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综合评定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2004~2014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检索、筛选文献,并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所纳入的14篇文献均对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Z=2.57,P=0.01)。各个研究属于同质性研究,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标准平均差为1.65,其95%CI[1.13,2.50].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可靠,患者耐受性好,使用方便,可在临床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晚期胃癌;Meta分析;联合用药
胃癌在我国属于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病情早期多无症状,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手术治疗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为20%~30%[1]。由于术后容易复发,手术后通过化疗来巩固治疗效果,但化疗药物存在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寻找确切有效、不良反应小的化疗药物迫在眉睫。近年来,临床上多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联合用药治疗晚期胃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运用询证医学的方法比较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其他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对今后临床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2014年公开发表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并辅助手工健硕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相关学位论文。
1.2 文献检索 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检索文献,收集文献,并进行比较分析,当存在异议时,请第3人进行裁决判断,文献检索词为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希罗达、晚期胃癌、随机对照研究。
1.3 纳入文献标准 ①研究的设计类型均为随机对照研究(RCT);②纳入的文献具有相似的研究目的、方法及评价指标;③纳入的文献研究对象均为晚期胃癌患者;④纳入文献的研究对象预期生存期限均>3个月;
1.4 排出文献标准 ①文献发表在2005年以前或未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②治疗方法不明确、诊断标准不明确或未提及诊断标准;③非随机对照试验。
1.5 文献质量评价 对纳入的RCTs由2名研究者分别进行评价,根据其是否采用随机方案、随机方法是否恰当,是否对随机分配方案进行隐藏、是否采用盲法、是否进行治疗意愿分析及有无报告退出及失访病例等,根据Jadad质量评价量表对纳入的RCTs进行质量评估。所得分数高于或等于3分为高质量文献,所得低于3分为低质量文献。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Revman 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及其95%可信区间CI作为统计效应量;连续性变量根据测量时都是否相同分别采用加权均数差或标准化均数差及其95%CI作为统计分析效应值。
1.7 异质性检验 对于不同原始研究结果的变异程度进行补缴,若P≤0.10,I2>50%,说明各个实验结果间存在异质性,首先应该进行异质性分析,找到原因,若无法消除异质性的资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对于P>0.10,I2≤50%的研究结果,说明其具有同质性,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纳入本研究文献概况 本次纳入研究文献均为RCTs,共纳入文献7例[2-8],各个研究均提及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情况,且各个研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病情等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2 纳入研究的文献的质量评价 本次纳入研究14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其中有8篇为高分文献,6篇为1~2分的低分文献,所有纳入文献均采用随机分组,但未提及随机方式及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均未使用盲法,其中7篇文献进行了随访,5篇文献进行了意向性分析。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本次研究所纳入的14篇文献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Z=2.57,P=0.01)。各个研究属于同质性研究,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标准平均差为1.65,其95%CI[1.13,2.50](图2)。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老龄化,胃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 70%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晚期,只能依靠化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9]。胃癌对化疗较为敏感,通过积极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但由于大部分患者在疾病确诊时,重要脏器功能已经退化,因此在选择化疗药物时不仅关注药物的有效性,更应关注患者的耐受性及药物的安全性。
卡培他滨是一种新型口服的5-氟尿嘧啶前体药物,口服吸收后,可通过肝脏及肿瘤细胞内相关酶促反应后,在肿瘤细胞内生成氟尿嘧啶,从而发挥高选择性的靶向抗肿瘤作用。其原因可能由于在肿瘤细胞中一些酶的活性及表达量远远高于正常机体组织细胞内的表达量,因此使得卡培他滨得以在肿瘤细胞内选择性激活,释放除氟尿嘧啶,肿瘤细胞内的药物浓度远远高于正常组织,增加了药物的靶向选择性,提高了抗肿瘤的疗效,减少了抗肿瘤药物发挥细胞毒作用时对正常器官组织的损伤。且该药可口服用药,在应用上更为方便。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可将DNA作为细胞毒性的靶作用部位,阻止肿瘤细胞的复制与转录,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快速生长。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是目前临床上常用且有效的化疗方案,王轶霖[10]的一项118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达46.61%,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下降、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外周神经毒性、手足综合征等,但不良反应程度均为Ⅰ、Ⅱ度居多,在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本次共纳入14篇文献,均对两组患者疾病改善程度进行了报道。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优于其他方案,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标准平均差为1.66,其95%CI[1.27,2.18]。14篇文献均未报道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所有患者均完成了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患者耐受良好。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均在停药后自行恢复。此次纳入的部分文献也对疾病中位进展时间及中位生存期进行了相关报道,但无法利用其进行meta分析。此外,本次纳入的文献样本量均较小,缺乏大样本、多地区的临床RCTs实验,提示我们在今后的临床实验中,应努力开展多中心、大范围的临床RCTs实验,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可靠的文献依据。
参考文献:
[1]陆文,刘燕,邵丽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1,(02):295-297.
[2]胡章华,毛绍蓉.XELOX化疗方案用于老年胃癌患者治疗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3,2(42):156-159.
[3]赵文英,吉兆宁.XElOX或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随机对照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09,18(36):1044-1046.
[4]张麒.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68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9):4383-4384.
[5]曲智锋,冯笑山等.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7,4(29):41-43.
[6]顾术东,刘艳.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J].药物与临床,2013,26(10):96-98.
[7]樊翠珍,初玉平等.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对比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8(16):725-728.
[8]雷俊华,洪涛等.XEL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观察[J].华北国防医药,2009,4(21):10-12.
[9]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0]王轶霖.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118例疗效观察[J].药物与临床,2011,30(34):123-124.
编辑/苏小梅
相关热词搜索: 胃癌 晚期 疗效 治疗 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