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显示卵巢呈液囊性并且囊壁表明光滑;③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卵巢肿瘤;④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意识模糊、精神异常;②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③患有恶性肿瘤、血液系统异常、盆腔粘连、抑郁症或肝肾功能障等合并疾病。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50例患者均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为:①术前做好患者护理工作,取得患者配合[3-4];②帮助患者取仰卧体位;③麻醉方式选要硬联合麻醉;④遵循无菌操作;⑤确定切口位置,通常为下腹部;⑥纵向开腹直至切开腹膜;⑦用直视状态确定肿瘤位置;⑧提起卵巢肿瘤后,拉直腹腔骨盆漏斗韧带,夹住卵巢基底部、固有韧带和系膜,分离血管与肿瘤;⑨肿瘤清除后,交叉缝合;⑩观察是否存在出血现象,保证缝合无误[3]。
1.2.2 观察组 对50例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手术,具体措施:①帮助患者保持仰卧位,并要求头低脚高;②选择全身麻醉;③患者取膀胱结石位,用标准三孔法,于肚脐处以气针穿刺,建立气腹,穿刺后保证腹部气压在12~14 mmHg之间;④置入10 mmTrocar镜与腹腔镜,以及10 mm套针,将卵巢和肿瘤暴露出来;⑤切除中若肿瘤过小,可使用钳夹夹住,并用电凝切除卵巢系膜及其关联韧带,而调整则应固定于韧带残端[4];⑥若肿瘤偏大,可先抽出肿瘤中体液,逐渐游离切除肿瘤;⑦肿瘤剥离后取出,并用生理盐水洗净患者腹腔;⑧仔细观察腹腔是否存在剥离面出血现象,若存在可对血点行电凝止血措施;⑨确认无误后,用肠线8字缝合卵巢,并取出腹腔镜和套针、排干气体。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临床手术指标,用时越短,應用效果越明显。②分析两组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情况和免疫功能指标状况。③比较两种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概率越低,治疗方式安全性越高。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计算,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数据,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若资料数据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若非正态分布以中位数与四分位距M(P25-P75)表示,实施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观察组与参照组手术时间(55.8±5.6)min vs(67.5±5.2)min、术中出血量(102.8±21.2)mL vs(149.2±27.5)mL、住院时间(4.32±0.5)d vs(7.91±1.2)d和肛门排气时间(4.23±1.7)h vs(7.35±2.3)h,观察组用时均短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比较(x±s)
2.2 血清生殖激素和免疫功能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LH(14.01±1.29)U/L vs(10.17±1.69)U/L、FSH(17.02±1.51)U/L vs(12.68±1.10)U/L参数指标,观察组均高于参照组,而E2(60.95±2.61)mmol/L vs(69.04±3.29)mmol/L参数指标低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比两组治疗后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观察组CD3+(62.20±3.44)% vs(54.18±2.71)%、CD4+(38.20±2.48)% vs(31.59±2.09)%和CD4+/CD8+(1.65±0.31)vs(1.31±0.14)指标高于参照组,而CD8+(29.33±3.98)% vs(36.25±3.58)%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术后两组血清生殖激素和免疫功能指标比较(x±s)
2.3 并发症发生率
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参照组44.0%,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74.0%,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更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有效率比较[n(%)]
注:与参照组相比,=14.663,*P<0.05
3 讨论
以往治疗卵巢肿瘤中以开腹手术为主,取得了较高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手术切口大及开放,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大术中出血量,不利于创口快速恢复,并且会增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带来强烈疼痛感[5]。同时术中还会造成大量卵巢血管和神经组织损伤,甚至坏死,会影响患者的卵泡发育功能、内分泌稳定性和生育功能,康复还会留有严重伤疤[6]。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对其他腹腔内组织的损伤,弥补了开腹手术不足,临床效果显著,已成为很多医院首选手术方式。该次研究主要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瘤的效果,结果如下:①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均少于参照组(P<0.05),相较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开口较小,可有效减少出血量,加快手术速度和患者康复速度,降低手术对患者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朱春霞[7]“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析”中的研究结果比较,其研究中显示,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值分别为(4.97±1.36)dvs(7.17±2.52)d(t=4.859)、(21.64±5.15)hvs(39.02±10.41)h(t=9.464)、(69.78±10.62)mL vs(106.35±22.56)mL(t=9.276)和(69.04±11.63)min vs(77.73±11.24)min(t=3.398),研究对比,结果一致。②两组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比较,其中,LH、FSH参数指标,观察组均高于参照组,而E2则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通过腹腔镜手术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研究。③观察组与参照组治疗后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其中CD3+、CD4+和CD4+/CD8+ 3项,观察组更高,其CD8+参数指标则均低于参照组(P<0.05),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可以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自身免疫力,研究结果与狄华[8]“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抗体免疫的功能分析”中对CD3+、CD4+、CD8+和CD4+/CD8+指标的分析一致,观察组更高,④其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10.0%)低于参照组(44.0%)。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0.0%)明显高于参照组(56.0%),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更加佳(P<0.05),腹腔镜手术应用中可减少并发症,治疗方式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对患有良性卵巢肿瘤的婦科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可缩减手术用时,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弱化手术对患者身体的损伤。并且可以加强对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控制,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极高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贾瑞敏.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4):26-28.
[2] 陈雪莲,杨平.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疗效[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5):580-583.
[3] 韩冬阳.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效果对比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120-121.
[4] 秀荣.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8):89,98.
[5] 陆艳,张玲.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临床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7):76.
[6] 时洁.腹腔镜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8,37(10):28-30.
[6] 孙颖.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3):139-140.
[7] 朱春霞.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7):2412-2413.
[8] 狄华.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抗体免疫的功能分析[J].临床研究,2019,27(4):41-43.
(收稿日期:2019-09-07)
相关热词搜索: 卵巢 肿瘤 手术治疗 临床 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