功率差异不大;但A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B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B组,表明两种手术对结石直径≤20mm的患者可产生相当的治疗效果,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可将患者术中出血量有效减少。
对于结石直径>20mm的患者,实施经皮肾镜碎石术则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此种术式由于不会受到结石位置的影响,因而有着较高的清石成功率[5]。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结石直径>20mm的患者的清石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A组,表明对于结石直径>20mm的患者,应用经皮肾镜碎石术可提高其清石成功率,并且还可减少手术操作时间,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术中出血量。
综上所述,在肾结石临床治疗中,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均可起到较为理想的治疗价值,而后者对直径>20mm的腎结石具有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天隆.输尿管结石的治疗进展[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8(01):156-158.
[2] 王国举,董锐,王宁华,等.钬激光碎石与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9):83-84.
[3] 杨玉春.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07):1342-1343.
[4] 梅紅,吕少萍,黄秀英.肾脏超声与肾盂造影对肾积水诊断比较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32(08):599-602.
[5] 洪钧晖,杨凯.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2):56-58.
相关热词搜索: 碎石 输尿管 肾结石 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