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成语中的疾病知识

成语中的疾病知识

时间:2025-08-01 15:09:11 浏览次数:

人面桃花

人面桃花,出自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据唐朝孟綮《本事诗画·情感》载:唐人崔护,清明日独游长安城南,见一人家桃花绕宅。崔叩门求水,一女子予之,两人一见倾心。第二年,崔又去该地,但人未见,门已锁。崔即题诗于左扉。后来人们以“人面桃花”形容男子怀念一见钟情后不能再度相间的女子。

“人面桃花”给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但在现实生活中,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桃花映红姑娘的脸庞,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然而桃花时节给人带来的难言的苦恼,却也让人叹惜。这就是医学上称之为“桃花癣”的皮肤疾患,往往在桃花盛开的时候,光顾到姑娘美丽的面容上。

桃花癣名风癣,是单纯性糠疹、脂溢性皮炎及春季皮炎一类皮肤病的总称。临床表现为脸上、四肢和身上出现细小的脱皮,有瘙痒和干痛的感觉。发病多因春季太阳紫外线较强,加之风多、空气干燥引起的。也有人认为是与使用劣质润肤品及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癣,也是皮肤病,由霉菌引起,多发生在夏秋天气炎热潮湿之时。这时候,霉菌繁殖得相当快。患了手癣和脚癣的人出现局部糜烂、起疱、脱屑和皮肤增厚,抓之甚痒。一般使用癣药都有效果。但桃花癣不能使用癣药。可内服复合维生素B片,外擦5%的硫磺软膏。中医治疗以祛风去湿为主,可煎服消风散。另外,应少吃多脂肪多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少吃有刺激性的东西,尽量避免风吹日晒,停用劣质润肤品。

孤芳自赏

孤芳自赏,出自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孤芳:独秀一时的香花。孤芳自赏,意即把自己比做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九》载有:“然而忆到这孤芳自赏,别有怀抱的句子,又不禁喜悦的笑了”。 与此相关的成语还有顾影自怜、自命清高、自惭形秽等。孤芳自赏属精神疾病的一种,在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中多见。

据报载:一位母亲发现她14岁的女儿近一年来特别喜欢照镜子。清晨梳理打扮不说,就是在白天也经常会对着镜子看,先是正面看,后是侧身看,一照就是几十分钟甚至1小时。有时还对着镜子不停叹息,说右眼比左眼小,脖子也有些歪了,脸上还长有小痘痘,鼻子上有个黑点等。母亲对女儿的行为举止非常担心,不知道女儿究竟得了什么病?

其实,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大都会关心自己的容貌,这是随着性发育的成熟而出现的正常心理反应。但像以上那位女孩过多过久对镜顾盼,就有问题了。从心理学上讲,过分“照镜子”是一种“自恋”现象。

较为“自恋”的人对自己的容貌常常过于挑剔,追求完美,有时她可能独自对镜“孤芳自赏”,有时会因发现一点儿“瑕疵”而黯然神伤。患者觉得头形不匀称、瘪扁凹凸、五官位置不正、左右不对称等等,也有的感到四肢长短不一、上下肢过长或过短、躯体变细等。其实这完全是一种主观想象。这种人有时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对的,但一遇到人多的场合就低头掩面,不敢正视他人。他们非常痛苦,急于寻医觅药,甚至要求外科整容,改头换面。

步入青春期孩子过去没有照镜子的异常举动,现在突然频频照镜子,并且不愿与人沟通,整日沉默寡语,或者长时间对镜顾影自怜、凄然泪下。此时家长或教师应当警惕,最好能及时咨询心理医生或请精神科医生诊治。

面无人色

面无人色,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 面无人色,形容十分恐惧之状。也形容病危时的脸色。宋代朱熹《答谬子晦》:“东坡在湖州被逮时,面无人色,两足俱软,几不能行”。

我国人正常面色微黄、红润而有光泽,如患病时色泽异常,即称为“病色”。 人体的内脏,如心、胃、肾等都与脸部的不同部位有特定联系。内脏机能的好坏会在人的脸部反映出来,因而观面色,可知疾病。

面色苍白,是气血虚的表现。多见于营养不良、贫血、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过度疲劳、剧烈精神刺激、急性大出血、休克等均可使面色苍白或呈青灰色。面部有白斑或白点,可见于肠道寄生虫病。

面呈黄色,是由于胆红素在血浆内增多而使皮肤及黏膜变黄。如黄色鲜明为阳黄,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黄色暗晦为阴黄,多见于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变、肝癌等。淡黄见于血虚,可见于脾胃虚弱和消化吸收不良、肠道寄生虫、贫血等。

面色青紫,多由缺氧或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疾患,如二尖瓣狭窄、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系统疾患,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梗塞、肺癌及重症肺炎等;中毒性休克或由于人体感受寒邪、身体某部疼痛所致的气血不通、经脉阻滞。

面色棕黑,由于色素异常沉着而使皮肤呈棕黑色者,可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砷中毒及黑色棘皮症等。

鼻子发红,或在鼻尖上出现红色血管,可见于肺热熏蒸,若整个鼻子通红,那就是心脏负担过重了,应立即放松、休息并戒烟,少吃脂肪。

眼圈发黑,眼神无光可能是肾负担太重,或性生活过频,或失眠。应注意修身养性,调整睡眠。

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如发现面色异常,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麻木不仁

麻木不仁,出自明·薛己《医案·总论》:“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针刺不痛”。不仁:没有感觉。麻木不仁,意即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如闻一多《伟大的事实,不朽的意义》载有:“没有同情,没有热,是麻木不仁?还是忘恩负义”。 从医学角度来看,麻木不仁,可能是疾病的早期信号。

每个人都有过麻木的感觉,比如侧卧时间久了,腿会麻木。这种麻木是由于身体某一部位长时间受压,使血液循环暂时受阻,造成神经肌肉暂时性营养低下引起的。这是常见的生理性麻木,并非病态。 而有些麻木是多种疾病的共有症状,也是许多疾病最早出现的信号。

感染引起的神经炎性麻木 感染性神经炎性麻木可因细菌分泌的神经毒素或病毒直接侵犯神经系统,引起肢体麻木。这类疾病主要有白喉性神经炎、麻风性神经炎等。除了表现为肢体麻木,肢体感觉丧失外,还会有原发病的特有症状。 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性麻木的病人先发热,类似上呼吸道感染,1~2个月后出现肢体远端麻木,呈对称性,同时产生肢体无力,严重的还会出现瘫痪,呼吸困难。

压迫性麻木 脊椎骨质增生性麻木。该病多发生在中年以上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身上,一些脑力劳动者由于经常伏案工作,也易患此病。其主要原因是椎骨骨质增生压迫了神经,有些病人还可伴有肢体疼痛。 骨髓病性麻木是某些骨髓病的早期,可出现自下而上发生的肢体麻木,一般从脚开始,随病情加重而向上发展,进而出现肢体活动不灵等症状。骨髓病病情严重,预后凶险,必须及早就医。

动脉硬化性麻木 多见于患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由于大脑组织特别是大脑皮质的缺血,大脑的感觉和运动中枢发生了功能性障碍,从而导致相应部位的肢体麻木。这类麻木的特点,多为一侧上肢或下肢或半身麻木,一般持续几小时至数天,如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半身不遂。

相关热词搜索: 成语 疾病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