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诺斯是新经济史的代表人物,他于1973年在美国出版的((西方世界的兴起》成为新经济史学的代表作之一,成为新经济史学派的奠基之作。
关键词: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制度
诺斯曾说:“对一个学者所作出贡献的真正检验,不在于他的名声,而在于他的思想所具有的力量,要看他是否能鼓舞他人,是否能促进新的研究,是否能使经济史学科充满生机以及它本身是否有能力长期存在下去”,在这本书中他的观点和理论方法印证了他的这句话。书中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他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统一”,即用一定的经济理论来研究经济史,也就是说,新经济史的着眼点就是应用——它用当代盛行的经济理论来研究经济史,又通过经济史的证明来推广这种理论。
在这本书中,作者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一个影响极大的理论:西方所以产生了资本主义,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安排,其中最重要的是所有权的确立。“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
究竟西方世界的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学者们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解释:
马克思对西方世界的兴起主要归因于技术层面。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作者就明确的指出:“目前最广泛的接受的一种解释仍沿袭马克思的主义的观点,认为技术变革是打破平衡、派生出其他的力量。当代大多数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都坚持这一观点,加入他们行列的还有在其他方面自认为是彻底的反马克思主义者。流行的观点是把周期性的经济增长归因于新发明和新制度的积累性作用,这些新发明和新制度使更多的蓄力、水力和风力得到利用,使投入组合更加有效。”
从宗教精神方面分析西方世界兴起原因的重要代表人物就是马克斯韦伯。在他的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他认为新教伦理在新教国家成为一种社会的行为规范,而这是同资本主义精神如节俭、理性的创造财富、目光长远相契合的,而正是这种资本主义精神,成为了西方世界兴起的基础。韦伯后来不断发展和修正他的理论,最终归结到“理性”和“科学精神”。
此外,在探索西方世界兴起的复杂的社会原因时,还有亚当斯密的分工和市场扩张理论,桑巴特、熊彼特等则把近代西方世界的快速的经济增长归结为企业家的追求和企业的无限扩张的资本主义精神。
作者以西班牙、法国、荷兰和英国为例,在第十、十一、十二章中分析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衰。
“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所谓“有效率”是指在这个机制内部,个人收益率接近于社会收益率,因为只有满足这个条件,个人才有激励去从事有利于社会的创新活动,否则,如果个人不能获得他创新的所有或大部分成果,他将没有激励去从事创造和发明,达到这个目的地手段是明确产权。
英国之所以发生了产业革命是由于英国实施了对个人所有权的保护,也就是英国建立了一套有助于个人积极性的产权制度,从而为持续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必需的刺激。荷兰的巨大成就却是在挣脱了西班牙的专制统治以后才实现的。
我们经常接触到了关于西班牙衰落的原因解释即“它们从殖民地掠夺来的财富,不仅没有转化为产业资本,反而助长了封建主阶级奢靡与寄生的生活,助长了高利贷的剥削,并对城市手工业与农业起到腐蚀的作用,变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西班牙、葡萄牙二国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腐败,导致了它们国力的衰落和殖民地霸权的失”。在书中诺斯将西班牙和法国称为“竞争失败的国家”,西班牙和法国这两个“专制君主国家”,君主的权力非常大,“王室享有规定税收的唯一权力”,议会成了摆设,控制不住王权。政府的权力不受约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征税,公民的产权自然就得不到保护,也不可能得到保护,这正是西班牙和法国这两个“专制君主国家”盛极而衰,成为“竞争失败的国家”的根源所在。
英国的君主最初也同西班牙和法国的君主没有二样,
“革命是改变政府的手段,也是对专制主义的抑制。潜在的革命为专制权力规定了限界。”在英国,产权的明确也是经过革命才得以实现的,这就是众所周知的1688年的“光荣革命”。分权制在荷兰和英国的建立,使得政府的权力受到了约束,个人的产权(还应当包括不受政府随意“监禁或扣押”的人权)才得到了保护,“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才得以建立,最终在英国发生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繁荣,“促使其他国家改变它们各自的制度结构,以便为经济增长和‘产业革命’的推广提供同样的动力。”
所以,“光荣革命”的成果其实就是使英国政府的组织体制由一个集权制变成了分权制。
集权制给一个国家带来的不是从事经济活动的积极性而是追逐权力的积极性,也许掌权者认识到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国家落后就要挨打,会采取一些激励生产的政策,但这样的激励所要达到的目标只能是加强权力,使政府获取更多的资源。所以,集权制即便能够创造出国家强大的表象,国家的衰败是不可避免的。
反观中国和穆斯林世界,中国古代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政府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国社会也就只能长期处于落后的农业社会状况下,而无力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最终被偏居于世界一隅、曾经贫穷落后的西方所超越。
集权制给一个国家带来的不是从事经济活动的积极性而是追逐权力的积极性,也许掌权者认识到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国家落后就要挨打,会采取一些激励生产的政策,但这样的激励所要达到的目标只能是加强权力,使政府获取更多的资源。所以,集权制即便能够创造出国家强大的表象,国家的衰败是不可避免的。
诺思的书是针对西方实行福利国家后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而发的,这是一种针对福利国家建立后资本受到“太多”干扰而提出来的理论。对其他国家来说,其中的一些观点虽然很有启发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评析 兴起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