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福州港松下港区松下码头大风浪天气船舶靠离泊措施

福州港松下港区松下码头大风浪天气船舶靠离泊措施

时间:2025-08-01 15:02:02 浏览次数:

摘要:福州港松下港区松下码头地处我国沿海大风浪区台湾海峡西岸,福建中部沿海福州长乐牛头山附近岸线上,码头前沿水域相对开阔,遮蔽条件差,受风浪影响较大。文内通过介绍该码头和水域的实际情况,探讨大风浪天气船舶靠离泊条件及注意事项,提出大风浪天气安全保障措施与建议,为今后大风浪天气,该码头调度安排船舶进出港提供参考。

关键词:松下码头 大风浪 靠离泊条件

港区概况

1、气象水文条件

风况。夏季多为西南西风,有时受热带风暴和台风袭击;冬季多为东北东向风。年平均风速为4.5m/s,6级风及以上全年为162天,8级风及以上全年为100天。台风为本地区主要灾害性天气,5~10月为台风季节。

雾况。港区多年平均年雾日7天,最多年雾日12天。

潮流与波浪。本海区潮型为正规半日潮。港区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涨潮流向西南,实测最大涨潮流速为1.64m/s;落潮流向东北,实测最大落潮流速为1.21m/s。受北面防波堤和西洛岛的影响,松下码头前沿回流现象明显,离码头越远流速越大,离码头越近,流速越小。松下港区位于台湾海峡北部的大风浪区,常年波浪较大。

2、水工设施及码头水域概况

水工设施概况。目前港区内有元洪(3万吨级)和元载(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泊位各1个,松下1#、2#泊位(7万吨级)散货码头泊位2个。其中松下1#泊位长度为300.6m,2#泊位长度为335.0m。在建的有松下0#泊位(5000吨级)和3#泊位(15万吨级),鑫海码头5万吨级和5000吨级泊位各1个。

码头前沿水域概况。松下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宽度为65m,设计底高程为-15.0m。船舶回旋水域为直径500m,设计底高程-12.0m。

防波堤概况。松下码头北面有一在建的防波堤,该防波堤轴向约为东西向,建成后与西洛岛之间留有120m的缺口。

3、通航要素现状

航道现状。松下7万吨级航道:航道从笠屿北侧引航联检候潮锚地至牛头湾作业区内的松下码头,全长18.9km,航道设计底宽250m(兼顾10万吨级散货船单向航行),设计底标高-11.1m~-12.0m,航道转弯半径1250m~2500m,可满足乘潮单向通航7万吨级散货轮。乘潮历时2小时,保证率为90%。

航标现状。松下7万吨级航道设立8座灯浮,另有5座灯桩。

锚地现状。东洛锚地水深12.4~14.6m,面积4.5km2,可供进出本港区的载重吨小于3万吨级的船舶候潮、待泊、联检。笠屿北锚地水深16.0~17.2m,面积4.0km2,可供进出本港区7万吨级船舶候潮、待泊、联检。

监管设施现状。松下港区海事监管的软硬件配备均比较薄弱,港区内虽设有福州海事局松下海事处,但还未配备海巡艇进行巡逻执法,主要依靠在港的拖轮协助执法。该处办事机构设在松下码头,主要采用现场检查,船舶签证和AIS等手段进行管理。

港作拖轮。松下港区目前配备1艘4000马力的全回转拖轮,若生产需要,可从其它港区调用。

引航员登(离)船点现状。松下港区引航员登(离)船点(1):25°47′.22N/119°48′.91E;引航员登(离)船点(2)(供3万吨级以下船舶使用):25°44′.36N/119°41′.18E,25°41′.55N/119°37′.20E(备用离船点)。

大风浪天气风险识别

引航员登离轮存在风险。松下港区引航员登(离)轮点的水域遮蔽条件较差,又处在台湾海峡北部的大风浪区,受风浪和涌浪的共同影响,波浪常年较大,大风浪天气对引航员登(离)轮造成很大的影响,一方面造成引航员无法登(离)轮影响船舶正常生产,另一方面影响引航员接送船的安全和引航员自身的人命安全。

船舶进出港航行存在风险。松下航道轴向与流向、风向交角较大,大风浪天气产生较大的风压差,容易发生偏离航道现象;受防波堤和岛屿的影响,码头前沿流态复杂,大风浪天气,船舶进入港池后流态更加复杂,船舶控制船首向、船位和船速困难,造成船舶航行操纵困难。

船舶靠离泊存在风险。大风浪天气,受风浪影响,船舶操纵困难,拖轮自身操也纵困难,功率无法得到正常的发挥,协助效果差,且容易发生拖轮与大船相碰或拖缆断缆的风险。

船舶系泊存在风险。受大风浪影响,船舶系泊时容易发生大幅度横摇和飘荡现象,造成缆绳磨损断缆,影响船舶的系泊安全,且船舶发生断缆后,船舶后续操纵困难,离泊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船舶装卸作业存在风险。大风浪天气,船舶装卸索具本身受风和移动的影响发生飘荡,系泊在码头的船舶也随着波浪进行横摇和飘荡,容易发生索具触碰船体或人员事故,存在一定的风险。

人员上下船存在风险。大风浪天气,船舶在码头边随着波浪进行横摇和飘荡,造成人员上下困难,人员上下船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

靠离泊条件及注意事项

1、靠离泊条件

鉴于松下港区大风浪天气将造成以上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码头靠离泊条件进行限制,以确保码头、船舶、作业和人员的安全,同时应及时掌握天气预报情况,对港区风浪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以便合理调度安排船舶进出港。通常情况,风力大于8级,浪高大于3米,不安排船舶靠泊,预报当地风力将大于8级,浪高大于3米,也不安排船舶靠泊,在码头系泊的船舶应提前安排船舶离泊。预报有台风影响该港区,根据影响程度,提前限制船舶进港靠泊和安排船舶离泊。

2、注意事项

根据当时风流和船舶情况及早调整风流压差,确保船舶航行在航道上。

连接水域附近流态复杂,船舶应谨慎操纵,当船头发生偏转时,应短时间加车用舵,并使用拖轮配合尽早稳定船首。

进港航行和靠泊作业过程中,控制好船速是极其重要的,在船舶安全的前提下,船速宜慢,进港航行操纵宜早用舵、早回舵、用大舵,必要时可以瞬间用大车增加舵效或用拖轮协助。

充分考虑拖轮协助效果和拖轮的安全,船舶操纵时多留有安全余量。

情况不允许靠离泊时,应果断取消靠离泊计划

安全保障措施与建议

1、安全保障措施

码头应制定大风浪天气船舶调度及安全管理规定,严格落实靠离泊条件,合理调度安排船舶进出港。①使用大马力拖轮接送引航员,并拟定大风浪天气下的引航员接送安全保障措施。②配备熟悉港区情况的船长和船员,必要时申请引航。③大风浪天气,及时掌握天气预报情况,台风季节,及时跟踪台风动态,提前限制船舶进港或安排船舶离泊出港。使用抗风浪等级高,操纵性能好的大马力拖轮进行协助船舶靠离泊。④增加系缆,适当调整缆绳均匀受力,对易磨损处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⑤制定大风浪天气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严格落实安全作业限制条件。⑥制定大风浪天气人员上下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控制上下人员。采用吊送等方式,确保人员上下安全。

2、建议

松下港区常年风浪较大,建议港口设施建设前,增加风浪对港口设施的影响程度评估。福州港松下港区常年风浪较大,受地理位置的影响,目前福州港松下港区引航员登(离)船点(1)处因水域开阔,遮敝条件差,风浪比福州港松下港区引航员登(离)船点(2)处要大许多,大风浪天气,即使使用大马力拖轮接送,引航员在福州港松下港区引航员登(离)船点(1)登(离)船困难且不安全,而在福州港松下港区引航员登(离)船点(2)处还可安全登(离)船和靠离泊。考虑到3万吨级以上船舶重载进港均需乘潮进港,松下码头进港航道附近水域开阔,水深条件较好,航道外水域与航道内水深差不多,特别是松下Y2至Y6之间航段航道水深条件较好,基本不乘潮可通航7万吨级船舶,通航密度又小,建议松下港区增设3万吨级以上船舶的备用引航员登(离)船点,该备用引航员登(离)船点与原福州港松下港区引航员登(离)船点(2)一致,以便保证引航员登(离)船安全和船舶的正常生产。松下码头离泊船大部份为空载船舶,大风浪天气引航员离船更加困难,对空载船舶而言,松下航道不需乘潮可安全通航,受护波堤和东西洛岛遮挡,松下航道Y9以西航段的风浪要比松下航道Y9以东航段的风浪要小的多,且松下航道Y9以东航段水域开阔,大风浪天气,船舶通航密度小,被引船自航不存安全问题,建议在松下航道Y9灯浮南面 (如25°44′.48N/119°39′.00E处)设置州港松下港区引航员备用离船点。

针对松下港区的实际和风浪对港口设施影响的评估结论,建议设计防风浪设施,并与港口设施同步建成,以减少恶劣天气对港区生产和船舶安全通航的影响。

随着松下港区大型泊位的陆续建成投产,港区现有的公共配套设施和水上监管手段及设施将不能适应港口与航运的快速发展。因此建议加快松下港区VTS系统和海事海巡艇基地的建设步伐,并适当增加海巡艇和执法人员的数量,同时应加大公共配套设施的投入,诸如添置污油、污水和垃圾的回收设施或设备,增加大马力拖轮的配备数量等。

大风浪天气,在码头系泊的船舶,应适当增加船舶系缆,缆绳不宜绞紧,但应调整至平衡受力,易磨损处对缆绳进行防护,以免发生断缆。

结束语

松下港区松下码头所处水域自然条件较差,受风浪影响较大,码头调度船舶安排不当,容易发生各种风险,码头业主应向气象部门认真了解港区天气预报,掌握恶劣天气对码头、船舶和引航员造成的风险,制定码头大风浪天气管理规定和注意事项,配备相应马力拖轮,精心调度船舶进出港,确保码头生产安全的持续稳定。

(作者单位:福州港引航站)

相关热词搜索: 松下 福州 港区 风浪 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