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肝癌的综合治疗意义

肝癌的综合治疗意义

时间:2025-08-01 06:12:19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048-01

肝癌属于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将其分为原发性肿瘤与继发性肿瘤两种。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是间叶组织,前者为原发性肝癌,属于我国危害极大的一种恶性肿瘤,而继发性肿瘤为肉瘤,其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为少见,肝癌以肝区疼痛、纳差、乏力、消瘦、腹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肝转移好发区域为结直肠、胃、胆道、子宫、肺、乳腺等。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尚不统一,发病过程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受饮食、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预后效果差、死亡率高,寻找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再加上临床对肝癌的深入研究,现下总结了各种治疗方法,取长补短,研究出现一种治疗肝癌的综合方案,如化疗、放疗、手術治疗、导向治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等,成为了目前提高肝癌治疗的新途径。

1 肝癌的发病机制

目前,临床针对肝癌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多数学者认为,肝癌是多因素、多步骤的一个复杂过程,其易受环境及其它因还素的双重影响。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说明,其的出现肝肝炎、致癌因素、物理因素等有关。其中肝炎包括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两种,乙型肝炎人数较多,是临床发病的主要原因,丙型肝炎虽不多见,但丙型肝癌的发病率会超过乙型肝炎,主要为病毒导致细胞基因顺序,异致细胞出现变异而发生癌变。同时黄曲霉毒素,主要多见于霉变玉米等,特别是烧烤食物中含有的致癌物质等;此外,物理因素中的肝内胆管结石、肝内寄生虫,长期发病会对其产生慢性刺激,会引发肝癌等。

2 肝癌综合治疗措施

肝癌的治疗方法与肝癌的分期有着直接关系,其中肝癌分期系统较多,患者病期不同,预后差别较多,目前,多数国际学会与研究认可BCLC分期与治疗策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制定的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以此分期系统的建立均考虑到肿瘤、肝功能、患者体能等三个方面,所涉及到的治疗包括了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

肝癌手术治疗:肝癌手术治疗包括肝移植、肝癌手术切除等,其中肝移植不仅可以去除肝癌,而且还可以去除肝癌多中心发生的土壤,即肝硬化。肝癌肝移植适应证的标准较多,包括了单发肿瘤<5cm,肿瘤数目低于3个,且肿瘤直径低于3cm,无肝外转移现象、无淋巴结转移、无血管侵犯等,肝移植是移植适应证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因肝癌较少,手术费用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肝癌切除主要是切除病灶,属于肝癌早期的首选方案,但因多数患者在肝癌早期不易被发现,适合患者比例有限。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手术适应证得到了相对的扩大,根据手术时间对病灶进行切除,以此来提高治疗效果。

肝癌非手术治疗:肝癌非手术主要针对肝癌局部治疗与已发生肝癌外转移或是血管侵犯的全身性治疗。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案有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系统化疗、中医治疗等方案。如中医药治疗肝癌时,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辨证分型,即分为肝郁气滞型,湿热内阻型、肝肾阴虚证、脾虚湿困证,其中肝郁气滞型可采用疏肝消积汤治疗,湿热内阻型可采用解毒消积汤治疗,肝肾阴虚证可采用消积汤治疗,脾虚湿困证可采用逐瘀消积汤治疗。此外,也可采用分子靶向治疗,临床发现,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在晚期肝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以上综合治疗方案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在很大程度上,只强调了局部治疗,局限在物质与躯体的层面,忽视了生命与信息的层面,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综合治疗,期望可以引出恶性肿瘤的整合治疗理念,提醒人们在各种基于现代生理医学理论基础上,不妨重视一下整合医疗,即身心治疗,真正实现综合治疗的效果。

相关热词搜索: 肝癌 意义 综合治疗