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体验式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5-08-02 06:01:40 浏览次数:

【摘 要】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大类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时代发展、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效果很差等问题。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主动学习的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通过案例、情境模拟、社会调查、项目和竞赛等各种方式实现体验式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西方经济学的日常教学中,能够提高其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西方经济学;案例;情境设计

1.引言

《西方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审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科在本科阶段的最基础专业课。而西方经济学又是一门外引学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为我所用,实现经济学原理的本土化,并用来解决和指导国内一些现实的经济问题,是每个经济学教师都需要考虑的问题。经济学家凯恩斯说“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将课程讲授得既深刻又生动。而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能及格就行,除了所要求的教材外,课后很少借阅与经济学有关的资料,很少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缺乏对理论知识的探索精神和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好西方经济学课程成为每个经济学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不少学者和专家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方面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如李刚(2009)认为目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方法比较陈旧、教材选择不当等各种问题,影响了学生理解和把握知识点的能力,他提出应制定明确的教育方针、加强教材管理以及注重课程设置等措施来进行改进;刘海军(2010)提出了“分明别类、注重主次、降低成本、五法兼施”的四位一体教学法;王蕴翠(2011)研究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实践;周丽莎(2009)在西方经济学中引入EDP,以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教师的引导性,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方法一定程度上都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要想在课堂中真正的让学生动起来,还需要采用体验式教学。

2.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从本质上看,西方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也存在不同的学派,其理论体系和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包含文字表达、图形描述、数学推导的课程,具有横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特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一系列前提假设基础上的,剔除了各种现实影响因素,抽象出理论模型,这对社会阅历非常简单、社会实践有限的学生来说会带来很多困惑。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在大学低年级开设,学生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对模型化研究、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等问题不太了解,没有社会实践经历,经济知识都来源于间接的了解,如书本的介绍、人们的谈论、网页、电视新闻等。在没有亲身体验的情况下,对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只是凭空想象,对经济现象的敏感性较差,使得在系统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很强的枯燥感。学生缺乏对现实社会和企业的深入了解。部分同学对国家当前的基本经济政策难以做出准确的分析,理解相对较肤浅。西方经济学教材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西方经济学是西方发达的市场仅仅运行实践的经验概况和理论总结

(2)西方经济学体系比较庞大,理论性较强。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由供给需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理论、分配理论等构成;宏观经济学以凯恩斯的宏观理论为核心,以国民经济活动整体为研究对象,主要由总需求和总供给理论、经济政策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构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面对庞大的理论体系,众多的知识点,对不同专业的同学要有不同的取舍,而不能照搬教学大纲来进行教学。改革开放后,西方经济学被大规模引入国内,主要教材都是翻译国外的经典教材,案例也是西方国家的,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3)西方经济学的现实性也比较强,虽然西方经济学植根于西方社会,但它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环境、运行方式、调节手段的理论却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所迫切需要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通过学习使学生扩展理论分析的空间,懂得多角度、多范围、多层面来分析社会经济问题,能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客观的描述。很多原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都能找到具体的事例,通过现实的例子来分析这些原理,能够使原理更容易理解。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人们对春节联欢晚会的评价”来说明,价格歧视理论通过“国家电网对企业用户收取的电费高于个人用户”来解释,寡头理论通过“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来阐述。

(4)现代西方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其讨论的问题也极富挑战性,这种理论体系上的开放性和挑战性为当代大学生所欣赏。另外,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前沿知识发展非常迅速,简单讲述传统西方经济学的几大块内容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前沿知识的渴望。

(5)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的专业很多,不同的专业在教学上有不同的方法和重点。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有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在教学中如果照搬经济学相关专业的授课模式,一定会影响到其教学效果,学生也很难接受。对于笔者所教学的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是局限于书本上的这些方法,而是要面对实际,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自己生活、工作中面对的问题。学生通过掌握一些经济分析工具,在分析单个消费者、厂商等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制定经济策略时能够理性地、科学地看待问题。学习宏观经济学可以对国内及国际的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做出正确的分析,理性的认识政府各项经济政策及北京,提高预测政策对现实影响的能力。

3.体验式教学的优点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是主体,站在台上讲课,学生是受众,坐在下面听课。在国内学校的课堂上,学生的任务只是专心听讲,极少发言,就算偶尔发言也是被老师点名。这种情况叫只参加不参与,或者叫被动参与。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老师只是协助者,协助学生学习知识。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学到知识,而不是代替学生寻找答案,甚至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老师的作用是采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使课堂保持热烈的讨论氛围。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引发学生的学习体验为重心,通过围绕学习体验的生成来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并对师生的教学行为进行设计的内发创生式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的独特之处在于“体验”二字。体验式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把“以知为本”变为“以人为本”,把“师为主导”转变为“师生平等”,把“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把“知识传授”转变为“整体塑造”,强调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和情感交流。

体验式教学的整个过程不仅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一次学习和巩固,又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每一个环节的完成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获得自我的肯定,有利于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体验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无论是社会调查式体验还是案例式体验等大都需要小组共同完成。从初期的搜集资料到后期的文档,都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协调。网络普及的时代,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教师或学生认知的角度和切入点可能不同,学生可能会有自己更加新颖的观点。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平等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和交流,学生能从教师那获得前沿的专业知识,教师能从学生那汲取新鲜的血液,了解学生的最新需求,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提高。

(上接第224页)

4.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应用

体验式教学的本质特征是学生的参与性,学少从行为和感情上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对于西方经济学的体验式教学,可以通过案例式体验教学、情景模拟式体验教学、社会调查式体验教学、项目式体验教学和竞赛式体验教学等几种方式来实现。

(1)案例式体验教学

结合实际进行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用西方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释中国现实经济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并将最新的例子等引入课堂。西方经济学课程与当代经济形势联系紧密,案例资料丰富,并且就发生在学生们的身边,如股市、房市、利息、通货膨胀和失业等。精心选择每章的导入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效用理论部分导入“为什么水对人类很重要,水的价格很低,而钻石、钻戒并不那么重要,但其价格却奇高?”

在教学中选用案例时要注意选择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或者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案例,并且要具有真实性,指导学生如何将经济学理论运用到实际中,使学生更容易进入角色,参与到情景中来。案例的收集和撰写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在案例的收集过程中,本身也是对经济学的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方式。目前流行的国内经济学教科书缺少案例,较成熟的案例都是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实际事例,而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太多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出一些与中国现实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本土化案例,在教学中供学生讨论学习。可以通过案例设计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参与编写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案例要体现与时俱进,最好每年对案例进行一些调整。因为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尤其是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如果选择陈旧的案例,学生会觉得脱离现实。从网络中选取反映当前经济形势的热点问题,如房地产政策的调整、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通货膨胀等,使学生能把所学的原理与现实紧密结合,并能用理论来解释和解读国家政策的制定依据。

(2)情景模拟式体验教学

课堂学习情境是指学生学习时需要的课堂学习场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围绕学习内容,对课堂学习的场景设计,达到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的目的。在情境中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现场讲解教学内容,并不断地把学生带回活动的情境中。如在博弈论讲解囚徒困境模型,可以模拟案例的真实情景,让学生作为案例的参与者,分别扮演两个囚徒和一个警察。“囚徒”作案被抓但证据不充分。警察对两个“囚徒”分别进行单独审问,“囚徒”自行决定是招供还是隐瞒的两难选择。如果自己招供,同伙隐瞒,将面临着减刑的命运;反之。如果自己隐瞒,同伙招供,将面临着加刑的命运。扮演“囚徒”角色的学生做出选择,选择的答案不同,“命运”也就不同,模拟警察对囚徒进行审讯,即如何制造“困境”的过程。通过“囚徒困境”情景模拟教学,学生深切地领悟整个案例包括的基本理论。

(3)社会调查和创业式体验教学

西方经济学来源于实践,也将应用于实践,这与创业教育强调的再教育中引入创业实践活动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学习西方经济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应通过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一方面,结合课程中的相关经济理论,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社会调研任务,如调查周边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并指导学生写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如在介绍完通货膨胀部分给学生布置去菜市场调研的任务,了解目前国内的物价,以及政府针对通货膨胀采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完成的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点评,并评出优秀给予奖励。

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现象,提高对学习理论的运用能力,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释国家的政策,并分析政策的影响等。这种模式,对学生积累社会阅历,与社会接轨有重要的作用。

社会经济的时事和热门话题调研和讨论是经济学科的高级应用,可能会涉及多章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们最为感兴趣反应最强烈的部分。这一部分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学生们提出的观点也是五花八门的,对于教师也是一种考验。

(4)项目式体验教学

高校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承担其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尤其是与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向教师学习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也迫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主动思考。

将项目课堂的运作引入经济学课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其综合能力。例如,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理论,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学生参与到模拟企业沙盘项目(利用北京大学和赛创新港科技公司开发的Bizsim平台)中。在整个项目中,分小组分别担任CEO、营销总监、财务总监、生产总监等,完成企业的日常生产、销售、财务等活动,并比较每个公司的经营效益。

(5)竞赛式体验教学

将竞赛引入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来,让学生在竞赛中、游戏中掌握知识,把握重点难点。面向全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展经济学知识大赛、案例大赛、辩论赛等,提高学生应用经济学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以团队形式参与各类比赛,培养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外接受经济学思维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鼓励学生对经济现象的关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经济论坛。以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经典事例或解读当前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设立奖项,鼓励学生对经济生活的参与热情。

体验式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但是要想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取得良好效果,还需要注意几个方面。虽然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是主要的参与者,但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在教学前,教师要进行精心设计,准备大量的与实际生活贴近的案例和情境。结合西方经济学的特点,并不是每个学时都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安排适当的比例应用。在选择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关心什么,哪些资料是时效性强的,以此为依据来选择体验式教学的内容。

除此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求知欲越强,其学习兴趣越浓。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想方设法在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制造悬念。要经常性地布置探索性问题,如最近经济运行的情况怎样,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控制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等等。通过这些思索性的问题建立起经济理论和实际经济问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利用更多课外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研究相关问题,进一步促进对经济学知识的学习。营造比较轻松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合理确定教学的速度和难度,做到松紧适宜,难易恰当,并且尽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面对大扩招下的情景下,每个专业的学生人数都比较多,单纯依靠课题的时间是不够的。很多学生并不能完全吸收和消化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教学相长,实现网络答疑制度,鼓励师生交流。可以利用QQ、微博等现代交流工具,与学生直接在网上进行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教学的深层次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是教学学生西方经济学知识,现在要改变为“使学生掌握知识并获得掌握这些知识的方法,以便更有效地取获得大类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各种途径,做到真正的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会知识,运用知识。

参考文献:

[1]刘海军.基于“四位一体”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299-300.

[2]王蕴翠.启发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经济,2011,5:114-115.

[3]张锡东.体验式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管理类相关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62-65.

[4]李刚.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教育与现代化,2009,3:30-34.

[5]周丽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探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72-174.

[6]金丽,张守凤.参与式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55-157.

作者简介:纪淑娴(1982-),女,安徽宿州人,浙江农林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宏观经济政策。

相关热词搜索: 经济学 式教学 体验 研究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